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10749200000020

第20章 卫青:谦让仁和,常胜将军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骑奴出身,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的将领;他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少年放羊,入宫当差

卫青是平阳侯曹寿(曹参之曾孙)家奴婢卫媪(平阳侯府中婢女)与平阳县吏郑季的私生子,卫青与卫子夫小时候都过着低于平民的生活,常常受人白眼。卫青从小就想改变身份,于是设法到了生父的家里。可是,生父根本不把他当儿子看待,让他去放羊,嫡母的儿子们也不把他当做兄弟看待,还随意苛责。卫青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受尽了苦难,在他的性格形成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有一次,卫青被派到皇家的甘泉宫办事,一个在囚禁犯人的保宫受过钳刑的犯人看到他的相貌后说:“您是一位贵人,将来能当大官,还可以被封侯。”卫青苦笑了一下说:“一个生来为奴的人,只要不被主人打骂就知足了,哪里还敢想封侯!”卫青长大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

平阳公主看到卫青已长成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彪形大汉,非常喜欢,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骑奴。每当公主出行卫青即骑马相随,虽没一官半职,但与郑家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卫青聪明好学,渐渐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懂得了一些上层礼节。他怨恨郑家没有亲情,决定改姓为卫,完全与郑家断绝关系。

公元前139年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卫青也被召到建章宫当差。这是卫青命运的一大转折点。

转危为安,飞黄腾达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受到汉武帝宠爱的卫子夫,很快怀有身孕。当时陈皇后(景帝之姐、武帝姑母的女儿)还未生子,听说卫子夫因宠受孕,非常嫉妒,担心卫子夫一旦生下男孩就会被立为太子,而卫子夫也就会因为儿子的关系青云直上成为皇后。这对她的地位无异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但是,卫子夫正得武帝宠幸,陈皇后对她不敢加害,就找母亲大长公主诉屈。大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姑姑,为了给女儿出气,密谋嫁祸于卫青。她找了一个借口把卫青抓了起来,准备寻机处死。

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听到了消息,一方面召集几位壮士前去解救卫青出来,使卫青免于一死;另一方面紧急派人给汉武帝送信。武帝听说了这件事勃然大怒,索性召见卫青并封他为建章宫监加侍中官衔。卫青的同母兄弟姐妹都显贵了,几天里所受赏赐达千金之多,连好朋友公孙敖都由此显贵。后来,卫子夫成为皇后,卫青被任命做了大中大夫。

出击匈奴,首战告捷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担任车骑将军,第一次领兵出击匈奴,与太仆、轻军将军公孙贺,大中大夫、骑将军公孙敖,卫尉、骁骑将军李广各领兵1万人,分别从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雁门出发。卫青至龙城(今在蒙古国境内,当时为匈奴祭祀天地祖先的地方),斩俘数百敌军,首战告捷。而公孙敖死000人;李广被匈奴所俘而后逃脱;公孙贺也无功而还。

抗击匈奴,战功卓著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卫夫人生皇子,被立为皇后。同年秋,卫青领3万骑兵出雁门击匈奴,歼敌数千。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侵并杀害辽西太守,掳掠了渔阳000多人,大败韩将军韩安国的大军。汉武帝派匈奴人敬畏的飞将军李广镇守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武帝又令将军李息出任代郡太守;令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收复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地区)至陇西之地。

卫青率领4万大军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略战术,向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与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卫青又率精骑引兵南下进到陇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之势。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好,仓皇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100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因为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10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卫青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800户。

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攻入代地杀代郡太守,掠走余人;次年,匈奴大举进攻代郡、定襄、上郡,杀掠数千汉人。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令卫青率3万骑兵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全归卫青指挥,总兵力有十几万人。

匈奴右贤王出兵抵抗卫青等部的进攻。右贤王轻视汉军,以为汉兵不可能到他那里,就放松了警惕,大饮而醉。汉兵夜间赶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带其爱妾与精兵百人乘夜冲破汉军包围向北奔逃。汉轻骑校尉郭成等人追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王属下副将10余人,男女000余人,牲畜无数,引兵得胜而归。

仁爱善良,谦和退让

军到边塞出战大捷,汉武帝接到战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并且封卫青的三个儿子为侯: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

卫青坚决辞谢说:“我有幸能在军中任职,是依赖陛下神灵庇护,军队出战大捷,都是校尉将士们奋勇作战之功,陛下已垂恩多增封邑与我,我的孩子没有什么功劳可言,又蒙陛下垂恩割地封为三个列侯,这不是我在部队中勉励将士奋勇作战的本意,卫伉等三个孩子怎么敢领受封爵呢!”皇帝表示自己没有忘记诸校尉的功劳,随后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大将军卫青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皆归卫青指挥。卫青率军歼灭匈奴几千人而还。这次战役中,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率八百精骑首次参战,取得了歼敌余人的战果。一个月后再出定襄击匈奴,歼敌万余人。

姻缘巧合,喜结良缘

家奴出身的卫青如今变成了贵极人臣的大将军,朝中官员无不巴结奉承。这时,平阳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候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劝说:“他已今非昔比了,自己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都封了侯,富贵震天下,除了他还有谁能配得上您呢。”汉武帝知道后,不禁失笑道:“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现在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于是当即允婚。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当年的仆人如今做了主人的丈夫。这样一来,卫青与汉武帝亲上加亲,更受宠信。但卫青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

“点评”

大将军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他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同甘共苦,作战奋勇当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他处世谨慎,奉法守职,不愧为一代将帅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