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10742900000012

第12章 沙州千佛洞(第1~30号洞)(1)

第1号洞 百子观音仙姑殿

1814年整修。前厅内画面陈旧而古怪,已十分模糊。但是还可以拍摄位于入口内左侧顶板上的一身佛像和几身菩萨。在口内靠右手的墙上,于一个壁龛的上方,还有一行古怪的供养人,可用梯子就近察看,有可能在题识里辨认出几个名字。前厅两侧分别饰有4尊站立的菩萨,大小如真人,脸部为黑色(似为原来固有者)。

努埃特拍摄了左侧前版面(轿中人和金河中的女子)和全部雕像。全部画面的题识均已无法辨认。

现代循环通道破坏了左右两侧的供养人画像,题识一般已完全模糊不清或被粉刷掉了。然而,在口内右手处,人们可以辨认出一位女供养人的古老题识,为凸形字体。我可释读出:

1.“河西节度使张公夫人后敕授武威郡君太夫人阴氏一心供养”。

门一侧,在作为通道入口壁龛里,有一段较长的蒙古文题识和一段很短的八思巴文题识,后者已被一块现代座石所切断。还有其他题词:

2.“故 墨厘军……”。

3.“故归义军节度押衙知敦煌 大夫捡校国子祭酒……”。

4.“应管内人都 银青光禄大夫 上柱国阴……”。

5.“孙……”。

供养人的题识均已无法辨认。

应该带着梯子和几根蜡烛再来一次,以便看看在反曲线下方的画幅,这些画越接近底部越呈鳞片状剥落,但离洞口最近处大厅四周的画片保存完好。

还要看看前厅右侧的壁龛里有无办法再拍几张佛陀弟子们的像(毫无办法)。

石窟内门的上方只有一条题识可以辨认,而且很清楚。

1.“女尼安国寺法律智惠性供养”。

顶板上的小千佛像应属常用风格的早期或初期。又一条女供养人的题识。

2.“新妇小娘子……”。

上面有一条题识。

3.“慈母 正清岑民……”。

又是一条(重复两次)。

4.“故女四娘子一心供养”。

5.“故女四娘子一心供养”。

最后一条是男供养人的题识,较小。

6.“子蓝眼子一心供养”。

石窟1之前应加几个位于更南部的石窟,即石窟a、b、c,均规模小,由我亲自清理,无内容。

第2、3、4号洞

规模小,无内容。(第2和3号洞)属唐代之中期,4号洞接近该风格的末期,壁上绘有以绿色为底色的千佛图。

第5号洞

本石窟规模大,但内部装饰已所剩无几。洞上外左侧为若干壁龛,底部为浅浮雕,经灰墁形似石碑,几条龙和平时一样高抬着额头。应让人进行清理以确定有无墨水和颜料书写的东西。灰墁石碑的年代似应与目前装饰的年代相应,通道白色底面上用红线画的巨型菩萨像和两壁的绿底色上画的千佛图一起都属于唐代之末期。其下部到处可以找到更为古老的装饰,已属唐代,但其被水浸蚀程度较前者更为高。

我挖出的那个石碑是黑底白字。碑文里继含义不清的字之后有一系列问号,在那些可能释读的字的旁边,均已标明可以解读:

“大法 沙州 门海

群迷之重利纵使蓬莱宝 饮琼液 经行

无生而利禾 木灭标 沙界

灵无垠 坚薰修 檀 大

纶 张 俊

王祥之 子孙因家

年正月廿葬于

殿 御史有天资之

殊 京恩 华兄龙弟

节伊吾军

一曰 千里 子 施

州衙

长达

三 而

押 互身 金

西节之 营

上 神 监察

木广全

弧几

财自足

峤审

尽千

好 蓬 百

霞 风

守王

潜 水氵音”。

第6号洞

石窟相当小,口内右侧(在前厅里)和第5号洞一样有1块灰墁石碑。碑身有用墨水在白底上写的汉字,但只能看出一些黑色垂直笔画的痕迹和若干个难以辨认的方块字。我在这块口外的石碑上读到:

