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现代商务礼仪简明教程
10766100000042

第42章 商务旅行礼仪

引例

“有备无患”应成为商务旅行的习惯

张经理为争取进一步的合作,要出差到一家大用户那里介绍公司的新产品。新产品资料已经存入张经理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中。为了以防万一,张经理又请同行的另一位同事也带上笔记本电脑,备份了该资料。在准备的过程中,有人颇不以为然,觉得张经理的笔记本电脑质量非常好,从未出过问题,需要带的行李已经不少了,何必再带一个笔记本电脑?由于张经理的坚持,备份的笔记本电脑还是带上了。

来到客户驻地,产品介绍会很快就开始了。可刚开始不久问题就发生了,张经理用的笔记本电脑突然死机,怎么也调不出要用的文件。张经理不慌不忙地悄悄换上备份电脑,一切按照事先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产品介绍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商务活动中细节准备不够充分,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张经理没有带备份的电脑,这次新产品介绍活动的结果就可能完全两样。白跑一趟不说,而且还可能因此而影响公司的形象,给新的合作带来阴影。

一、商务旅行的准备及其礼仪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商务人士免不了经常要出差,因此,商务旅行前,必须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包括旅行计划安排、旅行物品准备、旅行经费准备、内部工作安排和调整等各方面。既要避免旅行途中的诸多不便,也要避免因出差而耽误相关工作。

1.旅行计划安排

对商务人士,尤其是营销人员来说,出差往往是家常便饭,制订专门的旅行计划似乎并无必要,也不太现实。有时说走就走,哪来得及计划呢?其实,计划可详可简,可以只是一个大致的思路或时间安排,也可以是较为详细的一个方案。一般来说,重要的商务旅行前最好要有计划,计划越周到、详细,越有利于旅行顺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且提高工作成效。一般的商务旅行计划应注意如下五方面:

(1)确定旅行目标。商务旅行可以一举多得,完成多个目标。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要目标是争取完成或必须完成的。主要目标取决于出行的动机和目的,比如,可能是去会见重要客户、参加会议、签订协议等。次要目标是完成主要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兼顾的,比如,可以兼顾会见老同学、老朋友,联络老客户,了解当地的信息,寻找新的商机等。如果还有时间,可以顺便参观当地风景名胜。

(2)旅行日程安排。在确定了旅行目标之后,要制定详细的日程安排。要学会为自己的行程列一个清单,列出出发和到达时间、旅程路线、所到目的地、顺访地等以及在各地停留的时间,要完成的各项事项以及各项活动的具体日程安排。旅行日程有时要考虑季节以及时差变化。如果是长途旅行,若时间允许,则应提前一至两天到达目的地以适应当地环境气候。到美国或欧洲旅行时,由于高速飞行而造成的生理节奏紊乱,有必要在日程里留出一定时间来调整时差反应。做日程安排时一定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反复确认,看行程的时间安排是否合适,经过各方确认调整后最后确定日程安排计划表。

(3)选择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分为火车、飞机、轿车、轮船、汽车等,在旅行前,一定要确定好将要选择的交通工具,然后提前订票。如果选择乘飞机,应尽量选择直达航班,并根据返程时间尽可能购买往返机票,以减少班机延误、行李丢失、买不到返程机票等风险及由此给旅行带来的不便。坐飞机要事先确定是否安排人来接机,如果没有人来接,就要做好自己乘坐出租车、机场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准备。如事前未联系,出人意料地从机场或车站给人打电话要求对方来接是非常不礼貌的。

商务人员如选择乘坐汽车,外出之前,应提前联系好。并将行程安排、乘车地点和时间等事项事先沟通。如果商务人员搭乘他人的车辆时,更应当提前讲清楚。应当准时在约定的地点等候乘车。若因故不能如约到达,应提前告诉对方,以免让人等候。

(4)选择下榻的宾馆、酒店。酒店需要提前预订,尤其是遇上旅游旺季、节假日更要提早预订,临行前对预订房间还需再次确认。如果计划在酒店举办重要的商务宴请,最好也要提前预订好。在选择酒店时要弄清该酒店的星级、交通位置和类型。如果需要把酒店当作临时商务办公的场所,最好选择商务酒店。一般商务酒店的客房都有网络配置,以便能使用电脑办公,此外,酒店的商务中心提供传真、复印等相关商务服务。如果需要在酒店会见客户进行商务洽谈,最好能预订酒店的会议室以表示重视,也可利用饭店的酒吧、咖啡厅或大厅,千万不要图省事把会面安排在自己的房间里,那是极不礼貌的选择。

