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16

第16章 孤独的小鸟

画面定格在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的身上,他一个人踩着泥泞的长满杂草的田埂,慢悠悠地走着,两眼迷茫得时而望着远方,时而低头盯着自己脚下,眼里充满着对远方的期盼,对远方的无奈。他在想什么?

望着孩子的眼神,我的心里不由得一酸,眼泪就从眼眶里流了下来。

他是个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为了生活,父母不得不离开家,离开自己年幼的孩子,背井离乡,来到大都市打工挣钱养家。

当记者问道,假如你有什么心事,你会跟谁说?孩子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我跟谁也不说。

那你有什么最高兴的事吗?

没有。孩子又摇了摇头。

记者惊讶。

那你有最难受的事吗?

有。

什么事最难受?

一个人,我心里很孤独。孩子眼神忧伤。

那你想爸爸妈妈吗?

想。

你爸爸妈妈多长时间回来一次?

一年。

在谈话中,孩子的话不多,他告诉记者,妈妈经常打电话回来。记者问孩子,如果你遇到什么不能解决的事情,该怎么和爸爸妈妈联系?孩子摇摇头说,不知道,只能等爸爸妈妈打电话回家。

他告诉记者,爸爸妈妈走后,留下两头猪,都是他给猪喂的食。看着孩子熟练的搅拌猪食,一个人拎着去喂猪的时候,我的心酸酸的。

在记者的采访中,低年级的班里一大半的孩子的父母出去打工,而中高年级孩子的父母几乎是全部出去打工。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是这样,农村一个村庄上几乎只见老人和儿童,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个留守孩子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让我们深思,特别是孩子的心理教育品德教育,因为他们太孤独了。

孩子面对遇到的事情,不知道该跟谁说,爷爷奶奶年龄大,思想跟不上,缺乏教育孩子的思想,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大空白。孩子的亲情缺失,自控能力太差,对事情的辨别能力差,心里的孤独,这些都给留守孩子造成了很大问题。很多孩子的性格内向,心里孤独、自卑。

外出打工的父母为减少开支都尽量减少回家的次数,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变化。亲情的缺失甚至使一部分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使“代沟”加深。

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只小小鸟,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寻寻觅觅却找不到,找不到父母的关爱。我好想好想飞,飞到父母的身边,却怎么也飞不到,只好在梦中寻找。”

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作为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给他们关爱,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健康成长,不要让他们成为你心里永远的痛!不要再让他们成为一只孤独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