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技巧
10748600000032

第32章 人际交往需要弹性

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一切都处于变化的状态之中,有时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一种社会现实。在这种复杂的现实中,与人交往是需要一种弹性,而这种“弹性”也是人们认为做人做事应保持的一个原则。

现实中有很多人在与同事交往时,他们是这样认为:看不顺眼者不来往;兴趣不同者不接近;话不投机者懒得说;令人不愉快者断交。

当然,我们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这种交往的态度和原则也无可非议,但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做事还是要有点弹性,即灵活性。我们交往要因人而异,在坚持一定原则的情况下保持弹性。

世上没有不可交的同事——如果你对一个人看不顺眼,或与他话不投机,但这个人并不一定是“小人”,他们也有可能成为对你有所帮助的君子,如果你一律拒绝,将来未免感到可惜。也许你会说,一个人话不投机、又看不顺眼,自己还要装出副样子去“应付”,这样做人做事未免太辛苦了。是的,这样是有一点你让你觉得委曲,但一个人要有一点这样的功夫,并且还要不让人感觉到你是在“应付”他们。要做到这样,只有敞开自己的心胸,主动去接纳他人。

相逢一笑万事了——如果他人因为某事得罪了你,或者你曾得罪过别人,双方心里确实有点不愉快,但绝对没有必要结仇;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应主动化解僵局。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有了这次相交,也许你们会因此成为好朋友,或者关系不再那么僵化,至少你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很多人就是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就是拉不下脸!其实只要你放下自己的架子,采取主动的态度,你的这种气度会赢得对方的尊敬,因为是你先给了他面子。如果他还是故作高姿态,那是他的不对!不过化解僵局要找一个合适的场合和时机,也就是说要有个借口!

不是对手就是朋友——有些人奉行一个原则,“不是朋友就是对手”,如果这样,敌人就会一直增加,朋友一直减少,最后让自己变得孤立;应该改变一个原则,“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难有永远的朋友——世上的一切都处于变化的状态之中,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一种社会现实。当朋友因某种缘故成为你的敌人时,你不必过于忧伤感叹,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成为你的朋友!有了这种心态,你就能以一颗平常心来交友!

放下你的身价:身价是交往的一大障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博士,就看不起一个勤杂工。在“交朋友的弹性”这件事上,这种自我标榜的身价会使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真正想干事业的办公族,尤其是青年办公族,要有“不与小人斗志,不为小事生气”的大家风范,做大事、近君子,放小事,远小人,真正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自己与人交往的“弹性”。

坐办公室的人,一张桌子就是一个位置。坐在这个位置上。有的人聚精会神干出事业,有的人轻轻松松混到工资,有的人如坐针毡、举步维艰,有的人机关算尽却误了身家命运。同样的境遇,不同的结局,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区分大事与小事、对待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不同,态度不同。

聚精会神干事业的人,视良知道德、是非原则、人生大业、团结和睦为大事,不为蝇头小利、哥们义气、个人权威、闲言碎语等小事所动;视真诚待人、沉于事业、忠于公益者为君子,不为口蜜腹剑、搬弄是非、惟利是图的小人所惑。靠着这种心静如水、忘我工作的日积月累,换来了脱颖而出和功成名就。

相对于那些横下心来干事业的人,相当一部分办公族有创业之心,无创业之术,把小事不当小事,把小人不当小人,不甘心被小人算计,不愿意为小事让步,起而斗之,耗精费神。斗胜了,斗惯了,也就斗出“思维定势”,结果是要尽权谋、玩尽手段,“劳苦终身”,却是空忙一场;斗败了,斗怕了,就惧而避之,敬而远之,干什么事都前怕有狼,后怕有虎,也只得“寄情山水花鸟”,了却残生。这些人,都以为办公室里的工作,多做一点不会惊天动地,少做一点也不会地动天惊,做得越多问题越多,引来的非议也越多,因此别人不做他也不做,领导不催他就不办。无事而生非,寂寞则难耐,传点内部消息,搬点是非长短,编点前因后果,“传”掉了时间,“搬”掉了信任,“编”掉了感情,于一翻事业也只能想想而已,说说而已了。

并不是说办公一族“都不是东西”,而是想提醒那些真正想干事业的办公族,要学会“弹性”一点,即有利于专心工作,又有利于良好的人际交往。

如果你做到了上述弹性交友的法则,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交不到朋友,不用担心自己的路走不通。不过这种弹性的法则也并非一看就能做得到,而要经过慢慢磨练才能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