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惊鸿浙大
10750200000048

第48章 (二)如何学书

首先要注意的是握笔。握笔无定法,惟掌虚而指实确为不易之论。写的时候,要能使五指运转自如,而力量皆集于笔锋上丝毫不浪费,同时要能悬腕。古人双钩悬腕,工夫极难,非初学短时间所能办到的。关于学书,沈子培先生曰,行草写晋帖,正楷写唐碑。我也主张自唐人入手,然清人之提倡写北朝碑,大概因为唐碑好拓本,当时不易得,惟北碑多存古意,得之不难,学者亦可自此入手。篆隶二体不甚适用,普通人大可不必学了。字的大小,宜一方寸,放之可大,收之可小,可谓兼大小两难。每天至少要写五十字,心须安闲,古人是年轻时在某数月内专习字,则百事不管。杜甫北游诗曾说“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这种办法当然不合于今日。习字有临摹二法,摹就是影写,可得古人用笔结构,临可得古人用笔神气,大抵先摹后临。扬子曰“字为心画”,故人人写字各具特点。经临摹后可以很容易吸收他人特点,而仍可以发挥自己特点。学一种碑总要大致得其笔法结构方可再换一种,缓时约三年,最快也要数月。如或一碑一帖只写了三五天又改别种,这是最不妥的。至唐碑有哪些可学,我在后面介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