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天人相应论
一、易学与中医养生学的关系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是一部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它以太极思维为其“气一元论”宇宙观,以象数理论为其思维工具和方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关于万物统一性的一般系统理论形式,表达了对大千世界的独到认识。几千年来,《周易》的基本思想融化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之中,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和科技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调。
中国养生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中国养生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易学的哲理及象数思维模式,为其提供了立论的基础,使其形成独特的系统观和天人观,并上极天文,下穷地理,中悉人事,融多学科知识于人体生命科学之中,建立起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周易》气一元论宇宙观,对中医及其养生学的理论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宇宙观是关于宇宙和自然界一般认识的观念。《周易》学说和中国养生理论以气一元论哲学思想认识世界,形成有机、整体的自然观。
《周易》的气一元论思想,体现在“三才”和“太极”等论述中。《系辞》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成卦。”《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就是三才学说。
《易经》把天地人综合起来研究的方法,是气一元论思想为其哲学基础的。《易经》把气一元论通过太极思想表达出来。《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说的太极,就是宇宙世界混沌未分、氤氲缥渺的永恒运动状态,是世界本源统一性的基本形成,实际是气一元论的代名词。
中医的气一元论思想,是受到《周易》的影响。《素问》天元纪大论在描述中医学对宇宙的认识是:“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继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认为宇宙、万物、生命紧密相依,生化不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宇宙内充满了生化的大气,万物由此而滋生,生命力是属于整个宇宙。太虚总领天地,天气统领地气,天地又主宰着万物,星体影响着自然界的阴阳刚柔,从而,影响生命的进化繁衍。由太虚—气所代表的时间、空间以及恒星、行星、昼夜四季,万物与生命,构成一个有系统关系的整体,一个有生命力的宇宙。从这一自然观来看,宇宙似人,它有生命力,人似宇宙,它与宇宙同源,是宇宙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一个既包括宇宙,又包括一切生命现象在内的统一规律,就是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所阐述的规律。
易学的气一元论的宇宙观,是研究宇宙时空变化的自然哲学,中医及养生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的科学。“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张景岳《类经图翼》)。
自古就有“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之说。它揭示了易经与中医及养生学之间有共同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反映了易经与中医理论具有共同的历史科学背景和认识依据。中医及养生学在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运用易学的哲理和象数思维模式,来表达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了中医及其养生学上极天文,下穷地理,中悉人事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中医及养生学同易经一样,它们的理论依据,都是建立在古天文、历法等科学基础之上的。古天文学是世界各民族最古老的科学。中国古天文学研究较早而且广泛,它包括了历法、气象、物候、宇宙理论等内容,易学的象数模式也导源于此。易的源头,本为古历法所得到的自然规律,经古人提炼、抽象为太极、阴阳、八卦学说,又法自然的规律,用来推演万物的科学。也就是说,易卦是从古天文地理中发现的,它不仅表示了天象,也包括了历数,是象数兼赅的。由于易卦的符号是天体运行的具体反映,是年月日时周期的具体概括,因此,古人发现它是宇宙万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故能作为剖析一切事物的方法。人与万物皆生活在天地宇宙之内,天地间的一切变化,莫不由日月星辰的运行引起,易卦客观地反映了它的规律,这就是古人称之的天道。古人因而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医易同源,可以从古代资料中得到充分证明。《帝王世纪》曰:“伏义画八卦,所以六气、六腑、五行、五脏、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这说明八卦所包含的阴阳五行象数思维模式,是中医学及养生学的立论基础。《世本》曰:“黄帝使义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六律而著调历。”后世诸家多由此而推象数。《内经》所记载的天文、历法、运气、医理等,亦多出于此。而后发展起来的养生、健身方法,无不以此为依据。诸如中医把《周易》讲的太极元气视为人的生化之本;把易学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用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在健身方法上,如气功的发展也是受到易学的影响。我国气功的各种流派,如吐纳派、导引派、坐禅派、存想派、内丹派等,这些功法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易学的深刻影响。内丹气功,以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张伯端的《悟真篇》为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均以易象来阐述内丹修炼的原理。因为人体内部的真元之气,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存在。“丹田之中真气微”,“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它只能体察,而不能看见,可以口诀,难以书传。所以,采用易学取象比类的方法,以有形的东西来比喻无形的东西,以天上日月星辰,昼夜四季的运行循环,来比喻人体内真气运行的周期性和节律性,它们有着相应相合的变化关系,以易学的“天人相应”理论,以天验人的原则,运用易卦与古天文历法相结合的象数模式来表达人体真气的运行规律,使之成为可以度量和可以控制的东西,使之为养生健身服务。
二、天人相应论
整体观是中医学及养生学最根本的宇宙观。在“天人相应”的观念指导下,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着,只有运动,才发生变化,有变化才产生万物。《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呼?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正确地认识到地球是悬挂在太虚之中,是受大气的举托。其运动变化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由于一升一降之中,阴阳互交而万物因之以生。《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人是生物之一,也是生存在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交错的“气交”之中。也就是说,人也是由于在天地的不断运动变化中,才有生命的存在。
