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10763800000025

第25章 皮肤瘙痒:猖獗的睡眠劫匪

在生活里,很多有过皮肤瘙痒的读者朋友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常因瘙痒而难以入睡,甚至还会彻夜不眠。在这一小节里,我就是要和读者朋友们讲一讲皮肤瘙痒这一个影响睡眠的病理性因素。

医学统计显示,目前皮肤瘙痒有两千八百多种,比较常见的除了纯粹性的秋季皮炎外,其他的可分为瘙痒症和症状性瘙痒两种。生活中不乏一些皮肤瘙痒患者,被皮肤瘙痒困扰,于是彻夜难眠。由此引起的搔抓和摩擦,又会加重瘙痒的病情,形成一个"越痒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抓,越抓越痒,越痒又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

皮肤瘙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在医学上,一般是认为痒觉是发生在表皮内,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未梢,并通过侧脊丘束神经传到视丘及感觉中枢。物理、化学、热、或电的刺激,均可引起瘙痒发作。中医则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也正指出了瘙痒与现代医学的神经有关。

可能读者朋友们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皮肤瘙痒到了晚上会感觉加重和明显呢?这是因为,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在白天人会因忙于工作和劳动,就分散了大脑对瘙痒的感觉和减少了大脑对痒感的敏感度。但是到了晚上,大脑对瘙痒的感觉敏感度就会相对增加,患者就会觉得瘙痒难忍,进而也就容易引发睡眠障碍,严重的就会导致失眠。而这对皮肤病的恢复是不利的,甚至还会加重皮肤病。所以,无论是对皮肤病本身,还是对睡眠而言,我们都应该积极治疗皮肤瘙痒症。

至于过敏,则是一种普遍的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病症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正常人体内都有一套生理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系统,即当外来物质(又称抗原)如某些致病菌侵入人体时,人体通过免疫淋巴细胞可产生免疫球蛋白,将抗原中和或消化掉。通常表现为瘙痒、红斑、风团、水肿等过敏反应,这样就会伤害到机体的一些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引发局部甚至全身性的反应。

许多过敏都可以引起皮肤瘙痒、起红斑、水疱等,剧烈的皮肤瘙痒还可能使患者感觉到非常痛。

痒的发生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通常都认为,痒觉发生于表皮内,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末梢,并通过侧脊丘末神经传到视丘及感觉中枢;化学的、机械的、热的和电的刺激均可诱发。引起痒的因素很多,外因,如气候变化,寄生虫的活动,昆虫的刺螫,某种药物、食物和饮料,炎性渗出物等;内因,如精神紧张,皮肤温度升高,皮脂腺分泌减少等均可加重痒感。

秋季来临的时候,人们除了需要衣服的添加来抵御秋寒外,还需要不断补充水分以满足干燥的身体需求。另外,也许还会有80%-90%的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有的甚至还会伴有皮屑的脱落或皮肤的开裂,严重的还会有痛感。有些人不把它当回事,有些人则随便买点软膏或霜剂擦一擦,只有少部分人会去看皮肤科医生。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到了秋冬季浑身都被瘙痒困扰,甚至影响睡眠。你是怎样去对待的呢?是和一些人一样不管不顾,或者是自行地随便使用外用药,还是积极地接受专业的治疗?

而正是由于很多人在思想上对皮肤瘙痒的不重视,认为这不算大病,所以才让皮肤瘙痒不断地影响着自己正常生活。据研究统计,皮肤瘙痒症大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据相关研究统计显示,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皮肤瘙痒症患病率达10%以上。特别是在秋冬季节,不少老年人夜晚脱衣上床时,身上的皮肤就会痒起来,并且会越挠越痒,越痒越挠,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的后果通常是皮肤被抓破或掐痛,才能稍稍止痒。

其实,瘙痒远不止是一种简单的皮肤病。事实上,如果皮肤出现了问题,那么就预示着身体的某些部位功能失常了。中医认为,皮肤瘙痒是由身体里面的"内燥"引起的,治疗皮肤瘙痒,祛除"内燥"是关键和根本。既然有了"燥",就要用"润法去之"。只有机体保持滋润,皮肤才能滋润、富有弹性,远离瘙痒之烦恼。

