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人类逐渐适应自身生存环境的最有效方法是文明。如果这个说法是对的,那么没有人比刚出世的婴儿更能敏锐的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一旦我们需要在瞬间适应环境,一定会觉得困窘,而婴儿在出世时则必须面对比这更坏的局面,因为他是从一个世界转换到另一个陌生的世界。人们肯定会问,那么,面对孩子的降临,我们能为他准备些什么呢?
在人类文明史上,最好有专门的书籍对成人用何种方法来帮助婴儿适应新环境做出详细的记载。然而目前,这一页还是空白。因为人类生命开始的首页,还没有人试图去书写,到目前为止,仍未有人对一个新生命的迫切需要产生兴趣!
从往常的经验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一个人在婴儿时期受到的不好的影响,将会成为他一生发展的阻碍。胎儿在母体内的成形阶段和出生后在儿童时期的成长变化,对他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认为,胎儿和儿童时期的成长经历,不仅会影响到其本人成年后的健康状况,就是在他整个生命的延续过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迄今为止,人们只知道分娩是产妇整个生命过程中最艰险的一刻,却没有人想到这对婴儿来说,同样是一个生死门槛。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认为分娩对婴儿来说同样是道门坎呢?因为产妇分娩后,婴儿就完全脱离了赖以维命的母体。一旦与母体分离,婴儿尚未完全发育的器官必须马上运作起来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婴儿在出生前,生活在母体内专为胎儿准备的温暖羊水中,享受母亲身体细心的呵护,没有受到外界的病毒侵袭,也不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就连最柔弱的光线,最轻微的声音,都被母亲的身体隔离在外,不让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干扰。
但是,随着分娩时刻的到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原本在妈妈子宫里安全静养的胎儿,突然被母体从温暖的羊水中排到空气里,经历一场筋疲力尽的生产,他得自己求生存了。如同一位长途跋涉的朝圣者最终到达了布达拉宫,脆弱的婴儿身躯被挤压着,带伤降临人世。这时,我们又有什么举措呢?我们是怎样去迎接婴儿的到来呢?
当人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妈妈身上,婴儿只不过被护士粗略地检查了一番,确定他能够健康存活就算是完美闭幕了。刚刚晋升为爸爸妈妈的一对小夫妻,满怀喜悦,看着他们的孩子的诞生,满足了他们作为一个成人的自我意识。孩子的到来,成全了他们期待已久的愿望,他们拥有了一个完整意义的家。他们的家庭,因为这个孩子的诞生,融和在浓浓的爱的氛围里。
但当产妇在舒适的房里放松休息时,是否有人同样关心饱受辛苦的婴儿,也应该在光线柔和的房间里静养一会,以便渐渐适应新的环境呢?令人沮丧的是,没有人想到婴儿经历的艰难的磨砺。婴儿的身体是那么的稚嫩而敏感,但却没人出于珍惜而去好好呵护他,也没有人尝试去理解婴儿对周围的一切会做出怎样的敏感反应。
有些人觉得,必要时,自然界一定会对它的子民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当今的文明已为人类创造了“第二天性”去掌握自然、控制自然。我们可以饶有趣味地观察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看到母兽为了避开强光刺激,把它的幼崽藏起来,还用它的身体给幼兽取暖。另外,母兽还会警觉地、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其他动物碰触它,甚至看一眼都不可以。
再回头看看人类的婴儿吧!从自然环境到文明社会,都没有为他们减少适应环境的累赘。更甚者,有人大言不惭的说,孩子能平安活着就已经足够。由此可见,“平安的活着”,是他们判断孩子是否适应环境的标准。原本,婴儿应保持还在妈妈子宫里的姿势,但事实是,婴儿一出生,就被穿上衣服,甚至包裹严实,他们柔弱的四肢受到了强劲的束缚。
有人认为:健康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抵抗外界的侵害,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超强,自然界里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
但是且慢,如果人类真的够强壮,为什么不干脆无拘无束地住在大森林里呢?为什么还要在冬天披上厚重的棉袄,或者坐在暖气旁悠闲舒适地享受生活呢?难道是大人比婴儿更弱不禁风吗?像出生一样,死亡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人必须面对的。既然死亡是如此自然,何不想方法减少自己对死亡的惧怕?既然我们摆脱不了死亡的威胁,为什么还要想绞尽脑汁来减轻死亡的痛苦?如此种种,为什么我们不想方设法去释放生产的痛苦呢?
