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现代商务礼仪简明教程
10766100000002

第2章 前言

礼仪,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体现了人类摆脱原始、愚昧、野蛮之后逐渐步入文明的精神面貌,进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以外,还需要受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礼仪规范等文明规范的制约。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东方文明的发源地,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丰富多彩的礼仪规范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但不可否认,在封建社会里,以儒家文化中的礼乐文明为代表,以体现宗法制度等级关系为核心的封建礼制,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教束缚作精神枷锁,使礼仪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和奴役民众的统治工具,造成了国人愚昧保守、逆来顺受、唯命是从和委曲求全的弱势秉性,这曾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冲破了封建统治的枷锁,限期剪辫、废除跪拜、否定缠足、改变称号、解放妇女等措施使陈规陋习得以摒弃,而科学、平等、自由、民主等西方文明的进步观念得到广泛传播。主张人际交往开放,强调平等互敬,提倡鞠躬、握手、鼓掌等简明、实用的新型礼仪成了社会的共识,进而使我国现代礼仪既传承了民俗礼仪的精华,又吸收和融合了西方礼仪的优点,使其不断朝着符合现代文明需要和国际惯例方向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礼仪规范在生活、工作和商务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强化。党和政府因势利导,适时提出“八荣八耻”的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信力的提升;社会组织和个人也越来越强调诚信、社会形象、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品质;职业经理人越来越注意职业形象、拓展人脉、改进人际关系和强调团队精神。这些都已预示着礼仪规范的普及将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职业经理人的主流群体,他们的道德修养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和深刻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文明“基石”。因此,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有教养的人,然后才谈得上培养有用的人才。但“80后”或“90后”这两代人,大多是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下长大的,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由至上的行为习惯,他们关注的只是自身的舒适和自由,并不领会别人的感受和意愿。在他们看来,什么长幼尊卑、什么敬老尊贤,都是些“老套”。“自我”和“随意”才是更开放、更值得追寻的东西。穿着拖鞋、背心、短裤进课堂已经成了大众化行为,见到熟悉的老师或长辈不打招呼、不让座,当众化妆、与异性亲昵等已经习以为常……总之,在昔日给人感觉神圣、儒雅的高等学府,如今“彬彬有礼”似乎成了“稀缺资源”。可见,礼仪已经成了急需“拯救”的“文明遗产”。否则,若干年之后,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有可能演化出潜在的社会文明危机!因此,在大专院校的素质教育中强化和普及礼仪知识显得刻不容缓。为此,虽然我们几位都不属于“科班出身”的礼仪专家,但受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不揣浅陋,愿抛砖引玉,为未来职场主力军的礼仪修养训练提供一本既可做教材又可自修的通识读本。

我们编写本书的基本宗旨是简明、扼要、通俗、实用。避免长篇大论,力求精简。避免抽象描述,力求通俗易懂。运用大量现实案例、图解、情景分析和演示范例等阐明礼仪规则的重要性和深刻内涵,避免空洞说教。并辅之以大量案例故事鉴赏、体验和观察练习、知识小贴士等强化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每讲之后都附有“课外扩充阅读资料推荐”,以期拓宽读者知识面。

全书共十章,系统介绍商务人士应有的文明礼仪修养基本规范、日常个人称呼礼仪、着装礼仪、仪表礼仪、举止礼仪、交际礼仪常识,以及作为职业经理人必须熟知的求职应聘和面试礼仪、办公室基本礼仪、公文礼仪、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的职场生存的个人行为礼仪常识,重点介绍了商务接待、商务宴请、商务公关、商务沟通、商务谈判、商务旅行、商务推广、商务庆典及国际商务等活动组织和参与行为的基本礼仪规范。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王家贵先生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内容框架和体例设计及全书统撰,并承担第一至第八章、第十章的内容编写。粟郁负责编写第九章及第十章部分内容。史娜、陈蔚珊、李素霞老师参与了第四章、第八章及第十章等部分内容的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在此谨向著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先行者的探索和耕耘,才使本书的编写有了坚实的基础。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著名学者杨国昌教授在百忙之中欣然为本书作序,在杨老朴实无华的言辞中,其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和殷切期望溢于言表。在此,对杨老的鼎力支持和热情鼓励,谨表诚挚的敬仰和谢忱。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广州市道锋图书发行有限公司何颂锋总经理、方晓生先生、戴伟博士等众多同志和朋友的帮助与支持,在此谨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