如何能让身体的肌肤获得并保持水润呢?我建议读者朋友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就是要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可以采取使用加湿器、在暖气上放湿毛巾等方法,使室内湿度保持在80%左右。这样一来,皮肤中的水分就不会过度流失,可以缓解瘙痒。

第二,就是要多吃具有润燥作用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除了多喝水外,百合、莲子、木耳等食物都富含胶质,可以帮助身体留住水分,皮肤干燥和有瘙痒的人就应该适当地多吃。而辛辣食物会加速体内的燥火燃烧并加大火势,所以,最好是不吃、少吃。

第三,就是服用具有润燥作用的中成药,逐渐调整体质,让自己逐渐地与皮肤瘙痒绝缘。这是效果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根本的办法。比如,生地黄、苦参、何首乌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燥湿的功效,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而制何首乌、桑叶、红活麻,则可以补肝肾、益精血、清肺润燥、袪风除湿,能消除体内的内燥。上述六种药材合用,可以养血滋阴、袪风止痒,针对皮肤瘙痒的根源,润内燥、止外痒,从根本上解决皮肤瘙痒的麻烦。

当然,患了皮肤瘙痒也不要太担心和过于烦恼,只要在治疗进行秒两头抓,就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一头就需要在生活上注意营养均衡。我建议患有皮肤瘙痒的读者朋友们可以补充一些脂溶性、水溶性的维生素(在安全剂量内可以经常服用)。还有就是杜绝刺激性的食物,如烟酒、胡椒等;不吃上火的食物,如芒果、荔枝、榴莲、花生和煎炸的食物;不吃发物,尤其是海鲜类。

另一头就是需要从生活习惯上下手。包括不要用热水烫瘙痒的部位,即使是在烫的当时会感觉比较舒服,但之后只会加重瘙痒。而在肥皂、沐浴露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有明确的"非碱性"或"中性"标志的产品,因为碱性的洗浴用品会脱掉油脂,让皮肤更干燥。平时还应该使用稍有油性的护肤品。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少用手抓瘙痒的部位,实际上,抓并不能止痒,而是转变为其他的感觉,比如痛。最后就是需要做到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工作休息一定要配合好,张弛有度,特别是要保持精神的愉快放松,因为紧张的精神会使对事物的敏感度提高,人就会更专注于痒的感觉了。

但是皮肤瘙痒更多是因为体质的问题,一般都是会复发的,但是不用担心,治疗方式都差不多,关键是需要注意一些饮食问题和生活习惯。

在这里,我要提醒读者朋友们的是,瘙痒症的表现就是瘙痒,什么原因也查不出来,没有器质性的改变,而一旦发现发病原因可能就比较危险,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血液疾病、内分泌疾病特别是甲状腺疾病、蕈样肉牙肿等都可能是无原因瘙痒的病因。有了上面这些病的一种,都可以使代谢产物排不掉,从而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瘙痒的感觉。

有一个约60岁的病人,偏胖,长期瘙痒却一直检查不出原因。最后,发现是他的血糖高,是因为糖尿病而产生瘙痒。类似的病例并不少,因此,在无原因瘙痒时,一定要多做身体的检查,以防严重的病情被耽误。

症状性瘙痒是某种疾病尤其是表面有炎症的症状性疾病,没到疼痛性程度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感觉。事实上,瘙痒就是非常微弱的痛,只是这种痛极其轻微,刺激了神经末梢就表现为痒。最多见的是过敏性的皮肤病,有过敏体质或过敏倾向性的人容易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等都属于症状性瘙痒,它们是作为一种器质性疾病的症状表现出来。

过了冬天,进入春季,很多人还是会感觉到皮肤非常干燥,容易出皮屑,有的地方还很痒,总想去抓。而这个时候花粉或柳絮一飘,不少过敏体质者又会出现面部过敏的情况。所以,在春天需要多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遇到问题应该及时找皮肤科医生咨询和治疗。

