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10751500000002

第2章 常见的班主任管理类型

“情景切片”

难以忘记的画面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可是有一幅画面让我至今难以忘记。

那应该是在5年前的事了。

那天是早读下课之后,时间是7点半。

我从教学楼四楼下来,要到后勤去找一位师傅修理一下班里的电灯。我刚刚到了楼下,就发现教学楼后面的空旷操场上,面向西站着两排低着头的学生。一位班主任正气呼呼地站在这些学生的对面,右手掂着一根手指一样粗的木棍,在排成一排的学生面前,不停地来回地走动着,嘴里还时不时地发出一两句谩骂。从这位老师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似乎可以听出一些原因来:一些学生不太听话,在课堂上搞恶作剧,但是又没人承认。于是这位班主任就采取了“株连”政策,让班级所有的男学生都站在外面,如果学生不主动承认,那么所有的学生都要受到惩罚。当时这位班主任,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木棍,一边呵斥着学生:不说出来,就得挨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就是你们的父亲,还敢不听我的话!看到学生们低头不语,该班主任极为生气,分贝极高的呵斥声在操场上空回荡着:“说,我是不是你们的父亲?”

看到这个场面,我匆匆离去了,至于最后的处理结果,不得而知。

只是这位班主任当年的呵斥声,至今还在我的大脑中回荡,挥之不去……

“反思”

也许这样的班主任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并不多见,也许在平时的管理中,我们见到更多的可能会是以下几种类型:

(1)专制型

这类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原则就是以严带班,严字当头,信奉“严师出高徒”。平时班级的一切事务,都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对待学生轻则呵斥、重则谩骂,甚至有时候不惜动用暴力。整天一脸的威严,从来不见有过笑脸。他可以不到班级中来,但是,高压的威严就像阴影一样,在教室的上空飘荡。一旦谁有什么不良行动,被他发现,或是被他安排的学生告到他那里,学生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学生们整天都是在高压环境下学习生活。上述例子中的班主任,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类型。这样的班级一般来说,纪律都是比较好的,学习也能说过去。但是,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身心会备受摧残,表面是一副乖乖的模样,其实内心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暴力倾向,有时候还会有过激的行为出现。

(2)保姆型

这类班主任工作中确实很勤奋,你天天都能看到他在教室的影子。每天学生没来他就来了,学生放学,他还没离开教室。甚至有的班主任还能把自己的办公桌放在教室的后面,在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他都能在教室里备课。其实,这样的班主任往往是管理乏术,不明白班级管理的真正要义,而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保姆”这一个角色之上。总试图用自己的真诚,来赢得学生的好感,学生们有时也可能会被教师的精神感动。但更多的时候,却有一种被监视的压抑感,所以,一旦班主任不在,班级的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学生甚至会变着法子暗中和老师作对。这种管理表面看虽然是对学生的负责,其实是没有管理能力的一种表现。这种行为不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牺牲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3)散漫型

我所说的散漫型,是指有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基本上没有责任心,也不太在乎班级的事情,对班级基本不关心,任由学生自己发展。名义上自己是班主任,其实自己更像是一个“顾问”的角色——顾上就问,顾不上就不问。班级的管理,完全是随意化、情绪化。学生有了什么事情,就要看班主任是否高兴了,如果高兴,那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不高兴,就会是一场暴风骤雨。这样的班级里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一些事情。班级经常处于一种“放纵——混乱——茫然”的状态之中。比如自己迟到了,班主任会怎么对待自己呢?心怀忐忑,不知所措。这样的班级一般来说,纪律和学习都不会太好。其实,说到底,这样的班级缺失的是一种责任,不但班主任没有尽到自己的管理责任,而且,也让学生学会了没有责任——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当然也是极为不利的。

(4)溺爱型

这一类的班主任一般年纪都比较大或是女教师居多。总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想着“孩子犯了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笃信“树大自直”的理念,对于学生的所作所为,往往采用随口空洞的说教或苦口婆心,没有思想上的高度认识,也没有具体的处理措施,也不作更多的引领疏导。学生们总感觉生活在一片自由的春光之中,其实班级没有凝聚力,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们养成了自由散漫的生活、学习习惯,班级的学习纪律一般都比较差,学习成绩也是相对落后。

(5)民主型

这是在一般的管理中很难见到的,但又是很多班主任向往的一种管理类型。民主型的班主任重视班集体的作用的发挥,能够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计划并指导学生获得成功。这种类型的班主任对教育工作的意义认识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对学生真诚、热爱、尊重,教育方法得当。学生对班主任敬重、亲近、服从,学生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批评,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易于流露自己的情感,自尊心很强,有一定的独立创造精神。而在我们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这样的班主任是极为少见的。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管理水平不足,即使有这种思想和想法,有时也不敢在管理中落实,生怕一旦有什么闪失,就会让自己的所有努力化作泡影。

