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10751500000011

第11章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情景切片”

聚会上的谈话

那一天是星期六,中午十二点了。

2006届毕业的学生们聚会。来的学生还真不少,满满坐了四桌,当然,还是没有来齐。当我赶到的时候,他们全体都站了起来,喊着让我把他们的名字叫一遍。

我挨个叫着他们的名字,只有两个人的名字没有叫上来,毕竟已经毕业多年了,而且,每年还都有那么多的学生,要是全部记住还真不容易。

后来,我到每个桌上都坐一会儿,听他们说说目前的情况,有几个已经考了研究生了,有几个想毕业就就业的。看着眼前的学生,真是感到时光地流逝。

后来,就又有学生到我坐的桌子旁边来了,要和我说说话,喝杯酒。

后来来到我身边的是一位目前还在南方的一所医科大学读书的学生。

对于这个学生,我是很熟悉的。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尽管因病住院了半个学期,可是,他还是考进了年级的前几名。可是,也就是这个学生,组织纪律性不强,有时候因为次数多了,也免不了受到训斥。

毕业的当年,他只是考上了一所一般的本科院校,但是,他没有走,就留下来继续复习了。

他复习的时候,我也带那一届的复习班,但是,他没有到我的班里来,他选择了另外一个班级。后来,听其他的老师说,这个学生说我管得太严了,受不了。

没有想到,现在已经在南方一所医科大学读书的他,今天竟然主动跑到我的面前来了,但是,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他所说出的一番话。

看得出,他很激动,很兴奋,手里的杯子都晃晃的,说的话也有些不太连贯了。

他说,他本来是不想参加这次聚会的,主要是因为离家远,而且,今天家里还有事。可是,当他听说我要来的时候,他才决定要来,而且,他要见到我,要亲口告诉我他心里的想法。他说,这个想法已经困扰他好久了。

我看着他,听他说。其实,当初复习的时候,我是刻意地离开你的班级的,我觉得你对我要求太严,甚至我觉得你有些故意找我的不是似的。这个念头,一直在困扰着我,甚至在考上了大学之后的多年里,我还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直到去年,他说,去年,我才忽然想明白了:老师和我无冤无仇,为什么会这样严格地对我?其实,老师这些都是为了我。所以,老师,你知道吗?当我想通了这些之后,我心里很有决心把自己的专业学好,我一定不会辜负你对我的希望的。现在,我每晚都和高中时一样努力,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老师,你相信我会做得更好吗?

看着眼前这么懂事的学生,我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了。我说,你能告诉我这些,真的谢谢你。现在我很放心,你已经长大了。我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的。

“反思”

这个故事的结尾,虽然是喜剧,但是,留给我的却是很多的思考。尽管老师是为学生好,可是,为什么学生当初并不领情呢?还幸亏这个孩子懂事,如果他一直想不开呢?如果我当初能够和学生很好的沟通,让学生当时就明白老师的用心,说不定,情况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吧。

事实上,在我们平时的管理中,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并不太习惯于和学生进行沟通。总是用一些命令或是指示性的话,让学生执行,甚至给学生提出的一些要求,也很少考虑学生本人是不是能够接受,是不是愿意接受,以致于中间有很多的误解,影响师生关系,影响班级的良性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能说明沟通的必要性。

一名男子被判刑十二年,在狱中颇为无聊。一天,他发现一只蚂蚁竟然能听懂他的话,于是开始训练它。几年后,蚂蚁不但会倒立、翻筋斗,还会跳舞。后来他出狱了,第一件事便是去酒吧,准备炫耀那只神奇的蚂蚁。他先向酒保点了酒,然后把蚂蚁掏出来放在桌上,大声对酒保说:“看这只蚂蚁……”还没有等他把话说完,酒保过来,一掌把蚂蚁拍死,然后抱歉地说:“对不起,我马上换杯新的给你1

缺少沟通,就会产生误会和隔阂。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给或是根本没有想到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死了一只蚂蚁事小,如果关闭了一条沟通的渠道,或是伤害了一颗幼小的心,那真可谓是一种罪过。身为班主任要知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表达水平有异,但都应该享有表达的权利。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应该充分保证孩子的这些权利,多一份耐心,让孩子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后再作决定。特别是在处理一些事件时,一定要让学生完整地叙述事情的经过,不能占据话语霸权,任凭自己一个人根据经验来武断地下结论。我们得明确,培养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才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建议”

