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着真好1:点燃生命的烛光
10749400000102

第102章 谦虚忍让有修养

俗话说的好:“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粗俗。言谈高雅即行动之稳健,说话轻浮即行动之草率。

有一位老年顾客,拿着一只酒瓶请营业员打黄酒,在营业员接酒瓶时,酒瓶忽然掉下来摔破了。那位营业员马上道歉说:“老同志,对不起!是我没有接好,这是我的过失。”说完,他立即掏出钱来要赔偿。老年顾客见营业员连声赔礼,不但没有发火,反而自责说:“不要紧,是我没有递好!我回去重新拿一只来就是了。”就这样,一件很容易引发争吵的事,比较圆满地解决了。

还有一个事例:古时候,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时至黃昏,住处还没着落,忽见前面来了一老农,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向前驰去。结果一跑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真可恶!非得回去整治他不可,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

猛然,他醒悟过来,这“五里”不是“无理”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见那位老农还在路边等候,他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说:“你已经错过了路头,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主动道歉并不表示低人一等,相反,正是从这样的小事中,体现出聪明与智慧,从而化解了可能的纠纷,所以这就提醒我们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多讲良言。

说话,要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说了,还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巧言,不吝啬,有时反而突显你的不识时务。有句话说得好,见什么人上什么菜,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掏。

当然,人长了嘴巴就是要说话的,但说话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责任,不考虑后果,往往容易惹出是非和麻烦来。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就更容易祸从口出。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害的是自己。

心灵小贴士:

和他人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但是你会不会说话呢?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大不一样。学会说话艺术,对我们来说犹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