在2 000多年前的《周易》中,已经了解到大自然是有节律的变化,也认识到大自然与生物的相应关系,《易》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尺蠖之诎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宇宙万物的运动都存在着周期规律。太阳系由于星体的运动,而使地球出现年、月、日的节律,年节律为地球绕太阳一周,形成春、夏、秋、冬的四季周期;月节律为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而致朔、望、盈、亏的节律;地球自转一周形成昼夜节律。太阳黑子活动是十一年一个周期。这些都说明太阳系的星体运动存在着周期节律。如果再扩大些,宇宙存在着的周期既无限大,也无限小。无限大到几百亿年一个周期,如宇宙大爆炸到收缩,又从收缩到大爆炸;小到微观世界的层子运动周期。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生活在宇宙之中,宇宙大自然的各种周期,必然给地球生物带来影响,诸如四季、朔望、昼夜。还有宇宙星体的运动,其引力、磁力、辐射,甚至遥远太空传来的脉冲力等因素,无不影响着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人体上各种周期,都可能同宇宙“脉冲”相一致。生物周期越长,可能脉冲离地球越近;周期越短,则脉冲来源可能离地球越远。因此,地球上生物周期的动力有可能来源于太空星球运动的脉冲。
(一)自然节律、节气与生命运动的节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发现创造的。最初,主要服务于农事活动,而后逐渐伸延到医学上,为诊治疾病和养生服务。
二十四节气的更迭,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周期,这正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反映。人类居住、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大地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在星空中运动,一年正好运转一周,通常将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把它所运行的道路,称为黄道。黄道是一个大圆圈,圆周360°,二十四节气,将黄道等分成24段,每段15°,太阳每移15°,就表示到了一个节气。太阳每走完一段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上的日期几乎不变。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是以年为周期而有规律地交替进行着,它反映了大范围内气象变化的总趋势,因而,可以预知,可以服务于养生。每个季节,均有自己的主气。风为春季的主气;暑为夏季的主气;湿为长夏的主气;燥为秋季的主气;寒为冬季的主气。它们都是正常的气候因素,这些在地球上自有人类以前,它们都早就存在。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所以说,人体生命打上它们的烙印,人类必须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才能生存。根据中医脉象学说,体内脏腑也对应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肝木旺于东,肝气通于春;心火旺于南,心气通于夏;脾土旺四时,脾气通于长夏;肺金旺于西,肺气通于秋;肾水旺于北,肾气通于冬。在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一定的脏腑就表现出与相应时令、气象相一致的特征,以维持体内脏腑与自然界的平衡。古人根据四时的变化规律,又把它归纳为6种主要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气候的规律变化,又是一个互为消长的过程。《内经》所说六气的演变是“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随之”。所以,机体的变化,也是对四时六气的反应。《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万物之外,六气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为之上下。”说明四时六气的变动与人体生理的改变息息相关。表现在脉象上有春弦、夏洪、秋毫、冬石的规律变化。《灵枢》也说到:“天暑厚衣,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胱膀,则为溺与气。”这也是机体对外界气候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的一种表现。再如疾病与气候的关系,某些宿疾,每逢节气或季节的变换而发作,一般重症痼疾,多发于“二冬”、“二至”,在一日之内,疾病也有规律的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指出一般疾病大都有早晨清醒些,白昼保持安宁状态;黄昏时加重,夜间更加厉害的规律。张仲景《伤寒论》中,将急性热病分为六经病症,并指出各类病症都各有一个缓解期,如太阳病的缓解期是巳至未时,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太阳经经气旺盛之时,以正胜邪,才使症状缓解。
风、雨、雷、电,都是指一时性的气候变化,反映到人体亦有某些与之相应的生理、心理的显著改变。天有一时之风,人有暂时之怒。怒为肝志,风通于肝,故人之怒气类同于风;雨乃水气,阳气蒸动地之水气而上为云,然后才能下雨。在人体则有阳气鼓动津液外泄肌肤而为汗,但人体津液由肾总管,故汗之源头出于肾,而肾又外通雨气,所以,人身之汗像天之雨水。雷电是为火气所发,在人则火气通于心,心火太盛,使人狂暴,故人之心火与雷电相通。
可见,由节令转换而带来的气象物候的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同时,也影响心理活动。换句话说,节令变化有周期性,人的生理、心理变化,也具周期性。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步的。因为人就是生活在同一星屋下的大自然。二十四节气是体现大自然节律的、最具代表性的“摆”,人体的节律也同步于这个“摆”。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环境的周期变化与人体内周期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人体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几十种周期节律,按中医学论点,认为“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有人做了经络穴位的电位值测定,在早晨、中午、夕阳西下、半夜的不同时间里,所测得的每条经络穴位的电位值是不同的。同时,在每条经络的盛衰时间里,其有关穴位的导电量与旁的经络相关穴位也不相同。又如尿的节律变化,白天肾小球滤过速度加快,尿量增加,尿中钾、钠、氯离子及17酮类固醇含量显著增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是清晨最高,而后逐渐下降,到半夜达最低值。但在南极过冬的人,就出现长时间的降低现象。从人体细胞分子水平来看,也存在着周期节律,在昼夜间,CAMP与CGMP呈现节律的变动。人体的许多周期,产生于月亮圆缺周期。月经周期为28天,情绪周期为28天,智力周期为23天,体力周期为33天。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月经净后阶段,雌性激素逐渐增加,这段时间,身体感到肢体沉重,人懒发困;到月经前的阶段,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孕酮水平增高,感觉肢体轻松、灵活、兴奋,这说明在一个周期内的阴阳消长存在着节律变化。从以上可以看出,自然界的大宇宙同人体的小宇宙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节奏合拍,呼吸与共的密切关系。这种生物周期是生物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逐渐形成与之同步的节律。这种适应节律,通过基因遗传下来,代代相传。
(二)地土方宜与人体健康关系
我国古代曾把天象与地上的分区联系起来,把天上的某一部分星宿和地上的某一地区对应起来,把天上的某一部分星象的变化,用来预测对应地区人间的凶吉。现在看来,这种分法显然太简单、生硬,不具什么科学性。这种观点,当然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不过,对“天”应该理解为人体以外的整个自然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也要产生影响。
