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技巧
10748600000034

第34章 黑脸开场,红脸收场

批评就像一把无形的利剑,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同样的话,经不同的口说出,往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现实中,不论是与人发生矛盾,还是善意地提醒别人,都会不免想批评别人几句。许多时候,我们的初衷是为了缓减矛盾,或是为对方着想,但是不同的批评方式所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1963年,因父亲遗产问题,曾宪祥在远在泰国的哥哥的多次催促下,动身来到了泰国。曾宪祥的叔父曾桃发听说后,以为曾宪祥一定要与其哥哥联手来对付他。于是便有了这么一个场面:

一天早上,三个笑容可掬的长辈来到了曾宪祥哥哥的小店铺里,执意要请曾宪祥到公司坐坐。曾宪祥客气了一番后,便随他们来到了曾桃发的公司。等所有人都就位以后,叔父们便一改初始亲切温和之态,对曾宪祥纷纷大加指责:“你看你,像什么话,一点道理也不懂。来了泰国这么久,也不来拜见叔父、叔母。你这算什么?真没规矩!”

其实,曾宪祥来泰国的当天,便拜见了叔父叔母。因此,叔公们的劈面训斥令曾宪祥一头雾水。叔公们见曾宪祥无言以对,认为其真的是那么忘恩负义,毫不留情地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原本极富自尊心的曾宪祥终于忍耐不住,做了回黑脸的莽汉,大发雷霆:“你们简直是太不像话了!我本来应该尊重你们,因为你们是叔公,但是从听到你们这番漫骂的话,从看到你们玩弄的这些骗人的把戏,我觉得你们根本不配得到我的尊重。”

曾宪祥指着刚好从他们面前走过的一个小孩说道:“我这个人,对于讲道理的人从来都是尊重的。就是这样的小孩子,知道做人应该讲道理,应该明白事理,我也会很尊重他。但对于像你们这样的老前辈,一点道理都不懂,只会嫌贫爱富,昧着良心拍有钱人的马屁,你们这样做,令我更加瞧不起你们,我也有理由不尊重你们!”

听曾宪祥这么一说,长辈们更生气了,正要据理力争,没想到曾宪祥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又进行了一番有理有据的摆事实,讲道理,扮起了红脸好人,不失时机地给叔公找台阶,进入了收场的好戏。他语重心长地说:“叔父只有凭着自己的劳动,凭着自己的智慧,才能一点一滴地建立了像今天这样庞大的事业。现在叔父有钱有势,那不过是叔父的能耐,叔父的本事,我只会从心里感到佩服。叔父现在大可不必为了这些财产的事情绞尽脑汁,你是我叔父,你有话跟我说,喊一个小孩把我叫来就可以了。”

曾宪祥这番赞美,既充分肯定了叔父于商场中之本事,又由衷地表明了自己对叔父的佩服之意。言不巧语不媚,不坏刚直不阿之节,不涉阿谀奉承之嫌从而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令叔父叔母激动得喃喃而语:“好侄子,好侄子!”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已化为乌有。曾宪祥在人际交往、家庭纠纷中所表现的人情操纵自如,红黑脸相间恰当的深厚功夫,表明了他在商场中的出色作为绝非等闲得来,而是名副其实。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如果一定要批评别人,并想使批评既不伤人,又能起到批评的目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批评,后给些适度的赞美。这样的例子在身边并不少见,如一个聪明的主管批评下属不敬业,他一般会说:“不要把私人事情带到工作中,工作要有工作的样,要按公司的规章制度行事。”末了,总是不忘补充一句:“你这个人呀,头脑很聪明,悟性很强,如果一门心思地都用在工作中,你是会做成一些事情的。”

有人也称这种“黑脸开场”“红脸收场”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即人际交往中要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先贬后抑,恩威并重,起先的批评不使对方产生怨恨,而后的表扬又不使其翘尾巴。这种做法可以合理地调整你与对方的距离,并可以强化你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还不会让你轻易树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