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科学发明家
10741100000006

第6章 反战斗士重新结缘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爆发了。德国立刻进入了战争状态,整个柏林也卷入了战争的狂热之中。柏林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们也没能抵挡住这一狂潮,一向支持战争的能斯特教授甚至当上了战争顾问,穿上了军服。

一些文人学者们积极起草了一份战时告示书。希望科学家们也联合起来,积极支持德国发动的这场战争。一份科学家联合签名的告示书最后也被送到了爱因斯坦的面前。普朗克教授也签了名。他劝告爱因斯坦:“德国的安危,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责任的。”

“不,教授,您说错了,我永远坚持我的原则,我不会支持战争,更不会签名支持战争的。战争是野心家们的阴谋,遭受危害的都是无辜的人民。”

爱因斯坦不但没有支持战争,反而公开宣布,他坚决反对一切战争,并于10月中旬同4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表了反战宣言,坚持自己的立场。尽管爱因斯坦尽最大的努力去呼唤和平,但是战争还是爆发了。

研究所再也不能去了,因为这时的研究所,已经成了战争的帮凶,人们纷纷谈论战争,许多教授都纷纷放弃了自己的研究计划,一心帮助军队研究一些军事秘密化工武器,爱因斯坦没有能力阻止那一切,他只能以拒绝参加研究来表明自己是反对这一切的。

1914年11月,反对战争的知识分子们在柏林正式组成了“反战联盟”,旨在抗议德国军国主义的暴行,爱因斯坦不仅是该组织的成员之一,也是积极的发起者。当时许多关系比较好的朋友都来劝阻他,希望他保持中立,不要卷入这场战争中,可是爱因斯坦却说:

“我们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和平的国家,每个人都应该为它的安定付出自己的努力。”

战时的柏林,物品短缺,物价也飞速上涨,甚至许多人都出现了吃不上饭的危险。爱因斯坦由于国际友人的支持,还能和艾丽莎一家人勉强度日。

爱因斯坦还经常写信给国际友人,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力量来阻止这场战争的继续进行。善良的爱因斯坦,希望借助于良知的呼吁来唤醒那些冲动的行动,可见,他对于这场战争曾经抱有怎样“天真”的想法。

1915年初,爱因斯坦还曾与法国作家——积极的反战主义者罗曼·罗兰取得了书信联系,他们双方互相鼓励,试图借助自身的力量使得双方停战。可是,这只是他个人的善良的想法罢了,战火却越烧越旺了。

德国政府部门对于他的举动并不赞成,并一举摧毁了“反战联盟”,组织的成员也都遭到了迫害。爱因斯坦之所以一直都能够平安无事,主要得益于他的瑞士国籍,作为中立国的公民,再加上他的学术名声,使得他还没有被列入被屠杀的行列。

1915年的秋天,由于担心米力娃及孩子们的安危,爱因斯坦离开了柏林,准备回到瑞士。

也是在同年,由于友人的介绍,爱因斯坦与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相识。两个反战主义者坐在了一起,他们的心声得到了交流,他们的心灵不再孤独,因为他们知道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热爱和平的人们。

战争在继续,爱因斯坦的信心也变得悲观起来,战争、绝望使他的身体状况又恶化了,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科学研究的脚步,在隆隆的炮火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1916年年初,爱因斯坦在《物理年报》上发表了他的新论文《广义相对论基础》,从而使他的相对论的研究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这篇论文的发表为现代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1917年2月,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后,终于彻底病倒了。他原有的肝病又一次复发了。

由于战时的物资非常贫乏,根本无法保证每天营养的供给,即使是国际友人的援助不时地从瑞士寄来,也不能使得爱因斯坦的病情尽快好起来,于是朋友们极力地劝说爱因斯坦还是回到瑞士去养病,可是由于与米力娃的矛盾仍然没有解决,他并不愿意立即回到瑞士去。

病中的爱因斯坦,全靠艾丽莎的照顾。虽然当时食物缺乏,但艾丽莎的巧手总能变着花样给他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来。到了夏天的时候,爱因斯坦的病情一天天地好转了,只是他却发现,在生活上,他已无法离开艾丽莎的照顾了。他们本是远亲,结合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加上他们从少年时代就在一起长大,又是互相了解的。既然与米力娃的感情已经消失,又何必勉强下去呢?

于是,在朋友们的提议和帮助下,1917年的秋天,爱因斯坦与米力娃办理了离婚手续之后,正式搬到了哈伯兰大街,与艾丽莎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了。

战争使人充满了失望,但新的家庭生活又使爱因斯坦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艾丽莎虽然没有学问,也弄不懂物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她深深理解受到病魔折磨的爱因斯坦,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病人需要安静时,她就静静地陪伴在床边织毛衣。病人醒来时,她会为他端上一杯热茶,给他一个温柔的笑脸。

爱因斯坦的病渐渐康复了。他又可以回到自己心爱的书桌旁了。艾丽莎又重新为他布置了一个简单、整洁的书房,一个大书桌配上一把可以用来休息的安乐椅,四周的书柜里则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一回到书桌旁,爱因斯坦又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去了,常常艾丽莎给他送上一杯热咖啡,等到去叫他吃午饭时,热咖啡只是变成了冷咖啡,杯子里的东西却一点也没有少,对此艾丽莎只能无可奈何地笑笑作罢。

艾丽莎是个典型的贵族主妇,她温柔、优雅,家里的摆设她亲自动手,弄得一尘不染。由于爱因斯坦的名声越来越大,艾丽莎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打发那些来拜访的客人,以便保证爱因斯坦能有一个安静的研究环境。

爱因斯坦在家里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喜欢光着脚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即使是来了客人,他也经常忘记穿上袜子,仍然光着脚穿上鞋,蓬乱的头发像是永远也拉不直似的,却还大摇大摆地坐在那里招待着客人。

艾丽莎对此很是尴尬,因为如果不知道的人,一定会以为家庭主妇没能尽到责任。对于艾丽莎那责备的目光,爱因斯坦总会笑呵呵地叫道:“没有关系的,大家都是好朋友,谁会在意这些呢?”

说完,他还不忘幽默地耸耸肩,招来客人们的一阵捧腹大笑。

艾丽莎给了爱因斯坦一个温馨而干净的家,尽管他还不能适应这一切,但是生活上他是无忧无虑的,而且,走进了书房,就是他自己的自由天地了,他常常就在那张安乐椅上,一呆就是半天,思想仿佛已经溶入到了广阔的宇宙中去了。

爱因斯坦想尽各种方法阻止战争的爆发,现实证明了他是白费心机,这使他内心感到十分忧伤。可是新的家庭又使他鼓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在知识的海洋中,他可以去尽情地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