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10749200000081

第81章 岳钟琪:平定叛乱,德泽后世

岳钟琪(公元1686~1754年),清朝名将。字东美,号容斋,平番(今甘肃永登)人,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其父岳升龙“以母年逾九十,乞入四川籍”,34岁的岳钟琪也随之入了川籍。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由捐纳同知改武职,任松潘镇中军游击、副将,以平定西藏乱事,擢四川提督,后署川陕总督,以宁远大将军率军,后为四川提督,平大金川有功,封公爵。

平定叛乱,重任在肩

岳钟琪为民族英雄岳飞的第21世嫡孙、岳飞三子岳霖系后裔。其父岳升龙为康熙时代的议政大臣、四川提督,当年随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颇有建功,康熙皇帝曾赐予匾联“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岳钟琪颇受父亲教益。自幼熟读经史、博览群书、说剑论兵、天文地理、习武学射,样样精通。

当时的清王朝,虽然经营了已近半个世纪:西南平三藩,东复台湾,东北收复雅克萨,通过《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边界,西北三次派兵平定准噶尔与沙俄勾结的分裂反叛……,然而,西部仍然不太平。在此后的又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不同规模的叛乱频频不断,特别是准噶尔部的首领,继噶尔丹之后,策旺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连续三代从未停止过其分裂活动,他们还同西藏少数上层反叛分子勾结,制造叛乱。其次,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也图谋割据青海,以及大金川之乱等,这些都赋予了镇边将士们以平定叛乱、维护安定、制止分裂、维护统一的重任,同时,也提供了建立功勋的契机。重任与契机落到了岳升龙的儿子——岳钟琪一代人的肩上。

智勇双全,平息藏乱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遣将袭击西藏,康熙令十四皇子胤禵为大将军,噶尔弼为定西将军,岳钟琪为先锋,进行征讨。当时的岳钟琪33岁,英姿勃发,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又宗飞祖遗风,军纪严明,且与士兵同甘共苦,上下一心,士气高涨,锐不可当。

岳钟琪率军,日夜兼行,风餐露宿,刀光剑影。历时两年,整个操作过程复杂而残酷,每一个环节都包含艰难的生死考验;每一场战斗,都是可歌可泣的音符;每一个胜利,都是大智大勇的结晶。有一次,岳钟琪带600人,去抚定里塘、巴塘的反叛,但当地长官达哇兰坚持反叛立场,拒不接受安抚,于是,岳钟琪当机立断,将其拘捕并斩于军前,杀散叛乱分子000余人。此举的威慑效果使得其他反叛各部相继献户籍,请求归降。当地叛乱很快平息。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这年已经是进军西藏的第二个年头了,定西将军噶尔弼令岳钟琪带000人为前锋,先行到达昌都待命。

岳钟琪率军到达预定地点后,获悉,叛军已调集部队扼守三巴桥,以阻击清军西进。昌都距叛军驻地600里,中间隔着怒江天险,三巴桥则是进藏第一险,敌若断桥,则守隘难于飞越。在新的情况下,请示上奉远在千里,势必贻误战机。进,又军令如山。

两难之下,岳钟琪果断决定:“宜乘敌未集而先发制之”。遂令懂当地话的士兵30余人,穿着当地人服装抄小道持檄昼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叛军首领驻地——洛隆,出密檄示地方官,晓以利害,令协助缉捕噶尔等人。当夜擒5人,斩数人,闻者莫不震惊。于是,借势招抚六部数万户,打通了直达拉里的通路,为进军拉萨铺平了道路。

西藏叛乱平定后,岳钟琪师还四川,授左都督,四川都督,赐孔雀翎等。

经略西部,开拓先驱

清世宗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37岁的岳钟琪又奉命抚定青海。当时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请皇上,要求岳钟琪随军参赞军事。

岳钟琪率000精兵,经过了雪域行军,克服了高原严重缺氧的不适应,一路西行,抚定上寺东策卜、下寺东策卜、南川塞外郭密九等诸番部。第二年便授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继续进军青海,出师15天,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青海地区六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全部领土。

岳钟琪以38岁的年龄占尽了人间风华。第三年,雍正又命岳钟琪为甘肃提督兼甘肃巡抚。这年四月,年羹尧被解兵权,改授杭州将军,雍正命岳钟琪为上奋成军印,署川陕总督,尽护诸军。除上述平西藏、定青海、进击准噶尔三大军事行动外,在这同时,自公元1719年至1732年间,尚有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讨平郭罗克三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平羊峒、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平南川塞外郭密九部、庄浪边外谢尔苏部、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平乌蒙和镇雄土司、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平雷波土司的叛乱等。13年间,岳钟琪兵不解甲、人不离鞍,成为无愧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西部、开拓西部的先驱。

地方建设,德泽后世

岳钟琪作为大将,除以武功著称外,在相继兼任甘肃巡抚、川陕总督期间,对地方政权建设,也有建树,其中不少措置,德泽延续数百年甚至今天。

清世宗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为发展经济,方便牧民,岳钟琪奏请恢复河州、松潘互市;新开西宁塞外丹噶尔寺市场;为消除四川杂谷、金川、沃日诸土司争界仇恨的根源,将年羹尧令金川割给沃日的美同等寨归还金川,而以龙堡三歌地予沃日,使部落间得以和平相处;为便于就近治理,将距康定远,不便遥控的昌都外鲁隆宗、察哇、坐尔刚、桑噶、吹宗、充卓诸部,请宣谕由达赖喇嘛领辖;将四川巴塘隶属的木咱尔、祁宗拉普、维西诸地,划给就近的云南中甸等。他的奏请均予照准。这年岳钟琪39岁,入觐,加封兵部尚书。

此后,岳钟琪又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上奏疏请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建府置县等,雍正皇帝均依奏照准。这些措施的实行无疑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影响当延续到今天和更远。当今生活在西昌、冕宁、盐源等地的人们,有多少人知道这些都是源于清朝戍边大将、川陕总督岳钟琪的疏请呢!

“点评”

岳钟琪20岁从军,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作为清朝著名军事将领、川陕总督岳钟琪,一生戎马,平西藏,定青海,抗击新疆准噶尔部的分裂反叛,镇戍边疆,功勋卓著,为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西部、开拓西部做出了重大贡献,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乾隆皇帝御制怀旧诗,列五功臣中,称其“三朝武臣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