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10754900000033

第33章 象形文字起源之谜

人们从远古时代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后,就出现跟病、虫、鼠、杂草争夺收获的斗争了。随着近年来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这种斗争就更加剧烈。施用农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斗争手段。

农药的使用和医药一样,最先是采用天然物质,然后是提取有效成分,再后是化学制取。

莽草、附子等都是我国古书中出现的驱虫农药。莽草是一种常绿灌木,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各地,果实剧毒。附子是乌头块根的侧根,有毒。乌头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有块根,内含植物碱——乌头碱,毒性很大。我国古代猎人用它的汁液涂敷在箭头上狩猎动物,也用于战争中。我国农村至今还广泛使用艾蒿薰蚊。

烟草、除虫菊、鱼藤等有毒植物是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的农药。除虫菊酯、鱼藤酮就是从除虫菊、鱼藤中提取的物质。

砒霜(As2O3)、雄黄(AsS)、雌黄(As2S3)这些含硫和砷的天然矿物和天然硫磺是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驱虫药、农药和灭鼠药。

1858年,欧洲首先把二硫化碳(CS2)作为一种化学制取的物质用来防治葡萄蚜虫。接着在美国,马铃薯甲虫猖獗,1860年开始使用巴黎绿防治。巴黎绿的化学名称是醋酸亚砷铜[(CH3COO)2Cu·3Cu(AsO2)2],是一种深绿色粉末,除防治马铃薯甲虫外,能防治果树和蔬菜的多种害虫。

1882年,硫酸铜被用于杀菌,事出偶然,却揭开了杀菌剂史上光辉的一页,这就是波尔多液。波尔多(Bordeaux)是法国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小城,它本是默默无闻的,只是由于一件偶然事件使它闻名于世。这个地方的一位葡萄园主用硫酸铜和石灰水的混合液喷洒在路边的葡萄上,以防止过路人随手采摘。1878年葡萄霜霉病大发生,园主发现喷洒过这种混合液的地方没有受到霜霉病的侵害,葡萄得以丰收,经过法国植物生理学家的研究,证明这种混合液对多种植物的病害具有防治效果,很快就风行全世界,被称为波尔多液。

有机合成农药到20世纪20年代出现,从此农药开始了大规模生产,成为化学工业的一个生产部门。最早使用的是有机氯杀虫剂,其中被普遍使用的是滴滴涕和六六六。

1874年德国一位化学博士研究生蔡德勒(O。Zeidler)在他的论文中叙述了合成二氯二苯三氯乙烷这种化合物,没有谈到它的杀虫作用。后来这种化合物又简称二二三。因为在英文中二是di,三是tri,因此它又称DDT。我们从音译成滴滴涕,也有点用它喷洒时的形象。过了60多年后,1925年瑞士巴塞尔(Basel)城嘉基(J。R。Geigy)公司化学家米勒(P。H。Müller,1899~1965)再次制得它,并发现它的杀虫效能。1942年公司开始大量生产。1944年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城发生大规模斑疹伤寒,在普遍喷洒滴滴涕后几天,斑疹伤寒就被控制了。1945年在南太平洋上用飞机喷雾灭蚊,控制住了当地发生的疟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48~1970年间,由于使用了滴滴涕灭蚊,挽救了5 000万人免遭疟疾病死。滴滴涕被广泛用于消灭卷叶虫、红铃虫、蚊、蝇、臭虫、蟑螂等。米勒因此获得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六六六是在1945年由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化学家斯莱德(R。E。Slade)首先制成,这是将氯气在日光或日光灯照射下通入苯中制得,因分子中含有六个氯原子、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而得名,学名六氯化苯,194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它和滴滴涕一样有效地消灭害虫,特别是用于防治蝗虫、稻螟虫、小麦吸浆虫等农业害虫和蚊、蝇、臭虫等卫生方面的害虫。

滴滴涕和六六六制造简单,防治害虫有效,但长期使用后,在土壤和农作物中会残留很久,不易分解,造成人畜体内大量积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风行一时后自1971年起许多国家相继宣布禁用,我国也在1983年间停止生产和使用。

在有机氯杀虫剂出现后不久,有机磷杀虫剂问世,随即填补了有机氯杀虫剂被禁用后杀虫剂的空白。有机磷杀虫剂并非是无毒的。但是,它们多数在环境和生物体中不会长久存留,能被分解成无毒的和水溶性的物质,从体内排出。

有机磷农药是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研制化学毒剂时开始,其中包括1932年制成的塔崩(tabun)、1937年制成的沙林(sarin)等。由于它们的毒性过于强烈,没有用作农药。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地铁发生的毒气事件,就是放置了沙林,它是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剧毒的有机磷毒剂。这次事件使5 000多人中毒,12人死亡,震惊世界。

德国农业化学家施雷德(G。Schrader)参与了上述研制工作,他研制成300多种药物,经过筛选后,采用了其中一些。最早使用的是1938年发现的特普(TEPP),学名四乙基焦磷酸酯。1944年发现的对硫磷,又称1 605,学名二乙基(对硝苯基)硫代磷酸醋。

1950年美国氰胺化学公司发现低毒杀虫剂马拉硫磷后使用机磷农药成为一类最重要的农药,德国、瑞士、日本各大公司先后研制成各种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又名马拉赛昂、马拉松等,学名二乙基[(二甲氧基膦基硫基)硫代]二丁酸酯。

接着1952~1954年间研制出敌百虫,1956年研制出乐果。乐果是第一种对哺乳动物低毒的农药。1965年又研制成功久效磷。至今,全世界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已超过百种,提供筛选的已有几百种,而且还在不断出现新品种。

在20世纪40年代前,最早使用的灭鼠药是植物碱马钱子碱、红海葱、黄磷、磷化锌(Zn3P2)、硫酸亚铊(Tl2SO4)、碳酸钡(BaCO3)等,40年代后出现安妥(ANTU),又称硫脲,还有1 080,学名氟乙酸钠。

除草剂是消除田间杂草的药剂。这是一项艰难而很有技巧的工作,因为这些药剂既要除去杂草而又不伤害农作物,而杂草和农作物都是植物。最初使用的是一些无机化合物,如硫酸铜、硫酸铁等。现在使用的多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敌稗、除草醚等,其制品迅速发展达数百种。

去叶剂是一种近似除草剂的供棉花在收获前脱叶用的药剂,这是便于机械收摘而采用的药剂。在棉花收获前喷洒,叶子很快脱落,机械收摘就比较方便而有效了。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刺激植物插枝、插条的根部的生长。最常用的是2,4-D(或称2,4-滴),还有萘乙酸等。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解决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农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