《教育学》在谈到教师的教育能力时,提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组织教学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等多种能力,事实上,除此之外,作为班主任,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和学生沟通的能力。

在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中,已经明确了班主任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脚手架”,是“大朋友”,而在这些角色之中,无一例外的都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在我们平时实际的班级管理中,也确实需要沟通,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很多时候,班主任不了解学生,学生不理解教师,这里面可能就有因为没有及时沟通或者不会沟通而产生的一些误解和隔阂。

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略谈。

(1)把握好沟通时机

和学生的沟通应该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常规性工作。班主任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能够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隐性因素,以便能够随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除此之外,要把握一些特殊的沟通时机,做好师生双方的交流沟通,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如,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班主任可以真诚地和学生分享这份喜悦,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有了困难的时候,及时主动地找到学生,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随时关注着自己、关爱着自己,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温暖;在孩子有了情绪心结的时候,也不妨和学生坐下来,认真讨论商量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较好的沟通时机,往往能拉近师生双方的心距,能够起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2)研究一些沟通方法

曾经有一位家长给我诉苦,说自己没有办法和正在读高三的孩子沟通,孩子基本上听不进他的话,有时自己说多了,孩子还显得不耐烦,甚至于发急、顶撞。他感到很苦恼。我给这位父亲一个建议,就是变换一下沟通方式,采用写信的形式,把你自己想和孩子说的话,都写在信中,放在孩子的案头。后来,这位父亲对我说,这个方法改善了双方的关系,效果很好。班主任在和学生的沟通中,也要研究一些方法,单一的沟通方式往往会让沟通效果打折。例如,班主任如果觉得有必要,有时也不妨采取写信,或是留言的方法。这种书面的表达效果和当面语言的沟通是大不一样的,有一些你当面说不出的话,在书信或是留言中就能够写出来,而且有时间,书面语言更有深度,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更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当然,目前的交流沟通方式更多,如QQ、MSN、手机短信等,这些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避开了当面交流中有些不便言谈的尴尬,可以给师生双方更好的个人空间和想象的时间。

(3)讲究一些沟通技巧

在和学生的沟通中,也不妨讲究一些沟通的技巧。

如,学会笑着说话。给学生一个笑容,很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沟通的开展。

如,严肃话题轻松化。巧妙设题,轻松入题,让学生放下心中的负担,有时候轻松的话题会让人思考更深,而且不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就有话可说,不会陷入尴尬和沉默,有利于班主任展开下一步的沟通。

当然,沟通技巧很多,班主任老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沟通对象,具体的沟通内容进行具体的设计,提前做好沟通的准备。我们得知道,一个有准备的沟通,比随意的沟通效果要好得多。

在这个方面,我还要强调两点,一是,在和学生交流沟通中,班主任一定要避免以自己一人的发言为主的状态,避免以一个操纵者、恩人形象或是居高临下的形象。这样的情形会让学生们感到压抑,就会削弱沟通的效果,甚至有些学生就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教师。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治疗性交流”,就是要倾听者学会引导,不能过早过多地草率地给学生下结论性评价,而重在引导学生澄清问题、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积极的谈话,建设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沟通方式。最起码要达到给学生提供情感宣泄的过程,让学生觉得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所以,在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态度真诚,学会倾听,从学生的谈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避免以自己的结论早早地封闭了学生的思想,切断学生的谈话趋势,发生学生对沟通失望的情形。二是,班主任有时间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给学生。作为老师,作为和学生天天相处的班主任,我们平时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很少告诉给学生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有的时候,当老师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告诉给学生的时候,收到的效果往往会出乎老师自己的意料。而且,当学生知道了老师内心的真实感受后,会更容易接受老师,更容易理解老师,师生双方的沟通效果会更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王晓春老师编著的《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学)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题目是《对学生此等话语,我将如何回答》,在这个案例中,就出现了一位教师不知道如何回答学生的话的尴尬情形。其中有王老师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思考:现在有些教师竟然说不过学生,让学生看不起。确实有这种现象,而且越来越多。如今学生见多识广、伶牙俐齿,常常令教师语塞。这种现象很可悲。尽管这个个案是在说明师生双方的辩论的情形,但是,从语言交流这一角度来说,这位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确实有些欠缺。恐怕就是在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中效果也不会好到什么程度。

《顶好教师》说:“当师生之间的关系发展到相互关心、尊重和热爱的地步,‘纪律’的问题就会显著地减少。学生不会骚扰或是给他们尊重和关怀的老师惹麻烦。”良好的沟通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