“四流

山根

因为黄

记耳问

亡兄僧首”。

在通道里,入口内右侧,在一名供养人和他的儿子之间涂有两个西夏文方块字。一位僧侣的四周是一段蒙文和藏文的题识以及几个垂直的游人红色题记,但我不认识。另一面是一段蒙文题识的残余,再往下是两个蒙古字。

大厅里的画保存相当完好,画像几乎是完整的。男女供养人的画像很有意义,带有若干题识,局部可以辨认。在进入大厅右侧的前墙上我录下了这样的内容。

1.“新妇董氏一心供养”。

2.“妹灵修寺主化立善……”。

在与入口相对的墙面上,壁龛下方的题识是:

1.“伯母 邓氏一心供养”。

2.“伯母 宋氏一心供养”。

3.“妹母 阎氏一心供养”。

4.“……”。

5.“子一心供养”。

6.“妹十娘子一心供养”。

然后是一段用墨水写的游人题记,看上去相当古老,不过可能仍是18世纪的:

“宁夏贾善才到此

甘州油饼街周二到此”。

此外还有一系列题识:

女供养人的题识。

1.“妹尼普光寺都维证信一心供养”。

2.“妹尼普光寺法律师相一心供养”。

3.“三妹灵修寺……一心供养”。

4.“姑灵修寺律尼妙明一心供养”。

男供养人的题识。

1.“管内释门都判官任龙兴寺上座龙藏 修先代功德永为供养”。

2.“释门龙兴寺上座 一心供养”。

3.“叔索留一心供养”。

4.“亡兄节度衙前子弟虞侯海润”。

5.“亡兄海圆一心供养”。

6.“亡兄素一心供养”。

7.“侄取和一心供养”。

应该拍摄右前画面和右侧画面的右部,再加上左前画面的上部。

在它旁边是一个小男孩,旁有题记:“孙子 女圆”。在返回前壁时,于入口内靠左手的题识是:

1.“夫人蕃任五州娣兼法曹参官金银问告身龙大皮康公之女修行顿悟优婆姨如佛 一心供养”。

在石窟内,前壁的门上有一家古怪的供养人和一条题识。若用梯子爬上去,那么我还可以从中辨认出一部分来。其中间为:“索氏愿修报恩之龛”,左侧是女供养人的题识:“亡母清河张氏供养”,右侧的题识是“亡父前沙州索留南供养”。

在通道里,主要供养人的题识好像是这样开始的:“沙州……”其职官尊号不长。在他对面的僧侣的题识是这样开始的:“龙兴寺都……”

整个石窟6属于唐代的早期,两壁画有各种场面,只是洞顶上面在灰白的底色上绘有小千佛图。

1.蒙古文题识,通道右壁(白墙黑字,笔记本B,第3页)。

2.通道这一边的蒙古文题识(左壁上)已太浅淡,故而无法利用。

3.一段浅淡的婆罗谜文题识(笔记本B,第3页)。

通道左壁上没有任何可利用的蒙古文片段。

右壁题识

中心画面

中心场面示为极乐世界之“东方药师净土变”。

这一洞壁两端画面上的题识均已不堪卒读,但在该左壁的右画面上的一小方题识还可以辨认出来,右部是“善友太子入地取蓬花时”,左部是“龙天八部乘云降雨时”。

这一右侧洞壁左部的画面共分为“九会”。

第1会:题识不堪卒读。

第2会:“第二会从摩竭提国,蓬河曲普光明殿中,足下百亿光明十方世界,山尘菩萨,俱有十方各有佛刹,殿菩萨起来云乘”。

第3会:“第三会在三十三天主,释宫中妙胜殿于两足,指千光显时十方各,有佛刹尘数菩萨,摩诃荫……”。

第4会:“第四会在夜天王,座殿时十方,尘数菩萨摩诃萨如,来云集功德云集大,菩萨而为上首功德林,等入智……”。

第5会:“第五会兜率陁天王,宫一曰宝庄严殿,胜放千百亿由他光,明普照十方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各有万,佛尘数菩萨”。