(5)内部工作安排和调整。因为要旅行,手头的工作又不能耽误,有些事就必须交给其他同事协助处理,有些接待事务就要拜托其他人代为处理。因此,能当面交代的最好当面亲自交代,不能当面交代的也应电话沟通清楚。如果只顾自己“一走了之”,该移交的资料未移交,该交代的未交代,难免让同事为难。这既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礼貌的。

2.涉外商务旅行的相关准备

涉外旅行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出行的心理准备。其次是动身之前在日程上留一点时间来处理急需办理的事情,并把出行这段时间里的工作安排好。将手机号码和E-mail地址留给工作人员或同事,以便有事联系。返回时要留出“迎头赶上”的时间,最好列一张清单,写明返回后需要马上处理的事。如果缺乏旅行经验,可以向经历过类似旅行的同事请教,征求他们的建议,请他们谈谈经验,了解目的地的气候和风俗、交通、住宿情况等。总之,涉外旅行的相关准备工作远比国内旅行复杂,准备充分,尤其是做一些实用性的准备工作会有助于你顺利地达成旅行目标。主要应注意如下事项:

首先要检查你的护照和签证以及有效日期。如果你打算重复去几个国家,那么你可能需要申请一本能为签证留下额外空间的多页护照。

其次要了解要前往的国家的海关规定,以便准备行装。

要了解对方国家使用的电压,以决定要不要带电器或者电压转换器、转换插头等。

在动身之前要阅读一些当地文化礼仪方面的书籍,研究旅游指南,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也可以通过和曾经去过你要拜访的那个国家的人交谈得到一些额外的资料。

在筹划旅行时,掌握各种事件的最新动态,比如,政治环境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了解正在发生的冲突会很有用,你可因此避免一些敏感话题。

最好不要把你的旅行安排在对方的宗教节日或公休假日期间。

去国外旅行,免不了要支付小费。在国外给小费是一种惯例,什么时候给,给多少,是国外商务旅行必须要注意的事情。对于新手,应该记住三个要点:第一,采取直接付小费的方式;第二,服务时间越长,小费也应该付得越多;第三,不要付得太多。任何人如果过于大方地付给服务员、看门人,或者其他人不适当数额的小费的话,最后都会被别人看成傻瓜。

礼仪知识小贴士

涉外旅行支付小费的有关常识

飞机场的行李搬运工人。付给路边帮你看行李的人的小费标准通常是:第一个包2美元,以后每增加一个包1美元。帮你把行李搬到安检处或其他地方的人应得到前者小费的2倍左右。

的士和豪华轿车司机。计程车和豪华轿车司机的小费取决于路程的长短。不过有些当地的司机不喜欢要小费,除非计程车司机告诉你这是惯例,给路费的15%就行了。一般情况下要保证你手头上有足够的零钱和小钞票,以便你和你的同伴一停车就能走出车门。

看门人。不一定一到酒店或饭店就给看门人小费,除非他帮你把行李拎下车并托付给搬运工。按照惯例,第一个包是2美元,以后每增加一个包是1美元。如果他帮你叫了出租车,也应该付他小费。如果他还帮助了你的同伴,那你可以为你的同伴付他小费,大约每人1美元。如果这个看门人在你住宿的时间里对你帮助很大,你应该考虑多付给他几美元。

搬运工。当搬运工拎着你的行李到你的房间时,每个包给他1美元或2美元的小费。

停车场服务员。在你住宿的酒店或其他地方,帮你停车和找车的服务员应得到2美元左右的小费。

酒店客房服务员。如果你正好撞见为你打扫房间的人,你可以给他一个装着小费和谢条的信封。如果你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可以把小费留在房间里的桌子上,并附一张留言条:“谢谢你帮我整理房间。”如果你将待更长一段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决定,每几天留一次小费,标准一般是每晚2美元。

