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这样记忆最有效
10737800000005

第5章 记忆力的好坏是学业优劣的基础

记忆力的好坏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提高有关键的作用。我们来打个比方:如果记忆能力提高15%,考生又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则考生的记忆量也能提高15%,则高考总分就能提高13%左右。如果记忆能力提高15%,而考生时间不充足,记忆量提高10%,则高考总分可提高8%左右,而这8%就意味着高考分数的50分,在高考中这可是不可等闲视之的。而对某些原来记忆能力就很高的学生来说,分数提高的幅度就更大了,这可能会决定你一生命运的转折。所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记忆的好坏也就成了学业优劣的基础。

无论学习考试,都要讲究记忆方法。常见的加深记忆的办法是重复,所谓“重复是记忆之母”即这个道理。然而一遍遍地重复,一遍遍地遗忘,就使得原本有趣的学习变得痛苦,变得不堪忍受。如果记忆的东西能终生受用,那还不算太坏,如果记忆的东西只为考试而用,考后就不会再使用而很快遗忘,那就比较难受了。就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被科举考试折磨了40多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为了改变这种无休止的遗忘率极高的复习过程,改变层层加码似的直接理解直接记,开书合书反复作业反复记忆的不良循环;为了使记忆变得分外有效率,优良的记忆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是所有考生最为迫切需要的。传授给学生这样的好方法,就如同给予一个长途跋涉、步履疲乏的施行者一辆性能极好的代步工具。它对接受者来说,在将来高校学习乃至整个人生的奋斗过程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大量需要记忆的东西总是让考生头痛,下面的13种记忆方法也许会对考生有所帮助。

1.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全面的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2.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3.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式描绘出来。

4.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5.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6.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7.骨架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个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8.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9.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逐个记忆。

10.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1.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12.推理记忆法:利用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13.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络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总之,掌握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增强记忆力,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