第6会:“第六会佛花化自口,在天宫殿,宝藏以不可菩萨,摩诃萨俱金刚藏,菩萨而为上首入菩,萨大惠光明请入三,时金刚等菩萨,而为上首……”。

第7会:“第七会普明,刹数菩萨摩诃萨,俱世尊,出宫有说……”。

第8会:其题识已不堪卒读。

第9会:“第九会尸罗伐国,逝多林给孤园大庄,严五百菩萨,摩诃萨俱来自入,师子三昧”。

祭坛前画面:右侧为骑在六牙象背上的普贤菩萨,与之相重复的塑像也同样。祭坛前版面,左侧(即始终是以参观者的方向而言)为同样条件下骑着狮子的文殊师利。

石窟的前画面:右侧为千钵观音,在一朵莲花上,花开在一根树干上,树上盘着一条两头蛇,有两头,像被当作祭品,在左侧与此相对应的画面上是带有各种象征的千手观音。(关于这两个画面,可参阅第72号洞中同样的内容)

千手观音的周围为各式人物,部分题识可以辨认,画面人物如下:

1.千手观音;

2.(无法辨认);

8.(无法辨认);

10.(缺);

12.(缺);

13.手抱竖琴的菩萨;

16.骑在一只金翅鸟上的人物;

17.手捧太阳和月亮并骑在孔雀上的人物。

尚可识读的题识如下:

9.“地神天王”。

17.“孔雀王”。

15.“月光菩萨”。

14.“日光菩萨”。

16.“金翅鸟王”。

3.“婆叟山寺”。

5.“水神”。

4.“火神”。

13.“音静菩萨”。

7.“青金刚”。

6.“马头金刚神”。

11.“莲花菩萨”。

左壁(题识)

无中心题识,有5条题识隐约可见,分布为下:

1.“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卫国时”。

2.“须菩萨……”。

3.“能作是念我得须洹果不须菩萨于意云何”。

4.“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萨于意云何”。

中心题识的原文为“西方争变”。

右侧画面

无中心题识(可能有的已完全剥落而被遗漏)

题识2、3、4不堪识读,题识8无法辨认,题识30和35无法辨认。

尚可识读的题识如下:

1.“以佛神力任在虚空”。

2.“声闻菩萨心 神力”。

3.“四天龙国听法时”。

4.“无尽意菩萨说法时”。

5.“如须弥山王”。

6.“得大势菩萨”。

7.“普现菩萨”。

8.“如来乐道天魔”。

1.“羊车鹿虫牛今在门”。

34.“无尽意菩萨自弘经”。

33.“时地菩问观世音”。

32.“文殊师利菩萨”。

31.“弥勒涌出行”。

29.“亿菩萨誓弘经”。

28.“毗沙门天王说祝”。

27.“妙音菩萨”。

26.“真如善听法华经”。

25.“涌出虚空现十八变”。

24.“药王大乐说菩萨”。

23.“二万菩萨自誓弘经”。

22.“云雷音王”。

17.“文殊师利于娑竭龙宫”。

16.“常不轻菩萨”。

21.“八十亿比丘众誓弘经”。

19.“富楼蒙作佛”。

15.“无量寿同时出”。

14.“无尽意菩萨”。

20.“声闻菩萨楼在”

……

18.“漏出虚空”。

13.“德惠从地 出”。

12.“比丘比丘尼”。

11.“梵天等众集来会”。

10.“商主……”。

我们应该指出,其中的大部分题识均位于跪拜人物的旁边,这些人物均身着制服,当画面比较多样化时(如骑士、孕妇等),就看不出题识和这一部分主题之间的关系。

前壁

反曲线之下为与两侧壁下部画面相类似的画面,但壁面已被粉刷过。这是在对这些画面进行了一次简单粉刷后(其灰浆已到处开始剥落),再在上面画的,是一排为目前尚可看见的女供养人。再往里,在柴泥涂层的里面又找到了一层涂层,但我无法确定那个涂层上是否有装饰。当石窟被整理成今天这个样子时,通道的宽度被缩小了,这次缩小的时间与反曲线之下和门上方的男女供养人的画像的绘画时间属于同一时代。