我国地土辽阔,自然环境相差悬殊。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中认识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水土环境。人们长期生活在一定的水土环境中,对生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会产生不同体质和生活习性,具备特有的适应一定生活环境的能力。
根据中医的认识,水土环境的不同与天气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素问》五运行大论说:“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王冰说:“地体之中,凡有六入,一曰燥,二曰暑,三曰风,四曰湿,五曰寒,六曰火。”这些都说的是地气本乎天气之理。拿我国情况来说,虽然地居温带,而南北已接近热带和寒带。西北地区,气候寒冷,高寒多燥;东南地区,气候温和,地湿多痹,所以,人们的生理和病理亦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之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这些是古代关于地土方宜的经验总结,是中医养生学认识论的特色,在现在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鉴于近代医学的发展,由于水土引起的地方病及环境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的高发区,在认识上已大大提高。有些癌瘤,如消化道癌,从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存在着高发区,有资料认为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是由于环境所致。缺碘的地区,流行地方性甲状腺肿;高氟地区,流行地方性氟骨病;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都带有地区性。除上述外,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等,都密切关系着人们的健康。
(三)社会因素对生物节律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生物节律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枢》五十营记载:“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入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并提出人的呼吸次数,一昼夜为一万三千五百息,比现代人的呼吸次数慢得多。为什么天体的运转速度没有大的变化,而人的呼吸次数加快了约一倍?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的紧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等因素,人类为了适应环境使呼吸加快。
心理因素对生物节律有着重大的潜在影响。同一宿舍的女性,月经会渐趋同步。同一环境的人,起居周期也会在无形中趋向同步。以上说明了生物节律不仅由于宇宙天体的因素,而且社会、心理等人为因素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四)用控制生物节律和应用反向运动律以达到健身延年目的
中国养生学,在前述自然观的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到在了解自然的基础上,必须去适应自然,而后才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内经》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久长,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意思是了解掌握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和人体的体质、性情及生活等情况,这样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处理一切,这样去养生,寿命自然久长。相反,如果“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矣”。养生若不遵守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和地土方宜之理,那就不能健康地生活,就会给身体带来危害。要人们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去效法自然,支配自然,最后去改造、征服自然。就像《内经》所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气合,名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就是说,人的生命,由天地之气和合而成,人能应顺四时气候,则生命就可得到健全。天地就等于父母,生我育我,人能明了一切事物,则万物皆为我所用,就等于天之儿女,享受父母的庇荫。
前边说到,宇宙万物都有与大自然相适应的周期节律,这样的周期节律,关键是在于维持一定的消长周期,并不一定要与宇宙合拍,可以在维持消长周期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节律进行。事实证明,生物存在着自律。尤其是发现了人体存在着控制生物节律的装置以后,更证实了生物可以有自我节律。生物在经过长期进化,一方面存在着与宇宙相适应的周期节律,同时,也存在着自我节律。现在科学家从冬眠动物中提出叫β-内非肽及抗β-内非肽物质,前者有贮能作用,对冬眠动物冬眠有意义;后者相反,起去冬眠作用;证实了生物体内存在着调节周期节律的物质基础,提出生物周期是可以改变的。如地球自转所致的昼夜节律,大部分生物均呈现同步节律。白天兴奋、活动,夜晚抑制、睡眠。但有些人夜晚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晚间工作,不但社会干扰减少,而且,来自宇宙太阳的不利因素也减轻,会获得烦乱白昼所收不到的效果。人在背离了遗传下来的昼夜节律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节律也很快颠倒过来,生命同样可以照常进行,说明人有惊人的背离昼夜节律的适应能力。可见,在立足于一定的节律周期基础上,人们可以按照养生和工作需要,自己选择节律。人类的寿命,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漫长周期。如果,人们能在生长期阶段控制细胞分裂次数或延长细胞分裂周期,这样,人类就有可能延缓衰老的到来,寿命就可延长。
关于反向运动律,我国早在3 000多年前,在《易经》中就记载有“无往不复”,“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事物的运动规律,有正必有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指出了反向运动,也是事物的运动规律之一。反向运动,是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前进性的运动。对于生物来讲,个体发育史是种系发育史的简单而又迅速的重演。这里讲个体发育史,就是指从受精卵到个体发育成熟。系统发育史,是指生物种族的演进。后者,这种演进,包含着反向运动规律。人在受精卵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在短短的9个月里,迅速而短暂地重演了种系的进化,吸取了13亿年进化过程中的总信息,才进化为人。胚胎时期,这种反向运动,废退无用的器官,集中优势发展有用的部分。通过每一个个体的重演,使种系的进化不断延伸,再发展。所以说,胚胎重演这一反向运动,是对整个种系正向运动的推进,这就是胚胎期反向运动的意义。
意识也存在着反向运动。它对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意识的反向运动,可以激发起被长期抑制着的潜意识。生物进化过程,是一个剧烈的竞争过程。“自然选择”不仅存在于种系之间的竞争,而且,也存在于生物个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在人类出现语言以前,人类大脑发挥的是潜意识作用;当人类出现语言以后,大脑的显意识作用逐渐占统治地位,潜意识被抑制了。意识的反向运动,正是要重新刺激这些潜意识的功能,释放它们本来具有的能量,恢复大脑功能的完整性。