门房。在大酒店会有员工提供剧院入场券或晚餐预订服务。这些或其他一些特别服务的小费是5美元(难买的票甚至要付10美元)。无论何时,在酒店或城市周围给你指路的服务员都是不要小费的。

餐厅或酒吧服务员。无论你觉得他们的服务怎样,服务员都将得到总账目(合税)15%~20%的小费。这在国外是被普遍接受的,从街角咖啡厅到典雅的饭店都一样。如果服务质量很差,你可以减少付给的小费数目,但是一般不能少于总消费额的10%。

3.相关行装准备

商务人员出差旅行,出行前要准备一些与本次差旅活动相关的物品,因此,要注意携带和使用物品的基本礼仪。

业务资料准备。商务人员在出行前,一定要带上工作需要的所有相关业务资料。这包括如下四项内容:

(1)协议或合同文本。出行前,相关的协议或合同文本要提前准备好,以便随时同客户成交签字。

(2)公司资料。如公司简介、产品说明、报价资料等。

(3)对方公司的相关资料。如果是因商务洽谈而出差,更要尽可能多收集与对手有关的资料,做到“知己知彼”。

(4)宣传性的礼品。对初次见面的客户可赠予印有公司标志的小礼品。

办公用品准备。商务人员处理公务时经常需要使用一些物品,如公文包、名片、钢笔、记事本、计算器等。以上物品准备得齐全,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商务人员细致、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1)关于公文包:公文包内的物品,均应与商务活动有关,而且放置有序,伸手可取。绝对避免给人留下包内物品乱七八糟的印象,这会让人觉得你做事没有条理。在外人面前拿包取物时,包内物品是否摆放整齐有序,能折射商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个人形象。而且,根据公文包的款式,可采用夹、提等方式携带,不要随便肩扛、肩背,甚至提在手中乱甩。

(2)关于名片:商务人员出行,需要随身携带名片。名片应放在专门的名片夹内,名片夹可放在公文包内,使用时可随时从公文包内取出。接受对方赠送的名片后,要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分类,然后放入专门的名片夹或名片册妥善保存,以便以后查阅。

(3)关于笔:许多正式场合只允许使用墨水笔,因此,商务人员出差在外必须随身携带一支钢笔或签字笔。墨水的颜色宜选择蓝黑色或黑色。所携带的钢笔可放在公文包或西服左侧的内袋里,切忌插在外衣口袋外面。

(4)关于记事本:记事本要随身携带,随时记录所需信息,以便日后查用,但只应记录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记事本以实用雅观为原则,宜放在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内。记事本一般不要放在外衣口袋里。

(5)笔记本电脑:在现代化的社会里,高效率、快节奏已是工作的主旋律,移动办公、上网、到自己信箱里查找文件或随时调用资料,使得笔记本电脑是必不可少的。应该把相关的工作资料、文件等备份在笔记本电脑里。出差在外,如果需要做演讲或者展示,需要用光盘或U盘、移动硬盘等做好该文件的备份,或随同前往的其他人员再携带一个笔记本电脑备用。

通讯工具准备。对于商务人员来说,信息就是财富。为了方便随时与公司联系、与客户沟通,在商务旅行中,商务人员应准备必需的通讯工具,尤其要注意手机电池及充电器的携带。

生活用品。商务旅行的生活用品,应以简单为原则。

二、商务旅行途中的礼仪

对于商务人士而言,永远要记住一句话,那就是“商机无处不在”。旅行途中,很多事情看似与商务活动无关,但其实许多时候与商务活动密切相关。

案例鉴赏

火车上“丢”掉的生意

某商贸公司的业务员小贾为了与B公司洽谈一笔重要生意,前往B公司所在的A城。他选择乘火车去A城,并顺便给他在A城的朋友带去了些土特产。上了火车,他找到自己座位后便急忙将行李和两袋子土特产平行摆了一排,然后又将放洗漱用品的袋子挂在了衣帽钩上。列车启动了,他口渴想喝水,可暖瓶中水不多,他便大声地喊叫列车服务员。喝过水后,他又拿出些水果来吃。吃了水果,他顺手将果皮扔到窗外。火车继续前行,他感到有些疲乏,于是脱了鞋,把脚放在对面的座位上。鞋与袜子立时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周围的乘客厌恶地皱着眉头,捂着鼻。坐在他对面的中年男士目睹了这一切。