第7号洞

这个大石窟里画在反曲线下方的画面十分古怪,需要作认真研究和大量的拍摄工作。

在墙上,在各种题识中有一条一行字的和另一条3行字的突厥文题识。

在中央大祭坛的前方,从正面进入洞口的右侧部分有若干男供养人的画像。我辨认出了两条题识:

1.“故慈母尚氏善子一心供养”。

2.“故女惠意一心供养”。

左 壁

1.为一行突厥文题识(见笔记本B,第6页)。

2.为3行蒙古文题识(已被临摹出来了)。

石窟壁面上画有各种壁画,属唐代之早期。顶部之千佛很大,并已经过修理,但每个佛名还保留着。壁画的底色不是单调的绿色,像不久以后所惯用的那样。佛像都被浅绿色和类似云彩的东西所包围,其底色为灰白色。

通道下部菩萨的裸露部分呈黑色。在前壁反曲线下方以及两侧壁面的第一部分的菩萨为白色粉刷层上用红笔所画,这是唐代后期的传统画法。这些菩萨,特别是石窟本身的菩萨给我的印象好像是在原供养人像之位置上重新画的(原供养人的像在石窟里已经没有了),但在这方面,除了在这些画像和两侧壁上的小画面之间有装饰手法的连续性之外,我别无其它证明。

通道斜面的突出部分为几尊有名的佛像:双头菩萨,另一个显示日、月的菩萨和一个弯着腰以让小偷触及他白毛处珍珠的菩萨等。

壁 画

顶板四角画面

顶板四角为四大护世天王,其题识如下:

1.口内左侧:“南无东方提头赖吒天王”。

2.口内右侧:“南无北方 天王”。

3.背屏左侧:“南无西方昆楼木叉天王”。

4.背屏右侧的题识(局部)不识释读:“南无南方昆楼勒叉天王”。

右侧前画面

坐轿人。

1.不堪卒读;7和8不堪卒读;10和11不堪卒读。

其尚可释读者如下:

2.“阖城益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3.“时维摩结已平断取妙世界日直于此土

具中菩萨平觉不知所住又复还至本

处却不使人又往来此相而世界”。

5.“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

相擎音菩萨如是等三万人俱”。

6.“忆念住昔从行乞食时维摩诘

取我藏谓我言唯须菩提

善能衣食等者诸法亦等者衣食

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

8.“入诸法龙其志”。

9.“尔时长者维摩诘自……世尊慈普……”。

1.4、6和8均不堪卒读。其尚可释读部分如下:

2.“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3.“佛告持世菩萨汝诣维摩诘问疾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

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净室处

波旬从葛二千天女时”。

5.“陀罗山宝……国大海河川流泉……”。

7.“文殊师利奴定居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

口内左侧前画面

这个场面一般与《维摩诘经》故事里的“轿子”相对称:坐在法座上的一位中心人物(佛)和穿着中式服装的许多崇拜者,另一位妇女好像在从象征丰收的羊角里倾倒金子。

只有两条题识:上面一条已完全无法释读,下面一条里可以认出:

“尔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诸大人问世尊

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 大弟

子正华了诸 即 堕落至大弟子

……”。

口内右壁

上部画面

上部4块画面(已拍照),从离入口最近的一块开始研究。

右侧上部第一块画面

题识1不堪卒读,4和5不堪卒读,8不堪卒读,12不堪卒读。其尚可释读部分如下:

