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提问的艺术
10738700000027

第27章 鼓励学生质疑

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提问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鼓励,表面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教师的“功夫”都在课外。它是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想的结果,因为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还要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鼓励学生提问的方式和怎样对待敢于质疑的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技能高低的尺度之一。在旧有的教学观念影响下,现在还能经常看到一些老师上课总是板着面孔,大搞“一言堂”“封闭式”的教学,总习惯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预定的轨道,这样不仅扼杀和扑灭了学生创造的天赋和智慧的火花,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还会被养成困于老师、困于书本的“僵化机器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创新思维,面对茫茫题海、摞摞书本时就会举步维艰。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育时报》曾有报道:“有人曾对北京市10所中学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后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占66.8%,课堂上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占21.5%,而课堂上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足见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参与,教学气氛便会死气沉沉。学生不但是教学的客体,也是教学的主体,掌握好这一点,教师就要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让他们多提问题,多发表见解,养成肯钻研、善质疑、敢提问的学习风气。问题是思维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开始。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问题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敢于挑战原有的知识定律,有敢于质疑的勇气。19世纪初,爱因斯坦对牛顿定律产生了怀疑,并为之苦苦探索了10年之久,在他大约26岁时,终于建立了由他怀疑而创造的结论——《狭义相对论》,这是在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在敢于质疑的基础上产生的,轰动了全世界。另一个就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出题来考研究生的故事。当时,他搞了一个出题方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要他们先提出问题,提不出问题的学生就不能毕业。以上例子可以见证到敢于和善于质疑的勇气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对培养创新人才又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师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而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抓起,这些都应该引起当今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经验的老师,总是能抓住时机,适时组织课堂讨论,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争辩。学生通过思想交锋,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创新灵感不断涌现,不时迸发出“新颖的”思想火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样的课堂气氛是多么生动活泼,学生对学习又怎么会产生厌倦呢?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学生对教师提问回答正确与否,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并作出评价,评价除要求准确、适时、富于启发外,还要以表扬为主,多用鼓励性的语句。在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问、积极讨论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优等生更上一层楼,能使后进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求知的旺盛时期是青少年时代,他们的思想中整天充满了好多有趣的问题,课堂上的问题与生活中的现象,无不搅扰着他们。这些问题不断激发他们勤奋刻苦地学习,努力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快速计算法”的发明者史丰收在小学学算术的时候,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加法和乘法非要从低位算起呢,有没有比老师教的算得更快的办法呢?当时史丰收还不到10岁,老师并没有简单生硬地否定他的问题,而是亲切地鼓励他说:“你可以试一试”。于是,史丰收便着迷地研究起他的算法来。经过多年研究改进,史丰收终于发明了“快速计算法”。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教师采取冷漠的态度来对待他,那么,就会浇灭他的智慧火花,便没有今天的史丰收“快速计算法”了。

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幼稚和错误,即使学生问得离奇或与教学无关,教师也绝不可厌烦、泼冷水,而是要在态度上肯定、学习上鼓励。所以说,教师对学生的大胆质疑,不但要热情鼓励,而且还要保护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保护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和胆量。正如叶圣老所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之。”要使学生能“自求得之”,学生在敢于质疑的基础上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学的方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固然很重要,但是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杨振宁教授曾在一次报告中作过中美教育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在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提出问题,而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则稍逊一筹。其根源在于中国学校重视学生解答问题,而不太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善不善于发现问题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说,教师要在教会学生思考、质疑、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还要教会他们独立作答、大胆质疑、善于发现、勇于提问的能力,让他们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时,有一点值得推荐,就是引导学生向工具书提问,有问题可以到工具书中去找,要交给他们一把查阅各种工具书的钥匙。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在学生有疑问时,应自己从工具书中寻求答案,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不仅可以避免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还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受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