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着真好1:点燃生命的烛光
10749400000101

第101章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

古人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一个人讲诚信了,你这个人就会有威信,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人们就会跑过来帮助你。反之,一个人若总不讲诚信,那么,有时即使你说的是真话,人们也总以怀疑的态度来对待,而当你处于逆境、需要他人救援时,人们也会采取冷漠态度。

诚信,就是不欺人,重承诺,不耍花招,敢于负责。作为一种传统美德,诚信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底线,也是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事务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曾几何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不仅没有了信任和依托,而且尔虞我诈。这种风气严重影响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人们对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唯有以诚信立世,才能在人生路上长远顺利地走下去。诚信是成功的钥匙。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诚实、不守信,以欺诈、蒙骗为能事,一次两次或许会尝到“甜头”、占得“便宜”。但是,长此以往地尝着这样的“甜头”、贪着这样的“便宜”,只会让他饱尝众叛亲离的苦果,陷入四处碰壁的窘境,严重的话,还会落得个锒铛入狱、人财两空。

杭州有一位经营半成品食品的老板,开始经营的产品货真价实,服务也好,一时间生意兴隆。后来,他觉得有利可图,在产品加工中偷工减料,服务也大不如前,结果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便关门停业了。总结这一教训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出了五个字:心正生意旺。

企业在经营中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赖,才能“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放眼看世界,哪一个顶尖级大型企业集团不是视诚信为企业生命?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恰恰是那些讲诚信的企业,因为社会知名度和信任度高,赢得了“利益最大化”。相反,那些把讲利益看得比讲诚信更重要的人,颠倒了不该颠倒的位置,最终受到社会的鄙视,不但没有达到“利益最大化”,反而身败名裂,鸡飞蛋打。

有这样两则小故事:一天深夜,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拦住了。“先生,请你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继续走。“先生,请你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要求面见绅士。这个男孩比卖火柴的男孩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你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倒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他们的继母在照顾受到重伤的男孩。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你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公元前4世纪,在意大利,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即将被处以死刑。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再也不能孝敬母亲了。

他的这一要求被国王准许了,但交换条件是,皮斯阿司必须找一个人来替他坐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做到的条件。假如皮斯阿司一去不返怎么办?谁愿意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来干这件蠢事呢?

这个消息传出后,有一个人表示愿意来替换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就赶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等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一样流逝,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却音讯全无。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因为皮斯阿司没有如期归来,只好由达蒙替死。当达蒙被押赴刑场时,围观的人都笑他是个傻瓜。也有人对他产生了同情,更多的人却是幸灾乐祸。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胆小的人吓得紧闭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突然,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声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这真正是人世间最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是在梦中,但事实不容怀疑,皮斯阿司已经冲到达蒙的身边,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不久,国王便知道了这件事。他亲自赶到刑场,要亲眼看一看自己如此优秀的子民。喜悦万分的国王立即为皮斯阿司松了绑,亲口赦免了他,并且重重地奖赏了他的朋友达蒙。

心灵小贴士:

做人应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无信,必失信于人,失信于人,则失人心,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