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10749200000011

第11章 魏无忌:有胆有识,倡合纵之道

魏无忌(~公元前243年),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古往今来,他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闻名于世。他先是“窃符救赵”挽救了赵国,后又组织各国合纵击败强秦,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著有《魏公子兵法》一书。

礼贤下士,广招门客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为魏安釐王,翌年把其弟魏无忌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因而称为信陵君。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食客000人。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当时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70岁,因家贫做着大梁(魏国都城)夷门的守门小吏。魏无忌听说此人后前往拜访,并想馈赠一份厚礼,但侯嬴不肯接受。魏无忌于是设筵席大会宾客,等人来齐后,魏无忌带着车马和随从,空出车子左边的上座,亲自到夷门去接侯嬴。

侯嬴为考验一下魏无忌,径直坐上魏无忌空出的上座,还让魏无忌载他去拜访在街市做屠夫的朋友。魏无忌当即驾车来到街市,侯嬴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朱亥,而魏无忌则手执马缰在一边等待。

此时,魏国的将军、丞相、宗室以及宾客们都已坐满堂,等魏无忌回来开宴,魏无忌的随从都在暗骂侯嬴,而魏无忌仍然是面色和悦,一直等到侯嬴聊完,才载着他回去赴宴。

经过此事之后,魏无忌在魏国的市井大众中得到了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魏王忌惮,严加防范

作为帝王之间的兄弟,不像百姓家中那样“打虎亲兄弟”,所以,魏王对这个比自己能干的弟弟不仅不疼不爱,而且还防范有加。

有一次,公子魏无忌和魏王一起下棋,在下棋的过程中突然得报赵国举兵向魏赵边境而来,魏王立即停止了下棋,欲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可公子魏无忌却阻拦说:“那些军队是陪着赵王在打猎,不是来攻打魏国的。”魏公子说完后神情平静地继续下棋,可魏王却惊恐不已,无心再下。不久,边境果然传来快报说是赵王在打猎,不是军事入侵。魏王大惊,问公子是如何知道的。公子魏无忌说道:“在我的门客里有为赵王做事的魏国间谍,赵王的所有动向,他都会向我汇报,所以我可以事前得知。”

从此,在魏安釐王心里越发忌惮魏公子的能力,不敢将国事交予公子。

侯嬴献计,窃符救赵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两国精锐倾出,最终以秦胜赵败而告终,赵军全军覆没,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公元前258年一月,秦军进抵赵都邯郸城下,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克。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围攻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唇亡齿寒的道理魏安釐王还是懂的,他即派将军晋鄙领兵10万前去救赵,但又摄于秦军的威势,而观望徘徊,不敢向前。

在这个关键时刻,魏无忌站了出来。他深知魏赵两国命运同体,如果对赵国见死不救,到时魏国也就离灭亡不远了,他见魏王徘徊不前深以为忧,多次请求魏王发兵,可魏王畏秦如虎,始终不听。公子魏无忌见魏王决心不发兵救赵,无奈之下只得带自己的私人武装赴赵国救援,准备和秦军死拼。但魏无忌知道自己这点人马不是秦军的对手,于是特地在去赵国的途中绕道多走了些路,因为他要去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侯嬴。

侯嬴在当时魏国是个非常有智慧有才能的人,魏无忌曾经资助过他,他对魏无忌非常敬重。魏无忌见到侯嬴后,侯嬴对他说这样去不得,否则凶多吉少!公子魏无忌回答说自己知道,但没有办法,不得已而为之。此时,侯嬴向魏公子献上一计,说可以利用魏王最宠爱的如姬去偷取魏王的兵符,因为魏公子曾经为如姬报了杀父之仇,对她有恩。所以,如果魏公子开口去求如姬,如姬必然会答应,等得到兵符之后再趁势夺取兵权,这样就可率领魏国大军去救赵国了。魏公子依计而行,如姬果然盗得兵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

邯郸解围,客留赵国

魏公子带着兵符准备去调动晋鄙的军队,但侯嬴又对他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如果你得到兵符而大将晋鄙却依然不听公子的将令那就危险了。这样吧,我有一个杀猪的朋友叫朱亥,力大无穷,可以陪你一同前往,如果晋鄙听从将令则一切好办,如果不听就叫朱亥把他杀了。”魏公子听后感激涕零,便和朱亥一起去了。

魏公子一行人到达邺城,要代晋鄙领兵。晋鄙合符后果然表示怀疑,他说:“我拥10万之众屯于国境,国之重任在肩,而今魏公子单车前来取代之,没有魏王亲信陪同,我感到有点奇怪,无法交出兵权。”在这关键时刻,朱亥从袖中抽出40斤重的铁锤,一下把晋鄙打死了,魏公子遂统领晋鄙大军向秦军进发。

秦军在魏、楚、赵联军的内外夹攻下大败,邯郸围解。解围之后赵王及平原君亲自到邯郸郊界迎接魏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亲自为公子在前引路,赵王一再感谢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由于魏公子知道自己是偷盗兵符、冤杀晋鄙,怕魏王责怪,所以在击退秦兵后,魏公子便遣军归魏,而自己与门客却留在了赵国。

冰释前嫌,大败秦军

秦国得知魏公子滞留赵国后,大举进攻魏国,魏军屡败。魏安釐王为此焦虑不安,就派使者去请魏公子回国。魏公子怕魏王念旧仇而不肯回去,在毛公和薛公的劝谕下,犹豫不决的魏公子才决定回到魏国。

魏王见到公子后,两人不禁相拥而泣。

魏安釐王任命魏公子为上将军,让他统率魏国全军抵抗秦兵入侵。魏公子派使者向各诸侯国求援,各国得知魏公子担任了上将军,便纷纷派兵救魏。魏公子率领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魏国一举收复河西之地,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大门,不敢出关。

此次合纵攻秦,给秦国以沉重打击,信陵君再次发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从此威震天下,各诸侯宾客都向他进献兵法,魏无忌编写成书,被后世称为《魏公子兵法》。

“点评”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魏无忌的用兵特点,那就是“合纵”。信陵君魏无忌可以说是六国中最懂得合纵之道的人,他深知秦国势大,如果六国不团结一致,联合抗秦,必然会被秦国各个击破,所以在他组织了两次合纵攻秦,皆大败秦军。魏无忌可以说是战国四公子之中最有才华最有胆识的一位,实为四公子之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