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06

第6章 他们都是好孩子

刚在电脑前坐下,老公拿着一幅画给我看,让我猜猜画上是什么。这是一幅字画,我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是什么。老公告诉我这是他的名字,问我能不能猜出是谁送的。我想肯定是学生送的,并且是成绩好的送的。他摇了摇头,惊喜中带着得意地对我说,这是他们班一个成绩最差最调皮的的学生送的,还专门跑到一个字画巷里找人写的。没有想到吧!

从老公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收到这份礼物的意外和惊喜。同时我也深深地陷入思考之中。

在我们的心目中,好学生的定义就是:那些遵守纪律,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那些好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也是被老师捧在手心上的,因为这些学生可以减少老师工作中的麻烦,让老师少操心,更是这些优秀的学生能给老师带来荣耀与光环。谁不喜欢那些优秀的学生呢?

可那些课堂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却经常成了班里劳动的对象,没有人关心,老师对他们也是怒其不争,因为他们给老师带来只是麻烦与头疼。

有人这样给差生和优生编了一首诗:

“优生”做好事——德才兼备

“差生”做好事——不务正业

“优生”爱劳动——保持劳动本色

“差生”爱劳动——只能干干这个

“优生”答对问题——到底具有真功夫

“差生”答对问题——瞎猫碰上死老鼠

“优生”爱说话——直爽开朗

“差生”爱说话——癫癫狂狂

“优生”上课做小动作——天真有趣

“差生”上课做小动作——捣蛋调皮

“优生”不爱说话——深沉

“差生”不爱说话——闷坏

“优生”是我的——掌上明珠

“差生”是我的——下饭小菜

难道差生真的就什么都差?优生就什么都优吗?

我们教了这些年的书后,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悟:那些曾经让我们头疼,经常被我们批评又恨铁不成钢的差生,后来见到我们却是最有礼貌的,而那些曾经被我们这些老师捧上了天的优生见到我们却是要么头也不抬,要么就是把头抬高高的从我们身边走过。

至今还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当时那可是在全校出了名的调皮,经常与人打架,还逃课,因为家庭的原因,也没有人管他,曾经气得我哭鼻子。可就在前年,这个学生从深圳回来,专门来看了我,说当年念书的时候给我添麻烦了,也为自己曾经不听老师的话而后悔。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很多时候也会出现相反的现象,其实这个现象很值得当老师的我们思考,“优生”往往是成绩优秀,而且也是很听老师的话,遵守班级、学校的纪律。在老师的眼里,这样的好学生也就会拥有很多的荣誉,什么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都是这些学生。而那些差生,也就是因为学习上的差,由此让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样的学生什么都差,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看到就烦。

可是很多时候却不是这样,一些优秀的学生因为得到的爱太多,头上的光环太亮,使他们没有了谦虚与仁爱,更没有了感恩之心。他们认为所有的优秀都是自己应该拥有的,这就是为什么多少年后,老师能记得那些优秀学生,而那些优秀学生却记不得自己曾经的老师。

再看那些差生,别说荣誉了,老师不批评就不错了,虽然也想努力,但总觉得眼前茫然,时间一长,家人、老师、同学看待自己的眼光,那就是差生,从此也就戴上了差生的帽子。作为老师,在内心想一想,很多差生是不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孩子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那些所谓的差生,其实更需要我们老师、家人的关心与沟通。

不要因为他是一个“后进生”,我们就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吹毛求疵;也不要因为他是“优等生”,我们就对他百般宠爱,那只是他接受能力好而已。

所以,我们不要把学生分成差生与优生,他们其实都是好孩子,这就要看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以及用什么样方式与他们交流与沟通,让他们走进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