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的时代,人们似乎只注意竞争的实惠,而看不到“退”的益处。其实,这是现代人生的一大盲点。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还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哉”不离口,也有是非曲直,能分青红皂白。所以,要成就大事,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退”的就一定要能退,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宏愿,成就大事、创建大业。中国历史上刘邦和项羽在称雄争霸、建功立业时,刘邦就是在“鸿门宴”上对项羽退后一小步,才获得了发展和喘气的机会,而项羽正是在兵败后,不思给自己留退路,最后自刎乌江。
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轼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说:汉高祖刘邦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所以失败,关键在于能忍不能忍。项羽不能忍,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刘邦能忍,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刘项之争,从多方面说明了这一点。刘邦可以成大业是他懂得忍下人之言,忍一时失败,忍个人意气;而项羽气大,什么都难忍难容,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大业未成身先死,可悲可叹!
楚汉战争之前,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一进门看见刘邦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你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斥责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是赶快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坐上座,虚心求教,并按郦食其的意见去攻打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
项羽则与刘邦容忍的态度恰好相反。一个有识之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霸业,项羽不听,那人出来发牢骚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结果项羽知道了,大怒,立即将那人杀掉。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的兵力消灭。当时项羽四十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十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相隔四十里,兵力悬殊,刘邦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厚着脸皮,低声下气。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然后,第二天一清早,又带着张良、樊哙和一百多个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怒气,缓和了与项羽的关系。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实际上刘邦以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
刘邦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对失败的暂时退却,反映了他对敌斗争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力,这是成就大业者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
有人说刘邦是一忍得天下,并不是没有道理,成就大业就得心里能搁事,就得能制怒,忍一时之气换来全盘胜利,这正是成大事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