到了A城,小贾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B公司。进入经理室后,他发现端坐在老板席上的竟是火车上坐在他对面的那位中年男士。这时,中年男士也认出了他。虽然,小贾极力与之套近乎,中年男士也很有分寸地接待了他。但接下来任凭小贾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中年男士就是不同意与他合作。其原因可想而知。可悲的是,小贾此时还不明白,其实他在火车上就已经把这单生意给“丢”了。

1.商务旅途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严格说来,商务旅途多数时间是在公共场所中度过的,因此,商务人士有必要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其相关的礼仪要求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着装得体。商务人员外出旅行要注意衣着打扮,着装反映一个人的职业和身份,一定要注意干净、整洁、完好、有一定品味。切忌穿太低档次或过于随意的休闲装。

尊重他人。旅行环境通常人多,不要随意侵占别人的空间,不要把身体或者物品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不小心碰撞了他人,要礼貌地道歉。与他人搭讪,尤其是陌生的异性,更要谨慎,要尊重他人意愿。

遵守公共秩序。商务人员在公共场合,比如登机,上、下车,等行李时,都要遵守秩序,要按顺序排队,拥挤和推撞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学会适应环境。旅行在外,变数很大,随时都可能遇到意外的问题和困难,遇事不急躁,不发火,镇静而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是商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集体旅行注意自身的角色和地位。一般将代表地位、舒适的座位留给上级或者年长的人。年轻的职员应该勤快主动,多为团体做些后勤服务工作,尽量照顾上级领导和年龄大的同事。比如打车、办理登机手续、入住登记、订餐、提取行李等。

集体旅行注意协商与合作。集体旅行不同于个人旅行,要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遇事多协商,求同存异,尽量协同行动、一致对外。

2.旅行途中的行路礼仪

商务人员在行路中应严格约束个人行为,遵守相应的行路基本礼仪。尤其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遵守交通规则:步行要走人行道,不走自行车或机动车道。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定。在有信号指示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地方,一定要等信号或者交警指示才通过。如果需要穿行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不能随便穿越,更不能翻越栏杆。

注意文明行走。在拥挤的地方走路时,尽量不要几个人并肩而行,以免阻碍交通或妨碍他人。

多人行走时,不勾肩搭背、并排横行、互相打闹,以免影响他人通行。

行人之间要互相礼让。遇到老、弱、病、残、孕要让路。在街道行走,最好保持一定的速度,不能挡住他人去路。

走路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进行问候,不能视而不见,把头扭向一边。如果在路上碰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想多交谈一会儿,应靠边站立,不要站在路当中或拥挤的地方,以免妨碍交通。

走路时不要边走边吃东西。既不卫生,又不雅观。

走路时要注意爱护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随手抛弃垃圾。行路时,若需要清嗓子、吐痰,应于旁边无人时,将痰吐在纸巾里包好,然后投入垃圾箱。不能随地乱吐或直接吐入垃圾箱。

发现街头冲突,应尽量给予劝阻。但切莫围观起哄,煽风点火。

有人问路,应尽力相助,若不知道,切忌不乱指路或不予理睬。

问路基本礼仪。需要问路时,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对象,最好不要去问正在急行的人、正在与人交谈以及正在忙碌的人。其次,问路时要礼貌地称呼对方,可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和当地的习惯来称呼,绝对不能用“喂”、“唉”等来称呼对方。最后,当对方给予指路之后,一定要诚恳地表示感谢,若对方表示不知道,也应同样表示感谢。

3.旅行途中的乘车礼仪

旅行途中,乘坐的车辆不同,礼仪要求也有所不同。

乘坐公共汽车礼仪:

(1)排队候车。上下车要懂得谦让,让妇女、老人、小孩和残疾人等先上车。上车后要向车厢内移动,不要堵在车门口妨碍后面的乘客上车。

(2)不要抢座。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者让座。

(3)尊重司乘人员,按规定主动买票,足额投币。

(4)保持车内清洁,不要在车上吃东西,抽烟,随地吐痰;随身携带的物品要包好,以免弄脏其他乘客衣服;不要向窗外扔东西;下雨天乘车时,雨伞尖要向下,并且妥善安放雨伞,防止戳伤别人或弄湿别人的衣服。