意识的反向运动,能使显意识态反向到潜意识态。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显意识主要由左脑控制,潜意识主要由右脑控制。反向到潜意识态,可以使人重新获得人类早期的潜意识功能。气功是一种潜意识状态,能加速意识反向运动,能回演人类早期或更早期的生物状态时的潜意识态,这也是气功训练后,一些特异功能逐渐显现出来的道理。所以,加强气功训练,尤其是脑功能的训练(脑气功),是促进大脑潜意识发挥,重新获得人类本来脑功能的重要途径。前边已经说过,胚胎期个体发育过程,不但有形体的种系进化过程的重演,意识同样也有种系发育的重演。在气功态下,显意识抑制,打开了潜意识的开关,智力返还现象则易出现。佛家修持多年的人,有的会突然开悟慧生,也是这个道理。以上这些均说明,通过气功训练,可以人为地、主动地打开潜智慧,对开发人类智慧将有着积极的意义。人的教育过程,从小学到大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重演过程。重演是为了获得前人的信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再发展。重演过去,做思维的反向运动,在获得前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再向前发展。
在我国几千年以前,在养生上最早有记载的《老子》,就谈到精神意识的返还,主张以无欲、无知、无为的清养,回复到婴儿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道德经》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指通过清静无为的训练,返回到婴儿时期的真朴精神状态,是老子真朴意识的高境界。胎息功是道家气功功法之一。它是仿效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脐部进行呼吸的一种锻炼方法,是气功修真息的要求。道家认为,通过练功,气从脐部出入,如此则能“重返婴儿,再立胎息”。能专气抱神,一团纯阳,可返老还童也。
综上可见,“天人相应”的自然观,它正确地认识到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经常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之中,人类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形成和发展。所以,每一机体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经常变化着的外界环境又不断作用于机体,机体不断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从而,维持着机体与环境以及机体内脏腑之间的阴阳动态平衡。“天地”是代表着自然界,“相应”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作用于人体,人体产生与之相应的反应,来适应自然的不断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自然观。在这种自然观的指导下,历代养生学家创立了许多养生、健身理论和方法。科学的发展,今后有可能在维持一定的消长周期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节律和控制节律,达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目的。
第二节形神合一论
运用形、神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阐述生命活动本质的理论,就是“形神合一论”。所谓形,是指形质、形体、身形而言;所谓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形为体,神为用;形为阴,神为阳。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形神合一论,是中国养生学整体生命观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健身、延年益寿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心主神明
中医学上所讲的“神”,实际应该包括人的意志、思维、理智、记忆、行为、语言等精神活动。《荀子》天论指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以谓天君。”《荀子》解蔽认为:“心者形之君,神明之主。”《内经》采取百家之说,提出“心主神明”之说。《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灵枢》邪客篇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以上所说的心,不仅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统帅,生命活动的核心,而且是人体一切心理活动的统帅。张介宾说:“魂、魄、意、志以及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而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唯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心的主宰作用,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灵枢》本神曰:“心藏脉,脉舍神。”脉是血脉,心主神明、神志,是通过它营运血液的作用来实现的。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旺盛;血脉亏损,心血不足,常会导致失眠,健忘,多梦,眩晕等精神不振的心理变异。《金匮玄钩》指出:“营血之所以能遍营于身内外、亦有赖于心为之主……故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得液,腑得之而得气。”这段话说明,心通过血液主宰心理、生理的活动。除血脉以外,气与神也有密切的关系。李东垣《脾胃论》说:“气为神之祖,精为气之子,气为精神之根蒂也。”气血循经脉流行于五脏,推动五脏之功能而产生神的活动,表现出不同的作用。
造成神志异常,纵观古今论述,大致可分为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在自身因素方面,有气血经络失调、某些病理产物及躯体病残等原因。气血经络失调,主要指气血经络的虚实和运行紊乱,引起“五神脏”气血变化,导致神志的异常。《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这说明血之虚实所致。《灵枢》本神所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这是说明气之虚实所致。《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血气上逆,令人善怒。”这是说明气血逆乱,运行紊乱所致。至于经脉,则多因郁滞不通,气血受阻,以致不能荣五脏神志引起。如《类经》所说“邪客手足少阳之络,令人无故喜怒者”即是。病理产物影响,主要多指痰淤为患。躯体病残,是指先天因素或后天病患所致。以上自身因素引起的神志异常,本身也说明了“形神合一”的论点。
自然环境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天气清和、平静,能令人神清气爽,思维清晰。相反,如闷热天气,会使人烦躁、沮丧、抑郁、不安等。雨天,令人神倦思睡。山间林地,使人恬静。一年四季,一日晨昏,均会给人带来心神的改变。所以,养神的养生方法,常与自然环境的清静联系起来考虑。
社会环境因素。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所以,人的神志无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类自出现社会以后,社会环境的影响则成为主要原因之一。《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说明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人的神志、发病及预后;社会动荡,使人恐惧、不安、紧张、忧虑,可以引起种种神志异常的疾病。《儒门事亲》称民多“战疾”。《儒门事亲》载:“息成司徒,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之;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堕床下,自此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社会伦理,主要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问题,许多精神上的疾病,都是起于道德的原因。家庭问题,生活境遇,个人得失,饮食起居等,都会给人的精神带来很大影响。如人生活在贫富不同的环境里,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类经》曾论及:“有富贵之情者,富多任性,贵多自尊,贫者内多惧,而过惧者之为害也。”长期形成的性格和气质,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无突如其来的变化,其神情变化不大。尤以贫困之人,对贫困及处境有精神的准备,其情绪就较为稳定。张璐《诊宗三味》脉象说:“贫贱之人,即有贫苦忧劳,不能使伤神志。”唯有先贵后贱,或突然致富,暴乐暴苦,始乐后苦,才会引起精神上的剧烈变化和伤害。他说:“唯尝贵后贱,尝富后贫之人,病则中气先郁、非但药之难应,反憎郁悒之患,在所必行。”这就是《素问》疏五过论所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的道理。由于个人的得失,引起精神上的损伤的情况就更多。
