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36

第36章 究竟是谁的错

班主任芳脸色很不好看,跌坐在椅子上,沉重地叹了口气。

刚刚还是好好的,怎么了?芳满脸恼怒,又是无奈。芳告诉我,班里的失窃案终于告破了,也查明了真相,只是实在不敢相信,A和B怎么会这样。从芳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知道真相后的轻松,反而更加沉重。

我知道,在这之前,班里的C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在和老师的周旋中,终于说出了自己拿别人钱的事情。当老师小心翼翼跟家长沟通时,家长没有一丝的惊讶和愤怒,却是告诉老师,C以前就有这样的毛病,那种语气好像是习惯了。

今天的A和B在芳的侦察中,终于告诉老师,他们拿了别人很多东西,有铅笔、钢笔、书签等,竟然每人有十几样。在说的时候孩子的脸上没有愧疚与恐惧,更多的却是狡辩与周旋。今天,他们的家长也来了,可是家长没有太多的反应。

这让芳很郁闷。

听着芳的叙述,我也纳闷起来。

这三个孩子中C家庭最富有,A和B都是单亲家庭,跟着爷爷奶奶过,但家庭经济也是非常富有,根本不缺这些东西,为什么却要把手伸进别人的书包?

更让我纳闷的是,当家长知道后,居然没有任何反应,好像拿别人东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倒是老师有点小题大做了。

从几个孩子家长的谈话可以看出,孩子有这样的恶习他们却不会觉得惊讶。虽然班主任很严厉地跟家长谈,可是家长木然的表情让人有些生厌。

有句老话,“从小偷针,长大偷天”,孩子如果从小有这样的习惯,长大了那还得了。可是作为家长不但不加以管教,却有纵容之嫌。更何况,“子不教,父之过”,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怎么可以纵容自己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