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10752300000020

第20章 与学生做朋友

“将警戒解除”,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素质教育以及和谐教育的大前提。一贯喜欢玩“猫鼠游戏”的教育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老师只有放下“师道尊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朋友式的关心,不仅仅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同时还会有利于开展班级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当好这个“朋友”呢?

首先,老师应在教学上勤奋钻研。唯有丰富的学识,完美的精神品质,完善的人格,才能让学生打心底里佩服你,做一个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

其次,教师要将自己放在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社会的发展,日益走向自由、平等、民主,因此,直接塑造新一代灵魂的老师应该也必须在学生年少时,便给予他们民主、平等的思想熏陶。

最后,身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示关心,更要对学生的思想以及生活多加关注,并且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最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朋友的途径,莫过于关心他们的思想与生活了。

“解除警戒”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从深层次去挖掘学生的内心,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学生所处的心理环境,同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影响是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作为老师,应该成为所有学生的朋友,才能从整体中发现问题,研究整体是否适应个体的发展需要。

(1)放下“架子”。

作为社会中独立的个体,学生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作为老师,想帮助学生充分地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就必须放下为人师长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接受你。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更应当有接受他人批评的度量,老师也不例外。老师不应成为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2)减少“规定”。

学生的行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过多、过细的限制,虽然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但无疑,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各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成为胆怯的“小老鼠”,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抑制了主动创新的动机。

(3)留点“自由”。

每个学生都会有对自由的需求,也很渴望独立。只有留给学生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留给学生属于自己的天地,才能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才能使学生成为你的真正的朋友。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指的是教师有计划地协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学生偏异心理产生的一种教育的过程。心理疏导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健康发展。而其前提是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你才能使用“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手段来疏导学生。

(1)互动。

学生情绪的发展和调节会受到同学之间交往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也能够给予他们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学生很好地应对生活当中出现的紧张和压力。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指导、培养、锻炼他们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各种交往策略,学会和同学和睦相处、真诚合作,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

(2)期望。

在对于自己老师的态度上,学生的情感成分会比较重,遇到自己喜欢的教师,学生会做出很积极的反应,但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往往会采取消极的方法待之。由此可见,老师要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用期望的目光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3)竞争。

对于克服人格缺陷来说,竞争意识无疑是一剂良药,它是推动学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一股精神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竞争的思想,使学生具有竞争的观念。平时应积极开展合理的富有竞争性的活动,使学生受到竞争的熏陶和训练。

(4)倾听。

能否让学生说出自己心里话的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教师愿意不愿意倾听。只有善于倾听学生心声的老师,才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解除警戒”,改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的前提。“猫和老鼠游戏”的教育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了,老师想要更好地展开素质教育,唯有将自己的师道尊严放低,做学生们的知心好友。

§§爱岗敬业:师德修炼的职涯起点

爱岗敬业,就是敬重教师职业,就是要求我们把教育当作我们的生命,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发自内心的神圣感与尊严感,把教书育人看成自己的天职和使命,从而激发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在平凡的教师职业人生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