(5)不要在车上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或做过分亲昵的动作。

(6)提前做好下车准备。下车时,如果自己不靠近车门,应先礼貌询问前面的乘客是否下车,如前面的乘客不下,要设法与其调换位置。

乘坐地铁礼仪:

(1)在黄线以外候车。切勿越过黄色安全线。遵守“按线候车、排队上车、先下后上、有序乘降”的文明礼仪规范。

(2)文明安静候车。不要在站内大声喧哗,不要在站台上奔跑。

(3)有序上下。自觉先下后上,不挡道,如果遇到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应该要礼让。

(4)乘地铁时如发生紧急情况,应保持镇静,不得擅自打开车门或强行下车。地铁发生停电或中途停车,不要慌乱,更不能制造紧张气氛,应听从指挥并自觉维护秩序。

乘坐火车的礼仪:

(1)自觉遵守候车秩序。在候车厅等候时,要爱护候车室的公共设施,不要大声喧哗。携带的物品要放在座位下方或前部,不抢占座位或多占座位,不要躺在座位上使他人无法休息。保持候车室内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果皮纸屑。自觉排队检票上车,检票时不要拥挤、插队。进入站台后,要站在安全线后面等候。要等火车停稳后,方可在指定车厢排队上车。切忌拥挤、插队,更不要爬车窗上车。

(2)按要求放好行李。行李应放在行李架上,不应放在过道上或小桌上。行李要摆放整齐,尽量不要压在别人的行李上,如需要挪动他人行李,应征得他人同意。放取行李需要脱掉鞋子,以免踩脏座位。

(3)自觉维护车厢秩序。不要在车厢内吸烟。自觉维护车厢内的公共卫生,保持车内安静,聊天娱乐不要打扰他人休息。

(4)邻座间友好相处。按指定座位就座,同行让座,靠窗为上座,在坐席上休息要着装文明、姿势优雅,不要东倒西歪,靠在他人身上,不要随意脱鞋,将脚放到对面的座位上。要善于交际,主动问候同行者。如需借阅他人的报刊或使用邻座的物品,一定要先征求对方的同意,不可随便取用。一路同行,要相互关照、多加体谅。对于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要随时表示感谢。

(5)要注意礼貌下车。提前做好下车准备,主动与邻座、同行者道别。下车时,应自觉排队等候,不要拥挤,或是踩在座椅背上强行或从车窗下车。

乘坐轿车礼仪:

乘坐轿车的礼仪问题,主要涉及座次、上下车的先后顺序及相关举止。

(1)座次礼仪。乘坐轿车时一定要分清座次的尊卑,在适合自己身份之处就座。

(2)上下车的先后顺序。其基本要求是:请尊长、女士、来宾先上车,后下车。商务人员如果身为低位,在上下车时,还需主动地为高位者开关车门。具体来讲,当高位者准备登车时,低位者应当先行一步,为高位者拉开车门。下车时,低位者也应先下车开门。

(3)乘车举止礼仪。在轿车上应注意举止礼仪规范。比如:

穿短裙的女士上、下车要特别注意,最好采用背入式和正出式。女士上车时双腿并拢背对车门,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座位上,坐下之后,再慢慢地将并拢的双腿一同收进车内,然后再转向正前方。下车时,应首先转向车门,先将并拢的双脚移出车门,双脚同时着地,再缓缓地移出身去。女士双膝一定要始终保持合并的姿势。

与女士同行时,男士应最后一个上车,第一个下车。当女士穿着紧身衣或晚礼服、旗袍等移动不方便时,男士应主动表示可坐在次要的位置,并先开车门让女士就座,再绕至另一侧自行上车就座,适时表现出绅士风度。下车时则由男士先下车替女士开关车门。

