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12

第12章 谁是“移山”的“愚公”——黄土高原之谜

小问号

像高山让人肃然起敬一样,我国的黄土高原也是地球上最让人心动的地质奇观。关于它的来历,一直让许多科学家困惑:东到太行山,西到甘肃的乌鞘岭,南到秦岭,北到长城,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公里,这么高、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来的?谁是能够“移山”的“愚公”?中外许多学者都曾为神秘的黄土高原而着迷,一直在不断地思考着它的身世之谜……

地球上有黄土的地方不仅仅是中国。在欧洲,德国的莱茵河两岸,中欧的多瑙河一带,以及北美密西西比河等地都可以看到黄土的面孔。可是,这些黄土地与中国的黄土高原相比,不知逊色多少倍。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是这样描述的:

“这一令人惊叹的黄土地带,这在景色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形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有粗暴的指痕。”

“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是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

这是陕西境内的黄土高原第一次在红色中国的背景下向世界亮相!

20世纪80年代,一些探险家来到中国的黄河中上游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探险,一下子就被那里的黄土高原奇景所震撼——这种全部由黄土堆积而成的雄伟壮观的景观,世界上绝无仅有!

那么,这么大范围分布的深厚的黄土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真是哪位神仙像“愚公移山”那样把世界上的黄土都搬到了这里?显然不是,因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神仙。对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有的说,黄土是由当地的岩石风化而来的。西风呼啸,天长日久,能把那些岩石风化成粉末,最后堆积成厚厚的黄土高原。可是反对的人指出,如果是风化作用,那么黄土高原上超过3000米以上的山峰为什么又没有黄土堆积呢?这确实让人不解。

有的说,黄土高原是流水挟带的泥沙形成的。可是地质学家在考察中没有发现几十米厚的黄土层中有流水的痕迹。这样,谁也说服不了谁。

有的说,黄土高原是大风吹成的。这也是目前主流观点,即“黄土风成学说”。最早提出这种观点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认同,因为一百多米厚的黄土层依靠风来搬运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然而,中国的科学家在经过30多年的研究后,找到了几个重要的证据:

一是这些黄土颗粒特别细,有的颗粒仅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说明这些黄土是风吹来的,并不是风化剥蚀岩石的结果。如果是岩石的风化形成,颗粒要大得多,甚至有整块掉落的现象。

二是在黄土里找到了古代植物遗留下来的孢子和花粉,而且证明当年黄土沉积的时候气候确实是干燥和寒冷的,这也是大风肆虐的证据之一。

三是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越是向东南方向,黄土的颗粒越细,而越是向西北方向,黄土的颗粒越粗。说明这些黄土是从西北沙漠被风吹来的。可见,正是风搬运了黄土。

四是我国古代一些史书还记载,这些地区曾多次下过“雨土”。这也是大风搬运黄土的证据。

岁月有情,西风有意。在一百多万年的光阴里,特别是最近的二三万年,大风用无形的巨手忙忙碌碌,一刻不停,一点一点地把黄土的粉末千里迢迢地搬运过来,日积月累,永不懈怠,终于完成了黄土高原的堆积,成就了地球上一个罕见的景观。大风构筑这一宏伟工作用了百万年,但是人类弄清这一神秘地域的来龙去脉仅仅用了几十年!智慧的人类,虽然有苦恼,有困惑,可是契而不舍的追求,天道总会酬勤,总会让神秘的面纱露出真容。

“小档案”

大风搬运风沙,宛如人类左口袋的东西掏到了右口袋,总量不会增加或减少。可是,地球的负重到底是增加,还是在慢慢减少呢?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有的人认为,每天从宇宙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和尘埃,多达50万吨,而且10亿年来,地球遭到陨石撞击产生的大坑,大于1000直径有100万次之多。这样,地球的负重会是越来越多。有的人认为,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是500万次,活火山是500多座。每年的火山喷发和地震,都会使地球上的大量物质化为灰烬,形成缕缕浓烟升入大气层中。这样,地球的负重会慢慢减少。两者观点截然不同,谁对谁错,需要人类进一步努力才能揭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