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赞美是一种很有效的交际技巧,它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女人不习惯赞美他人,因为不善于赞美别人或得不到他人的赞美,从而使自己的生活缺乏很多美好愉快的情绪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可见被赞美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基本愿望。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去发现、去寻找别人值得称赞的地方,并设法真诚地告知他,这样能给他的平凡的生活带来阳光与欢乐,使生活更加精彩。
鼓励、赞赏和肯定,可以使一个人巨大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上司对下属,父母对子女,不必期望太高,看到对方的每一点进步,应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每次小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增添几分成就感,激励着他们向前冲刺。
丽云在儿子8岁的时候,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但是儿子太顽皮好动,不好好学习弹钢琴,丽云常常为此训斥儿子,然而一点也不起作用。于是,丽云便开始想办法如何让儿子喜欢弹钢琴。一天下午,当儿子为了应付母亲,随便弹一段曲子之后正要溜时,丽云叫住他说:“儿子呀,你弹的是什么曲子,怎么这样好听,妈妈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美妙的音乐,你再给妈妈弹一遍吧。”儿子听了非常高兴,愉快地又弹了一遍。接着,丽云又鼓励他弹了一些其他曲子,并告诉儿子自己喜欢听他弹的曲子,问他可不可以每天都弹一些,儿子很高兴地就答应了下来。最后,只用了一个多月,便培养起了儿子弹钢琴的兴趣。而今,每天放学回家,丽云的儿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弹钢琴,天天如此,丽云为此颇为自豪。
真诚赞美别人其实也是自己进步的开端。只有当自己抱着开朗、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时,才能被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所吸引;只有当心胸开阔,对人对已有足够信心的时候,才能由衷地赞美别人,才能和谐地与人相处共事,使生活道路上少一些荆棘,多一份生命力。赞美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彼此的怨恨。
因此,想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女人,你一定要对学会赞美。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成功,都需要赞美。在职场中,赞美就是给员工机会锻炼以及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员工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一个温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都会极大地激发员工的上进心,甚至可能会改变一个员工对工作、对人生的态度。在社会交往中,赞美使你迅速获得好感,为下一步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赞美有时候没有必要刻意修饰,只要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真情流露,就会收到赞美之效。但要更好地发挥赞美的效果,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恰如其分
当你准备要赞美时,首先要掂量一下,这种赞美,对方听了是否相信,第三者听了是否不以为然,一旦出现异议,你有无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赞美是有根据的。所以,要当心,赞美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不可浮夸。赞美的措词要恰当。比如,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这样赞美学生:“你们都是好孩子,活泼、可爱、学习认真,做你们的老师,我很高兴。”这话很有分寸,使学生们既努力学习,又不会骄傲。但如果你说:“你们都很聪明,将来会大有出息,比其他班的同学强多了。”这样就会使学生们傲气,造成不良影响。
2.具体、深人、细致
抽象的东西往往不具体,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若称赞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说:“你给我们的感觉真好。”这句话一点作用都没有,说完便过去了,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印象。但是,倘若你称赞某个好推销员,可以说:“小李有一点非常难得,就是无论给他多少货,只要他肯接,就绝不会延期。”挖掘对方不太显著的、处在萌芽状态的优点,发掘对方的潜质,增加对方的价值感,这样,赞美起的作用会更大。
3.充满热情
漫不经心地对对方说上一千句赞扬的话,等于白说。缺乏热诚的空洞的称赞,不能使对方高兴,有时还可能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反感和不满。“嗯,你这条围巾挺漂亮的。”谁都明白这是一种敷衍。若具体地说:“这条围巾挺漂亮的,和你衣服的颜色搭配起来很协调。”这样就比空洞的赞扬有吸引力一些。
4.不忘鼓励
鼓励能让人树立起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用赞美来鼓励对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第一次”。干任何事情,都有开头,有第一次,如果对方第一次干得不怎么好,你也应该真诚地赞美一番:“第一次有这样的成绩已经不容易了。”对第一次唱歌的人,第一次写文章的人,赞扬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5.掌握适度
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奉承,或者恭维、奉承频率过高,都会令对方感到难以接受,甚至感到肉麻,令人讨厌,结果适得其反。只有适度的赞美才会令对方感到欣慰。适度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需要不断摸索积累,掌握好这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