总之,导致神志损伤的原因很多,情况至为复杂,除自身及自然因素外,社会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今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竞争激烈,信息瞬变,各种振奋、紧张、焦虑、恐惧等交织起来,精神负担加重,往往导致神志的伤害。所以,人们要注意适应社会环境,注意精神卫生,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养生健身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二、头者精明之府
在中医学理论中,关于神志等心理活动与脑的关系方面,很早就有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灵枢》海论也指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盍,下为风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就是说,脑髓健全,身体强壮有力;脑髓不足,就要影响全身的功能,身体变得虚弱。
脑和髓的来源及相互作用。《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说明脑和髓都是来源于先天的精。“肾生骨髓”,是由于肾气旺盛,精液充满。精的来源,又是靠后天水谷所化。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所说:“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可见,脑和髓的生化之源,既和先天的肾气有关,又和后天的水谷精气有关。
基于上述认识,脑髓是肾精所化,因此脑髓的正常与病变,就不能不以肾脏精气的虚实为转移。所以,在历代养生健身的理论和方法上,本着“肾充则髓实”,充实肾的元气,这样脑髓也自然充实了。
三、形神合一整体观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首先,是自然界大宇宙与人体的小宇宙的相应。作为人体本身,要维持体内脏腑之间的阴阳动态平衡,所以说,形神合一论本身,也是“天人相应”论的一个侧面。
“形神合一”就是形体与精神的统一,也可以说是形态与机能的统一。形是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神是精神意识活动。形与神是密切结合着的,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它与人有生俱来,亦与死俱灭。范缜的《灭神论》说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懈则神灭也。”形为神之宅,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精神现象的产生。《荀子》天论说: “形具而神生。”这与《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形体不敝,精神不散”是一致的。但形与神在生命中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源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形是人体生命停留的房舍,气是充实生命的源泉,而神则是生命的主宰。虽然三者一体,相辅相成,但三者起主导作用的是神。故《内经》把人体生命的过程分为神气的发生、发展、衰亡的过程。《内经》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神气在,生命在;神气皆去,则“形骸独居”,生命也就完结了。
神气起到生命的主宰作用。而“形全”也不能说就不重要。形是生命停留的房舍。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很差,就像一所岌岌可危,年久失修的楼房,那生命能在这样的房舍中住得安稳吗?同样,作为生命主宰的神,因维养不当失位,空有一身强健的体魄,就像一座华丽的大厦失去了主人,而“人去楼空”,这座大厦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养生健身方法,根据《景岳全书》治形篇说:“善养生者,不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说明养形也即所以养神,因为形体为之所依附。也就是说,先修好生命的房舍,使它更适合生命的“居留”,然后,才谈得上如何充分发挥“神”对生命的主宰作用。这正是气功修持中,是先修“命”功,还是先修“性”功的依据。
第三节 精、气、神论
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是生命现象及其变化的根本。精、气、神被称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有人身“三宝”之称。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把“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作为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主要理论依据。如果没有精、气、神,那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正如《灵枢》本脏篇说:“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一、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脉经也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精的来源有二:一是,先天禀受于父母;二是,后天得之于饮食。先天之精,是先身而有的,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先天之精,实际是狭义的精,是指生殖之精,使人类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它源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先天之精,在生命诞生之后,精的来源便依赖于水谷的生化和补充。它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水谷精微的生化和输布,在《素问》经脉别论是这样描述的:“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又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精;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灵枢》五隆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可见,饮食水谷经胃的受纳腐熟,取其精微部分,经过脾的运化,一部分注于脉中,随经脉流行,经过五脏六腑并化为五脏所藏之精,肺输精于皮毛,脾行津液于肌肉,肾渗精于骨髓等,即所谓“各走其道”,“各注其海”。因之命名曰:精、血、津液、髓等。其营运于体表熏肤充身毛泽称为津;浊而稠者,其濡润于空窍称为液;流注于经脉者称为血;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称为髓;其藏于肾者称为精。水谷化生精血津液过程中,除依靠中焦脾胃的纳化布散外,还要依靠全身脏腑功能的发挥。肺之治节,肝之疏泄,心之主脉,肾之封藏,均有重要作用。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统一协调,精、血、津液才能生化运行不息。精之正常生化运行,又能滋养濡润全身脏腑。从阴精的生化和输布可以看出,五脏皆藏精,而肾是专司藏精的脏器。所以,《内经》说:“精藏于肾。”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成为全身能量储备的仓库。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的强弱,体力精力的虚实,代偿功能的大小等,均与肾的封藏储备功能有密切关系,故谓“肾者,作强之官”。