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这样记忆最有效
10737800000030

第30章 浓厚的兴趣是记忆的前提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反应。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兴趣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爱打扮的姑娘对服装感兴趣;爱看球的小伙对球赛感兴趣。人的需要改变了,兴趣也随之改变。但需要并不一定表现为兴趣,人有睡眠的需要,这不等于人对睡眠有兴趣。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为爱好,成为一种特殊的动机。不过人对某种活动产生的动机,未必一定能发展为兴趣。

兴趣可分为有趣、乐趣、志趣三种。有趣常常是稍纵即逝,一笑了之;乐趣总有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靠客观事物的趣味性诱发而来;志趣则带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是最高级的形态,它可以使人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地攀登成功的阶梯。

兴趣的品质,表现为人们兴趣的个别差异性。

兴趣总是指向于一定的事物,并且因人而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需要、知识水平、信念和世界观。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因此兴趣对记忆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人把注意事项比作照相机的镜头,那么兴趣就是焦距了。注意力能否集中在对象上,就看焦距调节得如何。只要兴趣这个焦距调节得好,注意的对象便能够清晰地印在大脑的底片上。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心理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凡是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就易于记忆,保持长久。凡是人们厌烦的事情、厌倦的体验、厌恶的东西,则不易保持在记忆中。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

兴趣对记忆的作用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会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兴奋中心,有利于记忆。

这时,脑神经会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不但不会感到记忆是一种负担,反而会处于一种享乐之中。人们在学习感兴趣的材料时,往往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即使时间长一些,恐怕也不会觉得疲劳和困倦。与此相反,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事物,则根本没心思去记,更谈不上记得牢了。某记忆学者说得妙:“不感兴趣的识记材料本身就留下了遗忘的‘基因’。”另外,没有兴趣时,脑神经正处于迟钝状态,对输入的信息,态度必然“冷淡”,就像我们心烦意乱的时候,不愿听一个老太婆唠叨一样,还谈什么记得住呢?

2.兴趣会使人们集中注意力,加强记忆。

如果对识记材料发生浓厚的兴趣,首先,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其次,兴趣还能引起我们对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而细致的观察是记忆的基础之一;最后,人们兴趣深厚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一种良好的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可以焕发精神,刺激智力活动。

3.兴趣会诱发人们的想像力,促进记忆。

想像,是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也是人们一种认识事物的能力。

4.兴趣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提高记忆效率。

兴趣发展到志趣、爱好阶段,就不会满足于一般的了解,而是要进一步揭穿找其究竟了。

5.兴趣能够挖掘出人们的内在潜力,同时也激发出巨大的记忆潜力。

许多科学家、艺术家等成功的秘诀都在于,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兴趣。因此,培养孩子要从兴趣入手。

兴趣不是天生的,任何一种兴趣都不得是对这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后发生的。如你对音乐有兴趣,不仅对有关音乐的书籍、乐器、各种音乐活动有所关注,而且对音乐有所了解,津津乐道,并对参加音乐活动感到精神上的愉快。兴趣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培养起来的。数学家张广厚与数学并非一见就投缘,他曾与其格格不入,因而留过级,但后来他在钻研数学中产生了兴趣,以至决心为其献出毕生精力。兴趣也不光靠自己培养,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朋友的启发也会起很大作用。

兴趣与知识积累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基础知识怎样,对相关兴趣的产生具有莫大的影响。谁都知道,让儿童去听心理学学术报告,他一定不会感兴趣。因为他听不懂,没有建立兴趣的基础。而知识积累越多、越广博,兴趣也就越大、越广。

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利用自我暗示法,“满怀信心去学习”。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开始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或进行自己厌烦的工作时,要有意表现出一系列高兴的形体的动作和精神的兴奋。比如,高兴地搓搓手,预先体会学习或工作的快乐,然后微笑着对书本说:“我喜欢你!我将高兴地去读书里所写的一切,我将高兴地去学习!”实践证明获得了成功。建议你不妨试一试。

2.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

在现实中,常常会有我们不感兴趣的学科,偏偏有我们不喜欢的工作,而我们又不能回避。我们要明确目的、发现意义或赋予意义,通过意志努力培养兴趣。例如,同样是餐馆服务工作,有人总认为是低人一等,大材小用,毫无乐趣,整天闷闷不乐,度日如年,更谈不上微笑服务;有的人却认为,有了这份工作,就可以拿到工资养家糊口,得到了社会承认,是一种自我实现,也就有了工作的热情。两者仅一念之差,前者如同生活在地狱里,后者如同生活在天堂里,其结果当然不一样。学习也是如此,记忆更是如此。

3.开动脑筋,使枯燥的记忆材料变得生动有趣。

4.培养广泛兴趣和培养中心兴趣相结合。

广泛的兴趣是中心兴趣的基础,中心兴趣的形成有利于兴趣从低级的兴趣、乐趣,向高级的志趣升华。

总之,兴趣对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能只凭一时的兴趣去学习和记忆。应在认真学习、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和培养兴趣,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