皮肤的干燥和紫外线是有关系的。通常,一到春天,人们就会觉得脸上容易发干、皮肤粗糙,甚至有的人还有脱皮、长小疙瘩或出现色斑等现象。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这些春季皮炎与中波紫外线的照射有密切关系。

这是由于春季温度逐渐升高,人们外出的机会也开始增多,接触紫外线的机会则更多,由于春季阳光紫外线含量较高,因此感觉皮肤比较干燥是一种正常现象。

而要想在春天里保持皮肤的光洁细腻,除了涂抹适合自己的保湿乳液外,还要适当外用有SPF和PA值的防晒霜,使皮肤免受各种波段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损伤。另外,还应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维生素B2丰富的食物和新鲜果蔬,少吃或不吃可能诱发春季皮炎的光感性食物,如田螺、荠菜、菠菜、莴苣、无花果等。还有,适量地做一些户外运动,也可让皮肤更加健康、自然,充满青春活力。

洗澡太多也是会导致皮肤瘙痒的。由于春天天气转暖,所以,不少人会增加洗澡的次数,一天洗一次澡的人也很多见,有的甚至早晚都要洗。但是,碱性的浴液会把皮肤上的油脂洗掉,皮肤因此相当干燥,所以有人就会出现瘙痒症。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由于身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皮肤分泌的油脂比青年少,更容易发生春季瘙痒。

春季瘙痒虽然会随着气温的升高、皮脂腺分泌增多、出汗而有所改善,但老年人的瘙痒还是很难解决,这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造成的。所以,老年人和皮肤干燥的人首先就要少洗澡,每周洗一至两次就可以了。洗澡时还应该尽量少用碱性肥皂。洗澡后,也要在身上尤其是干燥部位擦上润肤露,重点部位则是小腿,因为小腿的胫前部是全身皮脂腺最少的部位,所以最容易发生瘙痒和皮屑。

我要提醒读者朋友们一点,就是防过敏不要滥用药物。春天皮肤过敏的患者很多,为了减轻过敏症状,许多人喜欢自己随意用药来解决问题。这一类病人最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随便使用含激素的外用药。

在生活中,很多过敏患者会自行使用一些外用药,其中就包括激素类的药物。激素类药物在开始使用的时候效果很好,由于花粉、尘土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很快就消失了。病人以为找到了灵丹妙药,一有症状就涂,可是这种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让人出现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激素性皮炎,女性还会出现毛发增多等严重反应。因此,最好能到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指导,以免影响健康。

此外,过敏没有什么根治的办法,对于病人来说,找到并避免接触自己的过敏原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平时生活里注意观察,找出出现过敏症状的原因以后远离。对于敏感性肤质的人来说,要尽量避免出入花粉含量高的地方,一些含香料、酒精及人工色素的护肤品则尽量不要使用。

春季是皮肤过敏的高发季节。不少人因皮肤瘙痒而听信偏方用热水烫洗。在这里我要强调:一定要避免过度搔抓和热水烫洗皮肤,除避开过敏源外,病症严重者须接受针对性抗过敏治疗。

反复起瘙痒性小疙瘩,半天左右会自动消失,可每次起床的时候它又"重生",导致皮肤每天瘙痒难耐,从而人也变得心情烦躁,无法安心工作,这就是"荨麻疹"。该病的症状还包括皮肤脱屑,有的皮肤渗水,都伴有一定程度的瘙痒,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有的患者喜欢用热水烫洗皮肤,结果越烫洗越重,而这些症状都和过敏反应有关。

对于皮肤过敏,我建议大家采取五个"避免":一是避免过度搔抓皮肤;二是避免热水烫洗皮肤;三是避免接触碱性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四是避免滥用药物;五是避免饮食不节。

过敏在皮肤上的表现主要有湿疹、皮炎、荨麻疹等。在医学上,一般把过敏反应分为四型,在临床按发作时间分为急性和慢性过敏。急性过敏比如吃海鲜类,注射药物后不久,皮肤出现红斑、瘙痒,严重者出现胸闷、休克。急性过敏患者,一般通过追问病史可以追问出过敏原,这类患者需要马上就医,以免发生意外;而慢性过敏反复发作,追问病史一般难以追问出,过敏原种类繁多,每个人生活习惯不同,过敏物质也都不一样,比如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甲醛、尾气等,食物中的牛奶、鸡蛋、海鲜、麦类、酵母等,有的还涉及内脏器官疾病,需要专业的检查,全面仔细的分析。