协助尊长、女士、来宾上车时,可为之开门、关门、护顶。

不要在车上吸烟不要往车外丢东西、吐痰或擤鼻涕。不要在车上脱鞋、脱袜、换衣服,或是用脚蹬踩座位,更不要将手或腿、脚伸出车窗之外。

不要与驾车者长谈,以防其走神。不要让驾车者听移动电话或看书刊。

乘坐出租车应当坐在后排。一女二男时,女的坐边上,不坐中间。应照顾长辈和女士先上车。下车一般是男士或晚辈先下,然后照顾长辈或女士后下。不要将垃圾、废弃物留在车上。男女一起打车,切记别把女士让到副驾驶座,除非这个女士有晕车的习惯,因为一般情况下,坐这个座位的人支付车费比较方便。

4.旅行途中的行车礼仪

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常常需要自行驾车出行。随着城市道路交通建设速度的加快,行车过程中的礼仪也越来越重要,既要体现个人的修养素质,同时也要保障个人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文明行车要注意如下礼仪:

(1)遵守交通规则,有照驾车,不酒后开车,不闯红灯,不抢道。

(2)注意驾车时的仪表。开车时,男性不可以穿背心,女性不可以穿过薄过露的衣服。

(3)如果因违反交通规则而被交警拦车,对待交警的态度要礼貌、友善。

(4)不要轻易按喇叭。如果有人挡在你前面没有察觉,可以轻按喇叭提示他。如果前面有无人看管的小孩、宠物等,请耐心等待,按喇叭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5)不能随便违章停车,阻塞交通。

(6)不要往车外扔东西或吐痰。很多人知道不往车里扔垃圾、吐痰,所以就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景象”:摇开车窗,“嗖”地一声把垃圾或痰处理到了窗外,然后继续心安理得地开车。其实,往车外扔东西或吐痰,这和在路上往地上扔垃圾或吐痰一样也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

(7)各行其道,遵规礼让。在道路上行驶时,即使没有交通标志、没有警察值勤,也不要占用其他车辆的行驶路线,这是为了道路的通畅,更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8)夜间行驶时都要打灯。遇到会车情况,应该及时调到近光灯,避免强光晃眼给对面车辆造成驾驶障碍。这不仅是交通规则的要求,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9)开车当中,如果需接打手机,必须先停车,以保证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不论多紧急的事情,都不要接打手机。

(10)当遇到雨天或车子经过水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减速、避让,不要使泥水溅到行人的身上。

总之,文明行车既是尊重他人,也是保证自身安全的需要。

5.乘船的礼仪

乘船的一般礼仪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持票排队上船,对号入座或铺位。一般船上的扶梯较陡、走道较窄,年轻人或男士应留意照顾女士、老人、儿童和残疾人。二是不要随意在舱内的走道和甲板上奔跑追逐,不要随意触摸船上的各种开关和设施。三是船在航行时,白天不要在船舷上舞动花衣服和手绢,晚上不要拿手电筒乱照,避免被其他船只误认为旗语或信号。

6.乘坐飞机的礼仪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飞机已成为商务人士的首选交通工具。乘飞机时的礼仪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提前到达机场办理登机相关手续。在动身去机场前,检查机票和身份证件是否随身携带。

登机时应当认真配合例行的安全检查。

上下飞机时,要注意依次而行。在机上放置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时,要与其他乘客互谅互让,不要去挤占行李架上属于他人的空间。如果你的行李没有地方放置,请乘务员帮忙处理,不要把行李放在过道上。

切勿乱摸、乱动机上的安全用品。偷拿安全用品或私开安全门,不仅可能犯法,而且还有可能危及自己和机上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

飞机飞行时务必要遵守有关安全乘机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循乘务员要求。当起飞或降落时,一定要自觉地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并且收起自己所使用的小桌板,同时将自己的座椅调直。当飞机受到高空气流的影响而发生颠簸、抖动时,也要将安全带系好,切勿自行站立、走动。在飞行期间,移动电话、调频收音机、电子式玩具等电子设备均严禁使用。

乘坐飞机时应当注意处处以礼律己,处处以礼待人。不要当众脱衣、脱鞋,尤其是不要乱伸放腿、脚。在自己的座位上休息时,不要使身体触及他人,或是将座椅调得过低,从而有碍于人。如需要调整座位休息,在把座位放倒之前,要先向后座的乘客打声招呼。与他人交谈时,说笑声切勿过高。跟身边的乘客可以打招呼,或是稍作交谈,但应不影响到对方的休息。切忌在飞机上的洗手间吸烟或者乱吐东西。呕吐时,务必要使用专用的清洁袋。

