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健美长寿学(四)
10765300000082

第82章 茶之族谱

1.茶的分类

按色泽或制作工艺的不同,茶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按季节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按生长环境可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面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

总的来说,通用的分类方法是将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分为6大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

2.茶的命名

茶叶的名字很多,排它个上千种是不成问题的,真正可以让人眼花缭乱。大致说来茶叶的命名有以下7类:

①以茶叶的形状命名:如安瓜片、君山银针、洞庭碧螺、珍眉、砖茶等。

②以茶树品种命名:如白毫等。

③以茶叶产地命名:如普洱茶、祁红等。

④以茶叶的采制时间命名:如明前茶、雨前茶等。

⑤以动植物的名称命名:如龙井、水仙、佛手等。

⑥以制茶工艺命名:如炒青、烘青等。

⑦以茶叶色泽命名:如红茶、绿茶等。

有些茶名的由来还有着美好的故事或传说。如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盛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在国内外享有殊誉。关于其茶名的由来民间有两种传说:

一说:清代乾隆皇帝一生饮茶成癖,尝遍名山佳茗。一次微服游历江南,进入福建,品尝了一种茶,其味甘醇爽滑,有特殊的兰化香气,色泽褐绿,如铁压手,饮后赞誉此茶香美赛观音。以后方知此人乃当今皇帝,于是遂命名“铁观音”,名气大振。

二说:清乾隆年间,安溪松村头乡村民魏饮笃信神佛,每天清晨必以清茶一杯敬献于观音菩萨像前。一天,魏饮进山,发现乱石隙中有一棵茶树,在朝阳辉映下叶片闪闪发光。魏好奇而移植屋旁,精心栽培,春来枝茂叶繁,遂采撷嫩芽制茶。发现茶叶较其他茶叶为重,且暗绿似铁,人们便顺口称它为“重如铁”。重如铁香气浓郁特异,由于常被魏饮作供佛之用,故改称为“铁观音”。

3.六大类茶

①绿茶: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为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市、自治区。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中国绿茶中的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

②红茶:制作红茶的基本工序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的“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

③黄茶:我国的黄茶生产量不大,消费地区也只有传统的黄茶饮用习惯的地区,出口量微乎其微。

④黑茶: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使茶多酚大量氧化,促使色泽变黑的过程)、干燥。是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⑤白茶: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属酶促氧化),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白茶主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白茶因采用原料不同,分芽茶与叶茶两种。白芽茶,主要代表是白毫银针。白叶茶,主要代表白牡丹。白茶性凉,有健胃提神、祛湿退热之功效,尤宜夏日消凉品饮。

⑥青茶:青茶由于其茶多酚是局部“发酵”或部分“发酵”,人们称之为“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根据产地,青茶分为闽北青茶、闽南青茶、广东青茶和台湾青茶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