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提问的艺术
10738700000047

第47章 课堂提问后的指答艺术

在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不仅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注意提问领域的广泛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提问后认真动脑,积极参与;否则,就会使大多数学生认为问题离自己太远或与自己无关,就不认真动脑,不积极参与答题了,把自己当成问题的“局外人”。所以,教师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讲究提问的指答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许多问题一提出来,往往要点名让学生回答,这里面也很讲究艺术性,很有学问的。有一位教师的课,课堂教学程序安排得很好,提出的问题也不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问题总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生身上,有的学生被指答问题七八次之多。据了解,这种带有偏向性的指答倾向,在一些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很普遍。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课堂教学中的指答艺术一般有以下几种:

好差兼顾式

在课堂提问指答时,教师既要照顾到优秀生,又要照顾到差等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名让优秀生来回答;对一些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则应留给中、差学生来回答,给这些学生提供答问的机会,让他们也和优等生一样参与学习过程。这样好差兼顾,才能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解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意义地度过课堂上的45分钟。

男女搭配式

在现今的中小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差无几,指答时,教师既要照顾到男生,又不能忽视女生。一般来说,女生在小学阶段智力发育比较早,学习成绩也比较好。所以,有些小学教师喜欢让女生来回答问题;而到了初中,由于生理的变化,女生的智力发展渐缓,学习成绩一般不再领先,况且女生年龄一大也容易害羞,在课堂上她们又不愿多说话、多回答问题,所以到了初中,特别是初中二、三年级的教师在提问时多喜欢指问男生。这种“重女轻男”或“重男轻女”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教育没有男女之别,只有平等,不管男生或女生,都应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力。

情况相近式

教师为了能说明某个问题,在举事例时,如果事例牵扯的内容与某个学生有联系,或者有相近相似的地方,就要注意方式方法了。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这些与事例相似的学生,以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增强问题情节气氛,引起这些学生的切身感受。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一位教师有意提问一位小女孩,这个小女孩从小失去了父母,并且亲身经历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经历的一些事,后来幸亏全校师生伸出友谊的手才使她从一个街头流浪女走进了校园。她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有真情实感,所以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很动感情,而她的情感又影响了全班同学,这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角色扮演式

角色扮演式是指对有些问题需要用角色来扮演,才能使学生理解课文蕴含的深意,比如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等,如果有可能,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从学生中选出三名学生,让身材高大的学生扮演楚王,让身材矮小的学生扮演晏子,让另一名学生扮演侍从。他们将晏子三次使楚,楚王三次欲羞辱晏子,结果反倒被晏子羞辱的情节表演得活灵活现,不仅使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且使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他们不再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感到懊丧了。

教师的指答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到指答技巧都是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留些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经过思考以后,再点名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提问的最优化艺术来进行指答,切不可掺杂个人感情,偏向个别学生,或拿点名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些作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学生讨论小组推选式

对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可以分成小组,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推选出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一来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参与讨论,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但要注意的是:第一,小组讨论一般适用有研究性、探讨性的问题,简单性的提问不可采用集体讨论法。第二,小组讨论法不宜多用,因为这种方法较消耗时间,多用容易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第三,小组讨论的方式要与讨论教学法相结合再进行,一般不宜单独使用。

呼喊学号式

现在各班的学生都编有自己的学号,教师喊学号可以避免直呼学生的名字,这样比较随意灵活,又简单省事。目前很多教师都采用这种方法,也值得推广。但应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忘记了学生的名字,因为呼喊学号是为了配合课堂提问方便省事才采用的,教师出了教室和校门,就应该记得直呼学生的名字,否则就容易产生负面作用。

座位顺序式

教师在提问时,为了全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座位顺序,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依次提问学生。这样,一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答问的机会,二是能了解学生对某个问题理解掌握的真实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采取补救措施。

四角开花式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有某个提问正好需要四位同学来回答,教师就可以考虑穿插运用四角开花式,指名让坐在教室四个角落的四位学生来回答问题。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座位顺序式。只不过教师为了求“变”求“新”,让学生引起不相同之感,同时也为了不使坐在四个角落的学生有被冷落之嫌。因此,运用四角开花式这样的提问方式从整体上照顾到了全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