“建议”

其实上述前四种班主任的做法,主要是没有能够找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在管理中过多地侧重一个“管”字。把自己放在一个“管”学生的地位上:能管就管,管不了就不管。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班主任在学生自身的发展中所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方法。

就专制型和民主型而言,对于班级的纪律以及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影响,开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甚至于专制型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初期,管理的效果可能还比较明显,见效快。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判断能力的增强,自我控制力的提高,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影响会有所不同。最终的结果往往会是这样的:专治者的威信逐步下降而民主者的威信日渐提高,前者的班风会变得越来越沉闷刻板,后者的学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活跃。以上两种类型班主任的区别并不在于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严肃还是和善,而在于他们是否真正懂得指导学生的艺术。专治型的班主任往往满足于班级眼前的“稳定”与“安宁”,而民主型的班主任其出发点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予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条件,使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生活需要,形成优秀品质与顽强意志。在这种管理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学校生活定会是充满乐趣,生机勃勃的。而保姆型、散漫型和溺爱型的班主任,则应该多从自己的责任上考虑一下,提高自己对班级工作的认识,提升个人的工作方法和艺术。

(1)提高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足够的认识或是认识不到位,就不会有充分的或是到位的实践。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的工作之所以没有做好,或是没有做到位,其实缺失的并不是能力和方法,而是认识和态度。正因为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一职业、工作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对于自己的职责也就没有落实到位的可能性。我们必须知道,班主任工作不是自己想做就做的工作,也不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工作。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是有着个性、思想的学生,他们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而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对这些学生的引领,其实就是在和这些学生们一起同行,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在这项工作中,需要的是对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需要的是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的分析,需要的是做好这些平时看来琐碎而又细致的具体工作,需要的是爱心、细心和耐心。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只是单凭个人的主观热情或是片面的思考,就想做好这个工作,这样的想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也注定是要失败的。所以,如果想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提高自己对班级工作的认识是首先要完成的功课。

(2)落实责任

责任不是一句可有可无的空话,责任需要实实在在的落实。班级工作的琐碎性、复杂性和突发性,都要求班主任老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就能够坦然面对和接受这些在别人眼里看来没有出息的平平常常的琐碎的事,就能够将这些杂乱的事情条理化、清晰化,在自己的头脑里理出一个眉目来,就能够及时、妥当地处理好一些意外事件。如果没有责任感,或者说是没有足够的责任感,这些事情都会让人变得烦躁而无耐心,在这些天天如此的管理中,失去了一个班主任所应该有的冷静、从容和智慧,而变得目光短浅,行为短期,出现上面所提到的随意、专制甚至暴力,让学生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之下,这样没有责任的管理其实正像是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痛苦之路上。不离开班级管理这个岗位,就没有云开见日头的这一天,而更为痛苦的是学生,这样的时光对他们而言,也许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也许就是一片永远也挥之不去的阴云。

(3)学习先进

既然担任了班主任这个工作,就尽量使自己做得相对好一些,出色一些。也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引领中,懂得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作为班主任,学习先进,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是自己的一项日常功课。因为,先进的班主任总是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学习这些先进的人物、事迹,能够给自己一定的启发,给自己班级管理带来缕缕春风,让自己的工作做得相对轻松一些,有效果一些。在这个方面,像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等出名的专家,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都有着高人一等之处,都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再如,一些先进的理论、资料,如,王晓春老师的有关学生案例的分析,张万祥老师的有关班主任工作带来的资料,也都是值得学习和吸收的,这对于自己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吸收过程中,往往会让自己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思想认识也会越来越深,逐渐走出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认识,慢慢地让自己从一般的班主任,走向有经验的班主任,也许还可以走向专家型的班主任。从理论到实践,都能让自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

这里附一项调查,供大家参考:

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工作负责,关心、体贴学生;

②对待学生态度亲切、温和,很少发脾气,极少体罚学生;

③尊重学生,处理问题公平、公正;

④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班级活动丰富多彩;

⑤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富有朝气。

学生不喜欢的班主任,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①爱发小脾气,凶巴巴的,动不动就打人,偏心;

②高高在上,不尊重学生,公开辱骂,讽刺挖苦学生;

③语言不清楚,废话太多,讲课没条理;

④不文明,师表形象差;

⑤只顾上课,没有活动,班集体没有活力;

⑥自吹自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