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64

第64章 教育,不要错过

昨天看到新闻频道中播出的共同关注节目,让我想了很多很多。这期节目讲述的是一些问题少年的蜕变过程。这样的节目类型我曾经在湖南卫视中看过几期。

节目中的那些正值花样年华的孩子,却出现了与生活与家庭对抗的强烈情绪。他们的父母不理解,不明白。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那些孩子的父母忽略了他们。父母为了工作,为了生意,很少跟孩子接触。父母只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要什么就买什么,以为这样就是疼孩子,爱孩子,却完全不明白孩子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正如那个自闭很严重的男生说,在家里,父母根本没有和他谈过心,身边没有人能让他有安全感,他感到自己很孤独。父母只知道忙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发现他的这种变化。父母需要的只是乖乖听话的孩子,以为他这样是乖,时间越来越长,他完全封闭了自己。这时候,父母才发现孩子出现问题了。可是已经晚了,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谈,甚至想杀了自己的父亲。

听着那个已经十八岁男孩的叙述,我心中有一种酸痛,这样的孩子生活中还真不少。那些父母为了工作而奔忙,在孩子刚断奶的时候,就把孩子丢给年迈的老人带,甚至有的父母为了自己潇洒,到处游玩,而把孩子扔给了老人,还认为自己是多么幸福,其实这是一种多么不负责任的行为。

特别是孩子5岁前,千万别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身边。专家表示,3岁以前的孩子教育很重要,如果不重视,只能教育出两种孩子:一种是任性的,这是惯出来的;一种是胆小的,这是管出来的。现在的年轻父母生完孩子后大都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老年人也乐于抚育宝贝孙子(女),但是,很多老年人不了解孩子在身心发育过程中应有的训练,使孩子错过了一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就出现了孩子到了父母身边后,不愿意和父母多交流,再加上父母没有及时和孩子沟通,时间长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就出现了,最后到了无法管教的地步。

想想自己,心里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情绪。在自己刚过1岁时,因为家庭贫穷,母亲又怀了我妹妹,我就被送到我的外婆家,一直到6岁才回家上学。那时候我成了弟弟和妹妹眼中的外人,好像抢占了他们的东西,所以经常出现“战争”。对父母也是早早出现了叛逆心理,妈妈对我的教育就是打骂,现在我还经常提起这个跟妈妈理论。幸亏那时候有小人书,所以就有了心灵的依靠,那时候为了能买到卖货郎的小人书,一次次偷鸡蛋去换,甚至为了买小人书,去湖里割一种什么草,然后晒干卖了换钱。虽然那时候经常被揍,现在想想那还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但是由于6岁前一直在外婆家度过,所以对家庭的这种亲情没有多少感觉,包括现在最不愿意的就是走亲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很少迈出现在的家门。也许这都是小时候造成的结果。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真的是太多太多。像班里的衡,他是一个胆小的男孩子,对自己完全没有自信,更是没有一点自主意识,做什么事情都是缩头缩尾,你只要声音大一点,他就害怕的浑身直颤抖,都二年级了,一个人不敢在家,还要父母带着睡觉,孩子的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差。孩子的母亲告诉我,孩子出现这样的原因,都怪他们,当初是他们为了做生意,刚满10个月就丢给了孩子的奶奶带,而孩子的奶奶特别疼爱这个孩子,因为他们家是三代单传。现在衡的父母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这些又能怪谁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幼年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正如卡尔·威特说: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幼儿是成人之母”此言千真万确。谚语:“三岁看老”也是这个道理。一棵树苗,要想茁壮挺拔,健康成长,园丁早该胸有成竹,有科学有计划地浇灌牵引,并智慧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在他已歪曲变形时再来扶持调整,或根本放弃,任其自然。亡羊补牢,固然可以,但终究损失了许多。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千万别为了工作或生意,而忽略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生命的延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家长们,请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当时我正和一个同事在楼前广场值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跑了过来,孩子个头不高,但眼睛很有神,满脸透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冷漠。衣着虽然很旧,但很整洁。向我的同事问完作业后就跑回教室了。

同事告诉我,这是她的一个学生。同事是教一年级数学,而且是住校生班的。她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成绩很好,但有点大人精,心理也很成熟,常常说出让人惊讶的话。

孩子曾经告诉她一个秘密,他说他爸有一个拐女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三者),还给那个拐女人在外面买了房子,他妈都骂那个女人是……不要脸的……孩子说,等他长大非杀了那个女人。

同事叹了口气说,现在的父母真让人不可思议,怎么可以这样哦,也不想想孩子的感受,这对孩子的成长多有影响埃我真担心这个孩子的将来,担心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婚姻的态度。

听着同事的叙述,我也想到了班里的一个孩子,这是个很顽皮但也很聪明的孩子,学习习惯很不好,作业经常不做,批评他时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孩子告诉我,他爸说了只要有钱这年头谁怕谁啊,还说,这年头男人没有个小情人还算是男人吗?我问孩子,这是你爸爸告诉你的吗?孩子说,不是的,是他和爸爸一起去饭店吃饭,爸爸和他的那些朋友在一起说的话。我为孩子说这样的话和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担心。电话联系了他的母亲,和他母亲谈过以后,慢慢了解了他的家庭的背景,孩子的母亲告诉我,孩子的爸爸现在很能挣钱,可从来不关心孩子和她,只知道在外面喝酒,还有了情人,因为这个和他吵架,也打过,曾经把自己的眼睛都打肿了住进了医院,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想离婚也离不掉,更舍不得孩子没有了爸爸,只好就这样熬着。孩子的母亲在电话里抽泣着。

孩子的父母,你们想过自己的孩子吗?为孩子的成长考虑过吗?为孩子今后的人生考虑过吗?难道一定要等孩子出事了再去考虑吗?

有的时候看到那些穿着奇怪、游荡在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女生和小男生时,心中不免酸痛。这些孩子怎么了?是学校的教育不好,还是老师的不负责任?我想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家庭的教育,是父母的言行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到底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只是很多父母意识不到,总是认为孩子小,不懂什么,等大了再教训,殊不知,到那时就什么都晚了,就像栽下的小树苗,小的时候弯了,不用木棍支撑捆绑,长大了再去捆绑那就迟了。

还有父母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注意,别以为孩子不懂,现在的孩子有的过早成熟得都有点不可思议。就像我们班里很多孩子对父母离婚没有感觉,还有孩子像别的小朋友炫耀,说他爸又有了新的女人,班里有很多父母离婚,这些数字真让人害怕,真的担心孩子长大后,对待生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有时候想,我们国家的所有学校是不是应该都设有家长学校,定期给这些家长进行教育孩子方面的培训?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经常看到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导致身心不健康,慢慢地走上不学无术的道路。虽然自己也努力地教育好孩子,可孩子受父母的影响,从而使孩子走上了人生的另一条路。

至今还记得一个孩子对我的耐心教育发出这样的心声,他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你这是为我好,我也很想学习,可我实在学不下去了。我没有办法,我父母整天吵架,他们又要离婚了,我很烦他们,我不想学习了。我想一个人去打工……

家长们,你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