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小常识
10754000000015

第15章 地狱里有金矿——不要盲目跟风

金矿主保罗死后,来到了天堂门口。天堂门口的门卫看见保罗,遗憾地把双手一摊:“先生,很抱歉,以你的条件本来是可以进入天堂的,但是目前天堂已经满员,没有你的位置了。要不你到地狱去看看?”保罗听完后想了想,要求去见上帝。门卫于是把保罗带到了上帝面前。

上帝说:“我的孩子,你有什么要求吗?”保罗说:“我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向天堂里的人们说一句话。”上帝同意了保罗的请求。保罗站在天堂门口,冲着里面的人喊了一嗓子:“地狱里发现了金矿!”立刻,奇迹出现了,天堂里的人蜂拥着冲向地狱。

天堂里一下空了许多。门卫热情地请保罗进入天堂。但是,此时的保罗却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还是去地狱看看吧,这么多人都相信‘地狱里有金矿’,所以我也过去看看,没准儿我还真能在那里发现金矿呢!”保罗回答道。

理财感悟:

有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香味。几乎其余的所有学生都举起了手,而只有后来的哲学家柏拉图没有,后来证实这是一只假苹果。可见,别人的说法并不重要,自己的想法可能才是真知灼见。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即便是我们所说传授真理的学校也一样,人云亦云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取真理,而获取真理最重要的途径,则是养成理性的思维与独立思考的习惯。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之职整整10年的朱清时院士卸任时,接受中青报记者关于“您最希望传承下来的价值观是什么?”的采访,朱清时说: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从这一席话,我们看出我们现在还有一些学者正在力图守护学校这块净土。但同时,也正显示出了他们心底的担心。近几年,中国的大学备受舆论批评,只因为原本宁静的象牙塔变得不再是净土,而是分外浮躁了。

求学、求知尚且如此,而众多理财之士想必也是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从众心理,即所谓的“羊群效应”——人们很喜欢盲目地、一窝蜂地去相信某事,认为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肯定就是正确的。尤其是新入股市的投资者更容易产生这种心态。他们多半并未熟练掌握基本的投资技巧,只是因为单纯而简单的逐利心理,再加上周围人的煽风点火,才会贸然地进入股市。一些大投机者往往利用市场心理,先把股价抬高,使一般投资者以为有利可图,把股价逼上顶峰;然后投机者又把股价急剧拉下,一般投资者在恐惧心理下,竞相抛售,从而使股价跌到谷底。这种因盲目跟风而造成的大起大落常常成就了投机者从中渔利的目的。

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人们由于相互的影响和利益驱动,会引发一系列非理智的行为。就像故事中的金矿主保罗,一旦丧失了自我理性和独立的思考,就轻易放弃了“天堂”,盲目地随大流,陷入自己所设的陷阱中,义无反顾地奔向“地狱”寻找金子。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避免陷入盲从跟风的旋风中呢?

用理财知识武装自己。只有无知、愚昧的人才会自我迷失,失去判断力,盲从别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坚定的信念会让人盲从。当别人人云亦云的时候,假如你有坚定的信念,试问别人能动摇你几分?具有怀疑精神。一味偏信会让人盲从。每当各种情况出现时,要适当地怀疑别人的话,你会发现很大的漏洞。比如,很多所谓的内幕消息者利用投资者这种包赚不赔的心理,让你选择某些股票。但是如果你稍微怀疑一下:难道他们不想赚钱?为何平白无故地把消息告诉你?那你可以买为何他们不可以买而获利呢?自然就不容易盲从了。

名人名言: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

不要让我们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尼采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

——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