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技万花筒
10762800000056

第56章 世界气象日

地球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星球,而天气、气候灾害占到自然灾害的70%以上。在严重的天气、气候灾害面前,人类显得极其脆弱:狂风刮倒房屋;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农田;长期干旱导致庄稼干枯、人畜渴死;高温酷热和低温严寒造成病人增加、死亡率增高;雷电致人死伤和引起火灾。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没有国界,也不存在政治因素,飓风、洪水、地震、干旱……这些自然灾害会随时袭击世界的每个角落。

1947年9~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都要组织全球气象水文界开展庆祝活动。

为了提高全球抵御灾害的能力,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世界气象组织在监测、预报和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渠道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此外,世界气象组织还通过建立世界气候计划、科研发展计划、水文与水资源计划、气象应用计划、热带气旋计划、教育培训计划、技术合作计划、长期规划以及参与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等来组织、协调国际气象和水文业务合作,为各成员政府和公众及时提供天气、气候灾害预报和警报服务,为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