14.“思益梵天言佛说汝于世间菩萨中为最第一何为

正阅若无彼若无我阅名为正阅不分别法问名为正问”。

15.“纲明菩萨言以生故问名为邪问以

故问名为邪问以作故名为邪问”。

16.“诸比丘比丘尼等俱来会座”。

17.“诸等俱来”。

18.“思益梵天言纲名菩萨以彼我闻名为

邪问分别法问名为法邪问”。

19.“佛说梵天如天出世问”。

20.“纲明言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能

于如来是诸性”。

21.“南无西方无量寿佛”。

22.“宝相佛俱来会座”。

23.“南无北方无音佛”。

24.“思答经变”。

25.“妙真佛俱来会座”。

26.“东方妙真佛”。

27.“南方宝相佛”。

13.“思益梵天经变如是闻一时佛住王舍

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僧

常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皆

众所识得陀罗尼无畑

财及诸神通无所”。

12.“星身善能晓了诸法实相迷昏建得”。

11.“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姨等俱来会座”。

10.“替天所言…………”。

9.“尔时思益梵天白佛官世尊所说四圣听会说法时”。

7.“思益梵天言何解所作已辩佛说无得无分别是辩”。

6.“尔时纲明菩萨白言世尊若有于法生见即于其人佛不出世时”。

2.“梵天言白佛言世尊 应 供养梵天所言五阴者侣有言说于中取相分别生见而说是名世间苦”。

我们应该指出,在洞顶上根据与洞子相比较而正确确定的4个方向中,也有4尊四方佛,但在东部的“妙真”于其中则被“不动”所取代。

入口内右壁第2幅画面

22.“第七会普光明殿以十利尘

数摩诃俱世尊

足出宅僧初品随光

明功德品普

界出现等品药号因果

安姓起同来心王品

……”。

21.“诸即谛十二因缘法王为其蒙愿法花时”。

20.“第三会在世三天帝释宫中

妙胜殿于雨足指放百千亿

光明时十方各有利尘数

摩诃萨如来云集法惠十方

其上前时法惠千万亿利尘

数如来见身以三加诃法

惠念说十住法时”。

19.“大通如来授梵王请说十二因缘时”。

14.“见有比丘深修禅定”。

13.“第八会普光明殿与不可说百千亿

佛由他剩尘数大菩萨俱普贤

之众疑念起二百问端请普贤说普

菩萨以千法门答普惠菩萨以释

众疑明因果二八位顿彰法闻罗

各 其身于普贤菩萨前请阅说

法门时”。

17.“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空摩

宝藏殿以一说摩诃萨

俱金刚菩萨而为上首入菩萨

大智惠光明三昧时十方国以

三昧金刚藏令说十地毗卢

世尊及十方各首放眉

间光说十地上首菩萨解释

及大众尔同诸时”。

16.“尔时出与王大说”。

6.“第一会在摩

竭提国于僧

若道场中

与十世界薇

座菩萨摩

诃萨及三十九

刹尘数杂

胜神光诸世

主俱普曜

菩萨于

世尊前入

媪遮藏

身三昧说连

藏压严世

海果得法眼

于尘中出得

惠第

菩第……”。

10.“无尽意等一万菩萨自逝弘经”。

9.“会”。

8.“既圆如来说法复倍宿世因缘世”。

5.“萨众为说法花经”。

4.“早第四会佛在舍卫国……

园……

……林等十大……

首时功德林 萨智明

明十一……”。

2.“见有比丘深修禅定”。

1.“常精进菩萨闻法师功德品”。

这一画面上画的可能是妙法莲花经变,无疑是一朵下层的大莲花,从那里产生出一个城市。

题识1不堪卒读,6是本画面这一部分的中心题识,不堪卒读;9(几乎全部)不堪卒读;11和12不堪卒读;15不堪卒读;18不堪卒读;25不堪卒读。

我注意到这块画面上的太阳与通常那样用红色表示,带有一种类似三足鸟的东西,张开着翅膀,一点儿也不像乌鸦。在门上方前画面上也有这种图像;而月亮则是白色的,带有一棵三根枝杈的树,渐渐变成一个伞形体,树的右侧是一种蝎子,左侧坐着一只兔子,从其长长的耳朵即可辨认。

口内右侧第3块画面

没有题识。

口内右侧第4块画面

题识分布位置:

题识2无法辨认;4和5无法辨认;8(中心题识)、11和12无法辨认;15无法辨认;17、18、19和20无法辨认。尚可卒读者如下:

“……利何者多失利……”

