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10751500000037

第37章 假币的背后

作为班主任,每学年的开学之初,都会代替学校收缴一些学费、资料费等费用。这对于班主任来说,真的是一个很麻烦的事。

有位同事就曾开玩笑地说,这种买卖是赔本生意,只会赔,不会赚呀。的确,在这个收费的过程中,如果略不小心,就有可能弄错。曾经有几次,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在最后核对时就发现钱少了,最后是算了又算,找了又找,最终总算是对上了。如果数目再大些,就更要小心了。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但还有比这种情况更让老师头痛的,那就是有时候有可能收到假币——自己收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等到自己去到财务或是银行交钱的时候,验钞机突然验出一两张假币,你说能不让人生气吗?这种事,可能很多老师都遇到过——我手上就有一张红色的百元假币。

那是秋季新学年刚刚开始的一个下午。和以往一样,我在办公室里等着学生们来交学费。那一次每个学生是要交七百多元钱。学生来得较多,我就打开了自己的办公桌抽屉,一边记着交费学生的名字,一边把学生交来的钱随手放到里面。等学生交完钱上课走了之后,我把钱整理了一下,然后就直接去了银行。也就是在银行的验钞过程中,工作人员从中拿出了一张红色的百元假币,我有些不太相信,工作人员又特意验了几遍让我看。因为常到这个银行来,和里面的工作人员有点熟悉,给他们说明了情况,我就又把这张假币拿了回来。(当然已经打上了作废的标志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就想,这张假币会是谁交的呢?要想查清楚恐怕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他或她为什么要交一张假币呢?我想了又想,想不出是谁。况且也没想到哪个学生能够有理由让我相信是他或她交的这张假币,那就只能是一种可能了,那就是连交钱人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一张假币。想到这里,我心里略微松了一口气——如果是一个学生存心交上来一张假币,该让人多么窝火呀。

第二天,在上课前,我首先是表扬了同学们办事效率很高,一天之内就把费用交齐了。然后,我口气一转,说,美中不足的是,在昨天上交的费用中,有一张假币,一张红色的百元假币。我口气顿了一下说。学生们愣了一会儿,然后就有一片片小声的议论:谁交的呀?我交的可不是红色的呀,不可能吧。我等了一会,又说,我不相信我们班级的同学有谁会交假币,我相信我们的同学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那这张假币又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只有一种可能,我说到这里,又停了一下,同学们一下子全看着我,就好像是在看魔术师变魔术一样,等待下文的出现。我说,那就是交钱的这个同学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一张假币,是不是?是,学生们一齐回答。你们看,就连老师不是也没有发现这是一张假币吗?如果不是验钞机,恐怕我也不知道埃但是,这件事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在以后我们带钱的时候,一定要用心观察一下,不要再出现这种事情,以免自己上当受骗。同时呢,我们还要知道,作为一个中学生,是应该爱护好我们的人民币的。看到学生们都接受了我的意见,我最后又说,我决定把这张假币留下来,作为一个纪念,让它来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美丽的错误。

这就是我那年收到的一张红色的百元假币,也是我作为班主任二十年来收到的唯一一张假币。

也有人告诉我,说假币的出现,有两种情况,像我遇到的是其中一种,但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有学生故意交假币,为此,也有一些同事采取了一些办法。例如,让学生在人民币上写上自己名字。我不想对这种防范措施说什么,只是想说,如果是学生故意交假币,是不是说明了点什么呢?

我又想到另外的两件事。有一次,我正在办公室里看书,一个学生走进来问我,老师,我能向你借点钱吗?我问,干什么用呀?他说,买书。我说行埃要多少?50,他说。50够吗?要不然,我给你100吧。不用了,够了。谢谢老师。他拿着钱走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在走廊里,我遇到了一位老师,他问我,刚才××问你借钱了吗?我说是埃他就说,不能借给他,他以前就借过一位老师的钱,一直没有还。最后还是我去给要回来的。我说,不会吧。真的,他又说。从他说话的口气中,我相信这是真的,但我还是有点不相信这种情况会发生。果然,十几天后,那个借钱的学生就把钱还给我了。还有一次,是我自己班的一名女学生,向我借了六十元钱,当时我也没在意,可是大概有一个月了,她也没有还我,我也从来没有问过。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件事让其他学生知道了,有一天,我班的另外两名学生问我,老师,是不是××向你借过钱呀。我说是呀。她还没有还你吧?我说,没事的。怎么了?她们说,我们去给你要回来!我说,不用了。能还的时候她会还的,你们谁也不许问她要埃又过了大概半个多月吧,那个学生就把钱还给我了。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种最起码的信任,更何况师生之间呢?如果是学生故意交了假币,那确实是不对的。但是学生为什么要交假币呢?是恶作剧?是占便宜?还是有一种报复心理呢?如果是一种报复心理的话,那又为什么要报复,又要报复什么?它是不是暴露了我们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