所以,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意护肾守精,炼精化气,以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人体脏腑经脉的营养、皮肤腠理的滋润、关节孔窍的溉濡、肌肉筋骨的充养,均赖阴精的布施。人的生长壮老、形体精神、防御修复、生殖繁衍,也无不与阴精相关。阴精,可化气生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张景岳进一步解释说:“精化为气,谓元气由精而化生。”《珠玉集》也指出:“精为元气之根……精盈则气盛,精气充而形自强矣。”神,也是由精化生而来的。《内经》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故张景岳说:“神由精气而生。”所以,人体的生命现象、生理活动、精神意识等,都是由精气的相互协调而产生的。精还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人的生长、发育,与肾主水有关。而生殖与肾精、天癸有关。精尚能御邪,《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小针解说:“神者,正气也。”而神也正是精与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阴精受损,有不同的原因。五志(喜、怒、忧、思、恐)过度伤精。五志,分属五脏。五志,是五脏所藏精气所化。如五志过度,就会伤精而生病。《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劳倦可以伤精,中医认为,过劳而伤气,气耗而损精,精气不足,百病丛生。当然,劳伤也包括房事过度引起的疾病。除上述以外,饮食不节,逆于四时等,均可造成阴精的亏损。
二、气
气,是流动于体内,充养人体的精微物质。其作用是维持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难经》八难说,气为“人之根本”。气的存在与运行,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根据中医的观点,气也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气的运行。气是在不断地运动,运行于全身。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主要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各脏器都进行着升降出入的运动。这种运动,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气的运动一旦停止,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气的功能。气具有推动作用。人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血液循环、津液输布等,都依靠气的推动;气的温煦作用,使体温保持正常,四肢温暖,肌肤红活;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气既能调摄血液,不使溢出脉管之外,又能控制汗液、尿液,使之有节制排泄。气还能固摄精液,不使遗泄等。气的气化作用,一方面,精、气、血、津液,能相互化生,即所谓“精化为气”,“气化则精生”;另一方面,气化又是指脏腑的某些功能活动。
体内各种不同的气,有不同的功能。元气,又称真气。是体内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气。《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水谷并而充身者也。”体内各脏腑元气充足,功能正常,阴阳平衡,身体健康;宗气,存在于胸中,主要功能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动;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营运全身而发挥营养作用。《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气,由水谷之气化生,它慓悍滑疾,卫气运行脉外,可达皮肤肌表,以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开合,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故《灵枢》本脏说:“卫气者,可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气的受损。阴精受损的原因,都可导致气的耗损。情志的变化,最易损伤气机。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密切,重要原因之一,是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情志异常,主要影响内脏功能,使气的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气的来源参阅本章第六节)
三、神
神,是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思维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心身状态的外在综合表现。神生于先天之精气,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所以,精气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故《灵枢》本神篇说:“故生以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篇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就是这个道理。《素问》六节脏象篇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神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
神在体内与五脏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谓神、魄、魂、意、志,在名称上虽有所不同,实际上都是神的类属。同时,五脏中,心统率其他各脏,因此,心藏的神,也统领了其他四脏的魄、魂、意、志。《灵枢》本神篇说:“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段经文对魄、魂、意、志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精神与形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明了中枢神经对机体的主宰作用和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的理论。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精神上的损伤引起。“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所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谓精神因素,就是指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也是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各种反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在特殊情况下,由于“七情”太过或不及,长期的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生理的调节范围,影响到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失调,这时就会引起疾病。陈无择说:“七情,人之常情,动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则见于肢体。”说明情志不节,先影响到脏腑,而后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病情。
