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10762100000143

第143章 铁牛石鸡镇洪水

北京颐和园是世界驰名的皇家园林,在昆明湖东岸,有一镇水神铜牛。这只铜牛,造型生动、逼真,神态自若,目光注视着昆明湖的西北方向。而且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沿用大禹治水的传说,仿唐朝铁牛上岸的做法,命匠人铸造了一只铜牛,为了表示大清王朝的繁荣强盛,铜牛全身镀金,并在金牛背上用篆文铸了《金牛铭》,其全文是:

夏禹治河,铁牛传颂。(夏代的大禹治理九河,流传着铁牛镇水的故事。)

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它的意义在于安澜定波,所以后人景仰此意,照古人的榜样去做。)

制寓刚戊,象取厚坤。(有铜牛镇守,蕴含着天道刚正不可动摇,又象征着地厚载物那样牢固。)

蛟龙远避,讵数鼍鼋。(蛟龙见了它,都远远躲避,何况鳄鳖之类。)

潫此昆明,潴流万顷。(像昆明湖这样大的湖,聚水有万顷之多。)

金写神牛,用镇悠永。(用铜铸成的神牛,永久在此镇守。)

巴邱淮水,共贯同条。(无论是巴邱的湖,还是中原的淮河,都要照此办法处理。)

人称汉武,我慕唐尧。(人们都称颂汉武帝,而我确敬慕古代的唐尧。)

瑞应之符,逮于西海。(祥瑞的兆头,降临在昆明湖上。)

敬兹降祥,乾隆乙亥。(我对上天降下的瑞兆表示敬意,时在乾隆乙亥年。)

这篇《铜牛铭》记载了我国治水的历史,高度赞扬了大禹治水的功劳。用镇洪水的神牛象征着地厚载物那样牢固,这样国家社稷永远巩固、祥瑞。

在其他江湖河畔,常常可以见到用来镇洪水的“铁牛”。那么。为什么古人要用铁牛来镇洪水呢?

一种说法是和大禹治水有关。可追溯到夏代的大禹。《中华古今注》:“陕州有铁牛庙,牛头在河南,尾在河北,禹以镇河患。”唐人李公佐《戎幕闲谈》曾记述大禹用庚辰制服了无支祁,“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徒淮阴龟山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该文称无支祁是猿猴形状,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说明唐代民间还流传着大禹锁无支祁,令其镇水的传说。

另一种说法是与李冰治水有关。战国时李冰治水,开凿都江堰时曾变成披白绶带的牛与江神斗法。《蜀典》卷五《斗牛戏》引《太平广记》引《成都记》:“李冰为蜀郡太守,有蛟岁暴,漂垫相望。冰乃入水戮蛟,已为牛形,江神龙跃,冰不胜,及出,选卒之勇者数百,持强弓大箭,约曰:‘吾前者为牛,今江神亦必为牛矣,我以大白练自束以辨,汝当杀其无记者’。遂吼呼而入,须臾,雷风大起,天地一色。稍定,二牛斗于水上,公练甚长白,武士乃齐射其神,遂毙。从此蜀人不水所病。”从上述传说看出,李冰曾以牛为化身,征服了江神,故后人也以铜牛、铁牛镇水患。

用铁牛镇洪水还有下面三种说法。

首先,铁牛是用金属制成的,所以先天具备了“金”的属性。在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有“金克木”之说,而木配东方,东方的神兽是龙,所以金可克“蛟龙”,可以迫使其隐藏。蛟龙通常喜欢兴风作浪,带来水患,而有“金”在就使其藏匿,避免水灾的发生。

其次,牛为“土属”。《贾子·胎教》中说:“牛者,中央之牲也。”中国古代以方位同五行相配,有“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之说。牛为“中央之牲”,当然属土,土能掩水。

此外,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牛被视为大地的象征和大地的载体。《周礼·地宫·大司徒》云:“牛,能任载地类也。”牛是神兽,因此被赋予了镇水怪、抵御蛟龙的功能。

关于铸铁牛可以抵御洪水的说法大概始于唐朝,唐代已用巨型铁牛镇水。1988年在山西蒲津桥遗址附近出土了四尊大铁牛。铁牛造型全为黄牛(牡牛),每头牛体长三米以上,重达六万市斤,体魄伟健,气势雄浑。明代还有刘伯温设“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洪水的传说,清代很多地方的人们都相信这一说法,因此在沿河流域铸造了铁牛,以防止洪水的泛滥。

在水患严重的地区,除了铸造铁牛抵御洪水外,还时常配有张口啼鸣的石制雄鸡。据说石制雄鸡也可以抵御水患。因为雄鸡可以与太阳相类感,是一种充满阳气、有灵气的动物。雄鸡啼鸣,意味着天开始变亮,太阳升起,不好的阴性的东西如水怪就会消失,所以在民间雄鸡一直是驱鬼除阴的镇物。

铁牛、石鸡不能阻止洪水泛滥。我国是一个水患多的国家,科学治理,才能有效地减少洪水造成的灾害,这是千年、万年大计,万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