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10749200000080

第80章 年羹尧:年大将军,震慑西陲

年羹尧(公元1679~1726年),字亮功,号双峰,清朝军事重臣。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同进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真可谓位极人臣。

自幼读书,良师引导

虽然年羹尧以武功著称,建功沙场,但他却是自幼读书,颇有才识,这还得从他小时的良师的正确教育引导谈起。

年羹尧少年时代骄横傲慢,不肯读书,动不动就打老师。家里先后给他请过三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敢到他家教书了。年羹尧的父亲很是忧虑,无可奈何,只得张榜招聘老师,可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仍不见一人前来应聘。这一天羹尧父亲正在堂上发愁,忽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来访,表示愿意应聘。羹尧父亲说:“感谢先生的好意,只是我这不肖的儿子恶习难改呀!”老先生满不在乎地回答:“我早就听说了。没关系,就让我试试看吧!”

羹尧父亲见老先生态度坚决,大喜过望,当即留他在府上住下,并嘱咐羹尧好好听老师的话,不得再恣意妄为。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新老师刚来了两三天,年羹尧便逃开学了。老先生装作不知,也不去管他。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一天,老先生关起门来拉胡琴。忽然,羹尧推门进来说:“先生,我愿学这个。”可是刚学了一会儿,他又不肯学了。一天,老先生又吹起胡笳来,羹尧和上次一样,热了一阵子,很快又凉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天,老先生忽然一反常态,在院子里练起拳棒来。这下子可逗起了年羹尧的兴趣,看来看去舍不得离开。老先生说:“听说你力气大,善搏斗,找几个人比一下怎么样?”年羹尧当然满口答应,随即叫来16个身强力壮的仆人跟他比试。只见他棍子一挥,如风似火,16个人全跌倒了。老先生微微一笑说:“你敢和我比试吗?”羹尧犹豫了一会儿,真的与老师交上了手。谁知还不到一个回合,老师就不见了。羹尧好生奇怪,猛回头,发现老师正站在他身后呢!他自惭形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再要求老先生教他拳棒。老先生拿出一卷书交给羹尧说:“你先认真读读这卷书吧!”羹尧迷惑不解地问:“我学的是搏斗,读书有什么用?”老先生回答:“学搏斗,不过是打败一两个人,读此书,则能打败千千万万的人啊!”

年羹尧沉思片刻,觉得有理。从此以后,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康熙赏识,破格提拔

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年羹尧中进士,不久授职翰林院检讨。翰林院号称“玉堂清望之地”,庶吉士和院中各官一向由汉族士子中的佼佼者充任,年羹尧能够跻身其中,也算是非同凡响了。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年羹尧迁内阁学士,不久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据清人所著的《永宪录》记载,这时的年羹尧还不到30岁。对于康熙的格外赏识和破格提拔,年羹尧感激涕零,在奏折中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图报”。到任之后,年羹尧很快就熟悉了四川通省的大概情形,提出了很多兴利除弊的措施。而他自己也带头做出表率,拒收节礼,“甘心淡泊,以绝徇庇”。康熙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始终固守,做一好官”。

后来,年羹尧在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新疆的战争中,为保障清军的后勤供给,再次显示出卓越才干。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授年羹尧为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年羹尧进京入觐,康熙御赐弓矢,并升为川陕总督,成为西陲的重臣要员。这年九月,青海郭罗克地方叛乱,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年羹尧又利用当地部落土司之间的矛盾,辅之“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抚远大将军、贝子胤禵被召回京,年羹尧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

平定青海,左膀右臂

到了雍正即位之后,年羹尧更是备受倚重,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胤禛的亲娘舅,在胤禛继位前已为他效力多年,二人的亲密程度自不必多言。清世宗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五月,雍正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样,年羹尧遂总揽西部一切事务,实际上成为雍正在西陲前线的亲信代理人,权势地位实际上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雍正还告诫云、贵、川的地方官员要秉命于年羹尧。同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到了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初,战争的最后阶段到来,年羹尧下令诸将“分道深入,捣其巢穴”。各路兵马遂顶风冒雪、昼夜兼进,迅猛地横扫敌军残部。在这突如其来的猛攻面前,叛军土崩瓦解。罗卜藏丹津仅率200余人仓惶出逃,清军追击至乌兰伯克地方,擒获罗卜藏丹津之母和另一叛军头目吹拉克诺木齐,尽获其人畜部众。罗卜藏丹津本人因为化装成妇人而得逃脱,投奔策妄阿拉布坦。这次战役历时短短15天(二月八日至二十二日),大军纵横千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敌营,犁庭扫穴,大获全胜。年羹尧“年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震慑西陲,享誉朝野。

平定青海战事的成功,实在令雍正喜出望外,遂予以年羹尧破格恩赏:在此之前,年羹尧因为平定西藏和平定郭罗克之乱的军功,已经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又以筹划周详、出奇制胜,晋升为一等公。此外,再赏给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袭;其父年遐龄则被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此时的年羹尧威镇西北,又可参与云南政务,成为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

“点评”

年羹尧本为雍正亲信,且文武兼具。被授予军权后,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青海乱事,立下赫赫战功。平乱之后,年羹尧不仅兵权得到了巩固,而且进一步参与朝中事务,在群臣中职高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