不同的精神刺激可以引起不同的脏腑功能的紊乱。《素问》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灵枢》又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平时我们可以见到盛怒时会气逆于胸,饮食不下,头昏目眩,肝气郁结,胸胁疼痛,甚至呕血,这就是“怒则气上”、“怒气伤肝”。喜是愉快的表现,对人体是有利的。但是,喜乐过度,也同样有害。《内经》有“喜乐者,神惮而不散”。一个人高兴过度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想吃饭,甚至引起失眠;受到惊恐的人,感到浑身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这叫“恐则气下”,“恐伤肾”。部分人,由于惊吓而引起精神失常,这就是“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之故。“忧伤肺”,“肺主气”。忧愁的人,全身气机失和,就会产生难以言状的不适。“思伤脾”,脾志为思。张景岳说:“但苦思难释则伤脾。”忧也是同样。陈无择在《三因方》中提到“忧思伤脾。”说明“忧”、“思”是同一范畴。可见“忧”、“思”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非常密切。《素问》举痛篇说:“思则气结。”所谓“气结”,就是脾胃功能的紊乱失调。一个人如果不顾劳逸地思考问题,“奋而忘食”就会使胃呆而不思饮食。
可见,七情的波动都可使人致病。中医学把“七情的发病,都用“气”来概括。气是周流和统摄全身,保持人体健康的,而“神欲求其全,气欲求其和”。由于“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结”,而造成百病丛生。从它的机制讲“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反食而气逆,故气上;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恐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结”。显然,情志的内伤,首先是“气”遭到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又是如此的广泛。所以,巢元方有“百病皆始于气”之说。现代医学认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通过神经和体液,尤其是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和支配人体的一切机能活动,精神活动受着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任何内外环境的刺激,包括精神的刺激,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当这种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体内神经对所支配器官的调节的障碍,最后,引起脏腑功能的紊乱,这就是精神状态对机体健康危害过程中的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精神因素引起机体变化和机能障碍是多种多样的。精神因素,除能引起精神病外,在不良情绪刺激下,在胃肠方面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有的甚至引起痉挛而感到剧烈腹痛,进而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以致造成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器质性损害。这一点,也为动物实验所证实。有人把两只小猴放在一个金属笼子里,一只被捆起来,一只则自由活动,除睡眠和进食时间外,每隔20秒钟要给通电一次,猴子要受到电击,笼中装有一个可按动的杆,通电前及时按动一下,可以免去一次电击。能自由活动的小猴,为避免受电击的痛苦,每隔20秒要按动一下杆,因此,它始终处于极度的焦虑和奔波劳碌之中。而被缚的小猴,只好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由于心理状态的不同,健康状况出现很大的差异。焦虑不安,疲于奔命的小猴得了溃疡病,而被捆的小猴却安然无恙。
精神因素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可以引起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颜面潮红、肢端厥冷等。关于高血压,实验发现,在痛苦和愤怒时,由于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心搏出量增加,而引致收缩压的升高。因而,有人认为,有忧虑、愤怒、抑郁情绪的人,最容易发展为高血压。通常认为,心理因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高血压症,大部分高血压症有遗传因素。这种遗传上有高血压素质的人,因生活过程中受各种紧张刺激,引起情绪波动,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为中介而引起血压反复升高,终于形成高血压症。有这样病症的人,有时在盛怒之下,血压急剧升高,就会当场“中风”。有冠心病的人会使冠状动脉紧缩,发生心绞痛,有时引起致命的冠状动脉闭塞。当情绪刺激引起脑血管痉挛时,就会引起头痛或偏头痛。
精神因素对呼吸方面的影响。在情绪上受到极度困扰时,呼吸加快、胸闷、气喘,由于换气过度,血液中二氧化碳成分降低,这时皮肤有蚁走感,指头和手发麻、颤抖、头晕,甚至昏厥。
不良的精神刺激,还能引起骨骼肌的紧张。如果这种紧张拖延很久,就会引起局部肌肉的疼痛。有人统计,在勉强的情况下,去干不愿干的事,这时颈和肩部肌肉紧张,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后头部直至颈部的疼痛。这种疼痛,有85%是因为情绪紧张引起的。
精神因素,还可引起皮肤毛发方面的改变。俗语说:“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相传东周伍子胥过昭关,一夜间愁白了头,这是典型的例子。此外,还可引起皮疹、脱发、斑秃、多汗等。神经性皮炎,也是由于皮肤表皮毛细血管常因情绪反应而收缩,久而久之,就形成神经性皮炎。
此外,泌尿系统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尿频、尿急,以至于尿失禁等。内分泌失调可以引起月经不调、乳汁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性欲减退等。
情绪对于癌症的发生,也已经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这个问题,实际上人类早有认识,祖国医学认为,癌症是“七情郁结”等原因致使气血停滞的结果。现实生活中,见到不少癌症病人,有长期不正常的精神状态,特别是有严重的精神创伤,或精神过度紧张,或情绪过度抑郁的历史。有人还发现,癌症患者具有惯于自我克制,情绪抑郁的特点,有时还与个性有关。为什么情绪紧张或压抑,会促使癌症的发生呢?主要是因为紧张的刺激引起心理矛盾,进一步造成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由于动员心力体力去应付紧张状态,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致使免疫功能降低,直至癌症的发生。当然,致癌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理化刺激、病毒、感染、药物、遗传、激素刺激和老年等因素。事实上,精神因素与上述诸因素是紧密联系的。
近代对精神因素的致病作用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新近丧亲属者,要比同样年龄的其他人死亡率高7倍;妻子死亡的男子,冠心病发病率高达40%以上。情绪抑郁、忧虑或急躁冲动的人,易得冠心病及癌症;怒气难以自制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较高。英国有人调查了250名癌症患者,其中有156人在发病前受到过强烈的精神刺激。可见精神因素对各种疾病的发生起到何等重大的作用。
精神因素还影响到疾病的转归。恶劣的精神刺激,可以加速病情的恶化。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位医生研究了白血病和何杰金氏病患者,发现情绪忧伤时病情加重。在10个病情发展的病人中,有9个与孤独、绝望的心境有关。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精神因素引起疾病的机理,以应激学说来解释。沮丧、紧张、恐惧、暴怒等强烈精神刺激,可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这些反应引起各种功能和代谢的改变,如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外周小血管收缩,会引起微循环缺血,重要器官的长时间缺血,又可导致功能不全和组织损伤。又如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胃酸分泌增加,胃液的酸度增强,如果加上外周小血管收缩,就会造成胃肠道微循环缺血、淤血,胃上皮细胞更新变慢,从而,使胃肠道黏膜出血、坏死和溃疡形成。
与此相反,轻松愉快的情绪,可以达到适度的神经—内分泌的平衡。