9.“何者利,杖世尊告日施若多得利……利,为坚甲慧为利……”。

10.“尔时天帝释从宫而下诣佛道场来会听法时”。

13.“尔时天帝释,闻法时”。

14.“尔时天帝释从尊而下诣”。

16.“尔时天帝释即闻法巳心意藏秋却还宫时”。

7.“天复请曰我、犹有、诸佛为、断今世住后世谁极

目欺谁圣尊,若多有弥财而不能修福今世住

后世,极、谁若多有弥财而不能修福”。

8.“天请问经变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

伐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顾客殊妙过于

夜公乘诣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是天咸

大赫弈同遍照曜誓多园林尔时彼天

他而请问曰尔时天帝时从空而下诣佛道场

来会听法时”。

1.“天复请曰谁为覆、间谁、障谁令

舍亲友谁复障生天世尊告曰先智

覆世间所鬼魅坏?贫舍亲友、著、生天”。

3.“天复请曰方向为盗贼方向为者

时谁为兄世间谁名能劫财世尊

告曰耶惠为盗贼尸罗智者财

说能性间把戎能盗贼”。

6.“方何利刃剑方何……

云何极重腈尔时世尊,伽他告彼天回

言刀利剑贪石石毒药嗔恚……

无极重晴”。

左 壁

我是从离门最近的一块开始计数的。

上面第一幅画面

这里各种小场面的题识好像与对面壁上的主题关系更为密切。

题识分布情况为下:

题识5,不堪卒读;6和7;不堪卒读;12,不堪卒读;18和19,不堪卒读;21,不堪卒读;23,不堪卒读;26,不堪卒读;27,不堪卒读;29、30、31和32,不堪卒读,35;不堪卒读,尚可释读部分如下:

34.“尔时文王将请眷属及至如来所供养”。

33.“尔时文王见太子入海时”。

28.“有太师其利”。

25.“天人太子曰…………”。

16.“尔时太子以道师辞王入海至宝山 尔时太子……奉识……”。

22.“尔时师子大王前太子语瓩我随首心诸战言我”。

20.“尔时波罗柰国王有太子好不施年始大岁人相具 不贪躯”。

24.“尔时太子困苦真二路七月一十四日时太子文十四日根食俱无老死不久常困苦时”。

17.“尔时施主还到其家便我者给须衣针而皆施之”。

15.“尔时守宫殿神”。

13.“尔时圣僧及外道六师于成利 众生巡游时”。

11.“尔时太子以慈故牛来舐眼竹便落眼却如故”。

10.“尔时太子…………时”。

9.“尔时太子白父母言正…………”。

8.“尔时太子求得磨尼珠后雨七宝救济贫之时”。

5.(甲)“东南方有银山道北下”。

4.“尔时太子……时”。

3.“青莲花……水……”。

2.“其大子以婆罗门问宫时”。

1.“尔时思友太子前……”。

上面第二幅画面

上面第二幅画面的

题识1,不堪卒读;题识4,不堪卒读;题识6(参阅右上方的画面,在该画面之上有一个小涅槃)、题识7,不堪卒读;题识10,不堪卒读;题识13、14、15,不堪卒读;题识17、18,不堪卒读;题识22,不堪卒读;题识24、25,不堪卒读;题识27,不堪卒读;题识28、29、30、31,不堪卒读;题识33,不堪卒读;题识36、37,不堪卒读;题识39、40,不堪卒读;题识42、43、44、45,不堪卒读;题识47、48,不堪卒读;题识50、51、52、53,不堪卒读;题识58,不堪卒读;题识59,不堪卒读;题识61,不堪卒读;题识63,不堪卒读;题识65,不堪卒读。

64.“言我敬轻汝愿当作”。

62.“宿王菩萨间药王因缘”。

60.“见有比丘深入禅定”。

55.“常……四众……”。

54.“诸子毒药心宛转于地”。

49.“尔时文殊师利说法华经时”。

46.“王子出家为说法时”。

41.“四大声闻既闻世尊因缘”。

38.“八千学元学逝于”。

35.“或见菩萨说前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