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10752100000040

第40章 家访的N种形式

1.随意式家访

这种随意式的家访会比较自然,耗费的时间少,而且比较节省精力。教师利用一些“顺便”机会到学生家中走走,与家长做礼节性的交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增强彼此间的感情

2.祝贺式家访

当看到学生取得了进步或者优异的成绩时,教师应当及时抓住机会到学生的家里报喜,家长和学生都会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感到十分兴奋。这种方法不单单适用于优秀学生,更适用于“后进生”,这种家访说不定会给“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转机。在这种彼此友好的氛围当中,教师可以相继将学生的不足和缺点指出来,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通常这样所取得的效果会比较好。

3.探望式家访

探望式家访的做法是教师给家庭困难的学生送去师生们捐助的钱物、给那些精神上遭受打击的学生们送去一份教师的关爱和关怀,给那些生病的学生带去自己的问候,给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捎去信心以及希望等等。这样的家访充满人性的关怀,让家长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真诚与爱心。这种家访能化成一种动力,鼓舞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4.迂回式家访

当教师和学生的家长之间产生误会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对产生误会的原因进行了解,尽快地将误会解除掉,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之下到学生家进行家访。如家长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认同,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想法,找到其父母产生想法的根源,然后与家长诚恳交流,相信效果会更好。

做好家访的要求

1.家访制度化

教师的家访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才去实施的,家访应当是班主任工作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要把家访制度化,明确规定家访的目标、方式、数量、时间,等等。具体实施中,班主任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如建立家校联络卡、设立家长接待日、及时反馈意见箱等。

2.家访备课化

教师要将家访当作是一项教育教学工作来进行,换句话说,教师要在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到学生家里开展家访工作。其实,家访要取得成功,必须首先了解学生背后的家长。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家长的素质各异,面对性格各异的家长,如果贸然进行家访,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家访的时候,首先要准备好家访课,要对学生家长在家里是怎样对待和教育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工作性质、文化层次、平时的业余爱好、家长的性格特点等等都有一定的掌握,以便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取得家访的良好效果。家长在教育子女方法上,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溺爱型、严厉型、随意型、自私型、放任型。班主任家访时,就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因人制宜地开展工作。

3.家访程序化

教师的家访也是一种实施教育的过程,因为教师进行家访的时候接触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而个别的家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教师的家访会持一种冷淡的态度。因此,坚持程序化,有利于家访顺利、有效的开展。班主任要确定家访的目标、讨论的问题,同时要对被家访学生在校的表现,如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等都了如指掌。这样不仅能够令教师在家访的时候信手拈来,将家访的实效性提高,同时又能够让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从而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拉近,便于彼此间深入的交谈。教师在进行家访之前,一定要先同学生家长提前将时间约好。现在许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常常不在家,如盲目家访,不仅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自己的情绪。教师事先跟家长将时间约好,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家长将家庭事务安排好,避免尴尬场面的出现。家访时间最好选择放学后、双休日或寒暑假,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不仅能聆听老师与家长谈话的内容,又能让学生当着家长与老师的面说说心里话,从而增强家访效果。教师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多地耽误家长的工作时间。

4.家访艺术化

就像是教师的教学要讲究艺术一样,教师进行家访也同样是需要讲究艺术的。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和家长谈话时要谦虚、讲礼貌,营造和谐的谈话气氛,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向你敞开心扉。教师对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要报以理解的态度,并且适当地向家长指出某些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危害,令家长将自己的教育态度端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发挥出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进行家访的谈话方式,切忌千篇一律,教师要注意同家长的谈话技巧。班主任在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时要掌握分寸,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要求家长不要放松要求;对于某些方面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指责其缺点,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