在人的一生中,在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的各个阶段中,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都有差异。更由于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的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所以,经常地发生大量的心理问题和矛盾。我们一旦知道健康的生活必须有良好的情绪,那我们就要学会适当处理和控制情绪。如何教育子女应有乐观性格,子女得到这个厚赐,他们也将一生受用不尽。
四、精、气、神三者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为人体之“三宝”。它们三者的关系密切,互为其根,互相转化。精,是先天肾气结合后天水谷之精气化生而成,是人体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精与水谷之精微以及吸入的大气所产生的功能;神,是指人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概括。
气产生精,精的化生也有赖于气,气的产生也就表现出了神。《金丹大要》说:“气聚则精盈,精盈则气盛。”《类经》说:“精气既足,神自旺也。”因此,精气充足的人,神一定也很旺。反过来,神不旺盛的人,也就说明是精气不足的关系。正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链锁性关系,所以,过度耗损了精,便减弱了气的产生;过度损耗了气,也会降低精的化生,同时,也会使神表现出不足的现象。然而,神虽然产生于精与气,而过度的精神活动,损伤了神,也会转过来影响精与气,从而使形体变弱。所以,《灵枢》本神篇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睏脱肉。”
五、精、气、神论与养生
精、气、神,是生命的源泉,要形具神合,主要是“保精”、“养气血”、“养神”。
关于“保精。”《素问》上古天真篇说:“积精全神。”《管子》内业篇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精气足,则人之生源充足;生源足,则体自康强。养精,即是养形,形全则神全。《不居集血证全书》说:“精气者,万物之本,全其形则生,养其精气则全神,形全则神全而无病。”
关于“养气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景岳全书》中兴论也说:“血为阴,阴主形也,血气若败,则形神俱败,此营卫之毫厘当惜也。”血旺则神安,血虚则神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所以,“养气血”是养生重要的一环。
先天之精,最初禀受于父母,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可见,要使身体健壮,首先要从优生开始;后天之精,为生后复得水谷之精微以及呼吸之气化合而成五脏之真精,以营养脏腑、四肢、五官、百骸,即所谓“后天生先天”。营养人体最重要的是水谷和空气。《素问》六节藏象篇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所以,养生的重要内容是饮食的调节。鉴于呼吸对于精气神有重要作用,在养生上重视呼吸养生的锻炼。
养生要十分注意“养神”。《素问》在论述调养精神,保养真气,以求长生的方法时,要求:“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医钞类编》进一步说明:“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所以,养生要把调神放在首位,这是养生大法。起居,对调神也有重要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劳逸有节,神气自然安顺。
第四节 经络说
经络,是人体内自然存在的功能。这种功能以十二脏腑为领导,将周身各部、表里、上下,连成各有所属的系统,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经过联络的通路,经有“径”的含义,像径路无所不通。络有“网”的含义,像网罗的错综联系。但经和络,在生理活动的范畴,病候反映的征象,有深浅、远近等不同。经络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别络以及若干的络和孙络的总称。其中以经脉在脏腑、头面、四肢之间逐经相传,构成了整体循环;经别,是十二经脉所别出,在阴阳经之间离合出入而形成表里配偶,着重于深部的联系;经筋,则起于肢末,行于体表,终于头身,而有三阴三阳的相合,着重于浅部的分布;奇经八脉,是调节十二正经的;十五络,为经脉传注的纽带;其他的络和孙络,则错综分布于诸经之间。如此构成了复杂的系统以及错综的循行通路。
一、经络的作用
经络的生理作用。人体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皮毛、筋肉、血脉等,这些各具不同生理功能的脏腑组织,依靠经络的密切联系,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以使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和平衡。《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五脏,外络于肢节。”说明经络是内脏与体表连接的通路。至于经络通路的作用,《灵枢》本脏篇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也说:“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凡此都说明血气都必须有经络来运行转注,才能循环不息,使筋骨皮肉等获得营养,抗御外邪,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和健康。这种“营养”和“卫护”作用,一般称之为“营气”与“卫气”,简称为“经气”。而经气的来源,又赖于血气的充养。所以,经络的生理功能,其系统的领导,为脏为腑;充养的来源,为血为气;作用的表现,为营为卫。从而,使脏腑组织之间,保持阴阳平衡,内外协调的状态。当人体各脏腑及其所属部分,进行有规律的活动时,由于受天时六气变化的影响,在各自适应的情况下,形成了有机的联系。《灵枢》经别篇说:“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由此可见,因为经络是通达表里、贯彻上下,不仅能使机体内在活动取得协调,而且也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经络在病理、诊断与治疗上的作用。如果经气失常,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抵御作用,病邪就可循经而入,由表及里,由下而上。不仅如此,体内脏腑的疾病,也可以从经络的通路,反映到体表肢节。由于病因的性质,脏腑的功能,经络的部位,气血的盛衰,时令的不同等变化因素,就会反映出种种类型的病理现象。在诊断方面,《灵枢》卫气篇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脉者,知病之所在,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说明掌握经络学说,对推求疾病之原因,明确疾病之性质,观察疾病之部位等,都有重要意义。在治疗方面,无论药饵内治,或针灸外治,经络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所谓决生死,是指诊断。处百病,调虚实,即是处方治疗。俞嘉言也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由此可见,经络是贯穿在整个理、法、方、药之中。
二、经络与健身
除上节所述,经络可使机体内各脏腑、表里、上下保持着协调,并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维持着经络的“行气血而营阴阳”的功能。所以,经络的健身作用,它既是调整系统,又是防御系统。
经络本身,具有调整虚实的功能。这也是以经络在正常情况下的协调阴阳为基础的。当经气失常时,人就要生病。如《内经》所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是循行于经络之中,经气不足,气血不和,百病随之而生。中医运用气功、穴位按摩、针灸、保健体操等方法来“调气”、“治神”。通过一定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来调整气血,通达营卫,疏利经络,达到扶正祛邪,恢复机体的正常状态,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经络具有防御病邪的功能。在经络中的孙络,广泛分布于全身,而“卫气”也随孙络而散布全身。当病邪侵犯机体时,首先接触病邪的是孙络和卫气,穴位是孙络分布之所在,也是卫气停留之所,同时,也是病邪侵犯的部位。所以,穴位是正邪相争之所。一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