飞机降落后要等其完全停稳之后再起来拿行李。下飞机时不要拥挤着冲出机舱,应排队按顺序走出去。离开飞机时应向机乘人员道谢或点头致意。

三、入住宾馆、酒店的礼仪

案例鉴赏

房间一片狼藉,主客双双尴尬

A是某公司的销售代表,前往某地出差洽谈业务。在稍作安顿后,A约对方公司业务人员在其下榻的宾馆见面。对方公司的业务代表是一名姓李的小姐,双方约定在A下榻宾馆楼下的西餐厅见面。在会谈过程中,双方交谈得很愉快。但是,由于临时需要一些资料数据,需要使用电脑和网络进行查找。于是A建议李小姐随同他去房间,借用商务客房提供的电脑以及网络。李小姐犹豫了半天,考虑到事关紧急,于是随同A前往其入住的房间。结果,A一打开房门,只见房间里一片狼藉。床上桌子上到处是衣物和行李,满地都是果皮,浴室的地板和洗手台到处是水,浴巾和毛巾也扔了一地。李小姐一脸尴尬,不知该坐哪里才好。A也觉得很不好意思,然后马上招呼客房的服务人员来收拾房间。

商务人士出差在外,常常需要下榻宾馆或酒店,既要遵守宾馆饭店的规章制度,更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住客。否则,难免“原形毕露”时满脸尴尬,且有损形象。

1.住店预约的礼仪

外出旅行要提前通过电话、上网、信函或传真预订饭店的房间,既方便自己又有利于饭店的管理,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或者是节庆假日出门,提前预订更加重要。

如果因故旅行计划发生改变,就应该及时取消预订。

2.登记入住的礼仪

入住饭店要出示身份证或其他证件。如果带了大量行李,门童或行李员会帮助搬运行李,应礼貌地表示感谢。

等待,不要贴得太近。注意一定不要大声说话和吵闹,不要乱跑乱动。办完入住手续后去房间,接受客房服务人员的安排。

3.入住后的礼仪

(1)爱护客房设施。

宾馆客房备有供旅客使用的各种常用物品,使用时应该予以爱护。如果不小心弄坏了饭店的物品,不要隐瞒抵赖,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加以赔付。

(2)保持房间整洁。

虽然宾馆有服务员专门负责打扫客房卫生,但是仍然要注重保持客房清洁卫生。吸烟者不要乱弹烟灰、乱抛烟头,以免烧坏地毯和家具。

(3)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

当服务人员来房间送水或者打扫卫生时,要起身相让,并对服务人员的劳动表示感谢。如果要连续住上几天,可以留一张纸条给客房服务员,告诉他们床单和牙刷不必每天都换,牙膏和洗发水也可以等用完了再换新的,这样的客人一定会受到饭店的尊重和欢迎。

(4)不影响他人休息。

到别人房间找人,应按门铃或敲门,不要重击房门或高声叫喊。如他人房门外悬挂“请勿打扰”的牌子,表明房客正在休息,如非紧急事情不要打扰。开关门动作要轻,声音要小。电视的音量要适中,以免影响他人的休息。在客房接待访客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他人休息。切忌允许来访客人在房间留宿,与朋友相聚,应该注意节制。不要在房间内大声喧哗或深夜在房间打牌,会客时间不宜太晚。如果你在酒店接见客户,应该安排预订会议室。在酒店的房间举行商业会谈被认为是太个人化的行为,尤其是同异性客户在一起,不太适宜。

(5)注意个人形象。

切忌穿着睡衣在就寝的宾馆走来走去,酒店的大厅和走廊属于公共场合,走出房间应衣着整齐,不可穿着睡衣或浴衣在饭店的公共场所游荡。在饭店大堂、餐厅、咖啡屋及房间内交谈时,都要注意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在经过他人房间时,应快步走过,切忌探头窥视。如同屋还住有其他客人,出入房间要注意随手关门。

4.离店的礼仪

结账离店之前,可以先给前台打个电话通告一声,如果行李很多,就可以请他们安排人来帮忙提行李。结账完毕,要礼貌地致谢、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