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倘若自己的言行有失礼、不当之处,或是打扰、麻烦、妨碍了别人,最聪明的方法,就是及时要向对方道歉。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承认错误,甚至明知故犯。承认错误、真诚的歉意,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
日常交往中,任何人难免磕磕碰碰,产生冲突和不快,家里如此,邻里如此,姐妹间如此,工作单位也是如此。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解决,往往就会形成僵局甚至冷战,使隔阂进一步加深。此时,就应当胸襟坦荡一些,绝不能文过饰非,将错就错,一错再错,而应当马上以适当的方式向对方真心实意地道歉。道歉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冰释前嫌,消除他人对自己的恶感,也可以防患于未然,为自己留住知己,赢得朋友。
诺曼是一个热心人,常常为吵架的夫妻双方做说服工作。一天晚上,经过一场冗长的婚姻调解,诺曼回到家里时,浑身都泄了劲儿:“真累啊。但愿有人给我一张能够挽救那些摇摇欲坠婚姻的妙方。”
正好,诺曼当牧师的父亲在他家里。“孩子,我给你一个方子。”他说,“这个方子只有一句话,你只要说服夫妻俩互道一次‘对不起’。试试看,你会明白它的效力的。”于是,诺曼真的这样试了试。父亲说的不假,这句话的力量似乎能把山搬走。
后来,诺曼从事了纠纷调解工作,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父亲的方子。当一对争吵的夫妻来到他这里,他会私下对每一方都这样说:“我知道你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是请告诉我,你对自己的哪一个举动是最感到抱歉的呢?”无论多么勉强,他们总还能向诺曼承认一些欠缺和不当之处。然后,诺曼就把双方召集在一起,并且要求他们把曾经对他说过的话重复一次。这对夫妻照办了,奇迹随之出现,双方原本不可遏制的怨恨和气恼烟消云散,手挽手离开了诺曼的事务所。
真正的道歉还不仅仅是承认错误,它还表明,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有损于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补偿和重建这种关系有着相当的愿望。一旦我们迫使自己勇敢地这样去做,它将会成为一种奇妙的医治创伤的清洁剂、愈合剂。
作为一个“人”,我们都需要学会道歉的艺术。让我们老老实实地回想一下,有多少次由于严厉刺耳的评判和尖刻的话语,使自己以失去朋友为代价而受到了惩罚。然后计算一下,我们曾有几次坦白、诚恳地表明了自己的歉意。你是否会感到吃惊呢?因为每当我们犯下一个哪怕是很小的过错,我们的心理平衡就会受到干扰,直到这个过错得到承认并且表达了歉意为止。
克拉伦斯·伯利是位优秀的医生。有一位声称自己有各种病痛的妇女到他那里去看病,她的症状是头疼、失眠、消化系统紊乱,可是却找不到任何生理上的原因。最后,伯利对她说:“除非你告诉我你良心上有什么不安,否则我是无法帮助你的。”
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她终于承认,作为父亲指定的遗产执行人,她一直对住在国外的弟弟欺瞒他的遗产继承权。得知这些,这位明智的老大夫便敦促她给弟弟写一封信,请求弟弟的宽恕,并随信附寄一张支票作为第一步的补偿。然后,他一直护送她把这封信送到邮局。当这封信随着传送带在检信口消失的时候,这个妇女流出了热泪。“谢谢你,”她说,“我相信我的病都治好了。”
后来,她的确恢复了健康。
诚挚的道歉不仅能够修复被损坏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牢固。发自内心的歉意会使人感动,这种感动会化作善意,进而促进关系的进一步融洽。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时时处处都可以见到。
下面是表达歉意的一些要求:
1.道歉语应当文明、规范
如有愧对他人之处,就说:“深感歉疚”、“非常惭愧”;如果渴望见谅,就说:“多多包涵”、“请您原谅”;有劳别人,就说:“打扰了”、“麻烦了”;而在一般场合,则可以讲:“对不起”,“很抱歉”、“失礼了”。
2.道歉应当及时
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就要说“对不起”,否则越拖得久,就越会让人家“窝火”,这是很危险的。时间越长,对方与你的隔阂会越来越大;而在自己一方来说,事情越拖越久,逐渐淡化,进而觉得已经没有必要道歉,结果却使双方之间的疙瘩终生无法解开。
有时候,人们对道歉犹豫不决是因为害怕碰钉子。这种令人不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然而风险并不大,因为接受歉意会扫除人们心中的怨恨,而这种怨恨无疑是对人的一种损伤。有谁愿意反复地、再三地体验这种伤心和愤懑呢?
3.道歉应当大方
道歉绝非耻辱,故而应当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完全彻底。不要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不要过分贬低自己,说什么“我真笨”,“我真不是个东西”,这可能让人看不起,也有可能被人得寸进尺,欺软怕硬。
4.借助于“物语”
有些人迟迟不肯道歉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是不想道歉,而是感到难以启齿,因而让事情拖延了下去。如果道歉的话当面难以启齿,写在信上寄去也成。对西方妇女而言,令其转怒为喜,既往不咎的最佳道歉方式,无过于送上一束鲜花,婉“言”示错。这类借物表意的道歉“物语”,会有极好的反馈。
一束鲜花可使前嫌冰释;把一件小礼物放在对方的餐桌上或枕头底,可以表明悔意……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