还有一些皮肤瘙痒的患者主要是受空气中物质影响从而引发过敏现象,如每天必须经过某个地区,而患者刚好对该地区的植物花粉过敏。针对此类患者,除了要求尽量少去花草多的地方,出门戴口罩外,还需要一段时间针对性的脱敏治疗。

一般,夏季的皮肤瘙痒会比较少,但是到了秋季,皮炎就又开始大行其道了。秋季皮炎是分为两种的。

一种是在天气干燥时出现。它的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然是和人的体质有关,主要是那些相对容易过敏的人群才会发作。第二,有些人本身皮脂腺、汗腺分泌功能较常人差一些,皮肤上的油少,但头发上的油也许并不少,全身各处也不相同。第三,季节干燥、风大,湿度低,体表水分就很容易蒸发,皮肤就容易干燥。

另一种是局部出现秋季皮炎,主要是在四肢,尤其是下肢,而小腿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表现就是皮肤特别干,容易掉皮屑,容易开裂、痒,还会有痛感。这实质上和平常说的"裂纹性湿疹"是一回事,也主要发生在体质容易过敏的人身上。

对这一类秋季性皮炎的治疗主要是外涂油性相对偏大的复方外用皮脂类固醇制剂。因为,现在的制剂一般分为油包水(一般是软膏)和水包油(一般是霜剂)两种,而水包油的霜剂不利于保护皮肤表面的水分,因此要用油包水的软膏。其中的皮脂类固醇有止痒、消炎作用。之所以叫复方,则是因为除了含有皮脂类固醇外,还有其他成分,能解决一些未知因素,因为如上所说,大多数皮肤瘙痒都是不明确病因的。但是,这一类药物一般在发病时用三至五天就可停药,忌讳滥用。如果病情严重,还可以口服一些镇静类或抗组胺类药物。

所以,皮肤瘙痒是需要重视和接受专科治疗的,这不仅能在某些疾病的初期就发现病因,及时治疗,还能让睡眠免受瘙痒的折磨。

健康提示:

皮肤瘙痒的预防

生活里,有不少人在空气干燥的冬春季节会出现皮肤瘙痒症,一般在白天轻到了晚上就会严重,特别是在脱衣服上床睡觉时最严重。感觉往往是阵发性全身瘙痒,如虫爬、蚁走或有烧灼感。严重的人在白天也会情不自禁地搔痒,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在这一节的健康提示里,我想告诉读者朋友们,只要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加以注意,皮肤瘙痒症是可以预防的。

在衣着方面,内衣和内裤一定要保持清洁,内衣以柔软松宽的棉织品为佳。因为,化纤服装容易产生静电,体表细胞由于静电的刺激就会产生不适,所以应避免将化纤服装贴身穿。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调整胃肠功能,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豆制品为佳。禁忌烟、酒、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以便将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及时排出体外。

在居住方面,最好将室内温度调为16-20℃、相对湿度为30%-40%。因为,当相对湿度低于20%时,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尘土等致敏物质就容易飞扬。因此,应在地上洒水,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空气湿度。

在行也就是活动方面,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冬季空气比较干燥,大量尘埃、花粉、烟粒等容易形成带电体,使敏感皮肤出现反应。人体在活动时,内衣和体表皮肤间可产生大量静电,脱衣时就会出现静电放电现象,皮肤可因此而出现高度瘙痒症状。

所以,皮肤敏感的人不仅需要适当减少活动,还要注意洗澡不宜过勤,洗澡的水温也不宜过高,否则皮肤表面的皮脂就会被洗掉,使皮肤更为干燥而容易瘙痒。沐浴后可在体表涂搽些30%-50%的甘油。另外,发生瘙痒千万不要乱挠,以防表皮细胞发生增殖性变化,变得粗糙、肥厚,这种皮肤对末梢神经感受器是一种刺激,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其结果是越瘙越痒,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