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10752300000011

第11章 不同年龄教师的心理特点

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老年教师的心理特点

老年教师,指的是年纪在五十岁以上并且拥有二十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老年教师最主要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教师的视力、听力、运动能力减弱,各种疾病相继出现,生理上的变化所产生的内部体验及离退休日期的临近,造成老年教师具有以下独特的心理特点:

(1)热爱社会、热爱教育工作。

(2)他们拥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很强的事业心。

(3)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

(4)他们的教学经验丰富并且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才能。

(5)他们有更强的自尊心。

(6)他们性格由外项转向内项,自我体验深刻。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固执、谨慎、顺从、脾气古怪、好孤独沉思等特点,但也有的老年教师开朗、乐观、童心未泯。

(7)他们在生活上期望安稳安定,他们认为动不如静。

因此,学校领导对于老年教师应充分地尊重他们,肯定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取得的成就,使他们为教育工作积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中年教师的心理特点

中年教师,指的是年龄在35~49岁之间,教龄在10~25年之间的这些教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中年教师精力充沛,处于事业建树的最佳年龄阶段。由于十多年的教师生涯累积了较为丰富教学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风格,他们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与青年教师相比,中年教师的思想和情绪更为成熟,但是与老年教师相比,中年教师有着更加旺盛的精力以及更强的适应能力。

(2)有强烈的事业成就愿望和荣誉感,是教育战线的主力军。事业上趋于成熟,处于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

(3)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敢想敢干,勇于挑重担,敢于进行探索和改革,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

(4)生活负担较重,身挑教学和家庭生活两副重担,健康开始不佳,因而容易产生急躁和焦虑的情绪。

(5)教师角色意识形成,不管校内校外,还是在儿童、青少年面前都自然地产生教育者、管理者的意识。

所以,学校的领导应该尽量的创造条件对中年教师的工作进行支持,照顾中年教师的生活,组织他们在工作之中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

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

青年教师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下,不足10年教龄的教师。他们最主要的特点是积极热情、追求理想。青年教师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的一个阶段,他们结束了学生的生活,步入社会,进入成家立业的社会角色转变的时期。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

(1)思想活跃,富有朝气,敢想敢说,精力充沛,对个人前途充满了幻想,对教师工作还不很适应,但愿争做合格的人民教师。

(2)自信好强,抱负远大,进取心急切。

(3)他们缺乏教育的经验,但是他们愿意学习,求知欲很强,渴望继续深造。

(4)热情活泼,人际交往频繁,情绪不稳定。

(5)教师角色尚未形成,他们还未能完全确立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以及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

对于青年教师,学校领导应重视培养,令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