总之,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为什么的无知,是那种已经深入整个文明社会的盲目。如同视觉上的盲点一样,人们对初生婴儿的一无所知,恰恰就是人类生命中的一个盲点。
对婴儿的特质,我们必须彻底地加以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一生下来就受到完善的照顾,也才能稳妥地跨出生命的第一步。只有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并应以婴儿自身的需求为主,才能照料好婴儿。哪怕仅仅是想抱一抱他,也要格外温柔谨慎地对待,而且动作必须轻柔舒缓。不然,我们最好不要随便将婴儿移动。
大家应该清楚,从孩子出生到满月期间,极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去适应,去成长。期间最好不要让他穿衣服,也不要用布包裹他。提供婴儿在室温下的保暖是必需的,因为这时候的他,还不具备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自行调节体温的能力。因此,衣服对婴儿来说,起不到切实性的帮助。
有人并不认同这个论点,他们认为我忽视了各个国家已有的不同的传统育婴方式。对这种异议,我只能说对各种育婴方法我都略知一二。我曾在多个国家对各种不同的育婴方式做过深入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些育婴方式都存在某些方面的遗憾。我还要声明的是,这些育婴方式实质上缺乏的是一种心灵上的醒悟。在我们迎接婴儿的出生时,花时间做好一切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这是绝对必需的!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地方或国家,人们都未曾对儿童有过彻底的了解。从孩子降临世间的那一刻起,大人的潜意识里就满是惊惶失措,他们总是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毫无价值。他们担心孩子的到来会打乱以往的生活秩序,房间也将凌乱不堪。正是基于这种心态,大人在照看孩子的时候总是忙不迭地的尾随其后,为那些可能会被损坏的东西随时准备着。大人们甚至想到了逃离,以平复他们忙乱的心境。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是大人们努力的目标,殊不知,此时却压抑了孩子所特有的随心所欲的性情。
有时,我们觉得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是任性的表现。事实上,孩子丝毫也不任性,只不过我们了解他太少了,大多数时候,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犯下的某些错误,都是因为不太了解孩子的性情。如,孩子从1岁到两岁的时候开始就容易有一种倾向,就是乐意每样东西都在他所熟知的位置上摆放着,并且对每样东西他都有专门的使用办法。假如有人将这种惯常的生活秩序打破了打破了,他会觉得非常伤心,甚至会想方设法把东西归回原位,这样,他的心情才会得到平静。
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也愿意“物归原处”,类似情况在我们学校里就曾发生过。那次,有个孩子入神地站在某处,低头看地上的沙子。他妈妈看到后,随手抓起一把沙子扬开来。不想孩子当场就哭起来,他边哭边把撒落的沙子收拢起来,掬回原处。这时,妈妈才知道孩子突然哭泣的原因,令人绝望的是,她还是将孩子的这种需要视为“不乖”。
另一位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阳光明媚,所以她把外套脱下来挽在胳臂上。就在那时她的孩子却哭闹不休,没有人能明白这孩子为什么会如此伤心。直到他妈妈把外套重新穿在身上了,孩子才平静下来,人们这才搞清了头绪。
上面的例子表明,当孩子看到物品被放在了他所不熟悉的位置上,就会严重影响他的情绪。可能大人们会想,这样的孩子理应被处罚,认为只有处罚才能纠正孩子的“毛病”。事实上,现在来纠正,未免多此一举,因为这样的缺点可能在孩子长大以后会自然消失。成人肯定不会因为有人脱去外套而在众目睽睽下号哭。但大多数时候,大人因为不懂得孩子行为的真正意图,想当然的认定这个孩子为不乖。要知道,孩子的某些缺点会随着他的成长而自然消失,父母没必要为此太过操心。当我们真正开始理解孩子就会发现,我们对他的纠正措施纯属多余,我们也将会继续喜爱这个有不少小毛病的孩子。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懂道理的大人。
最后,我再举一个例子:我的邻居有一个两岁的小孩子,保姆每次都会用相同的方式在同一个浴缸里帮他洗澡。有一天,这位保姆因为一些事必须离开一会,另一个保姆替代了他的工作。可是当新保姆帮孩子洗澡时,孩子就变得叛逆而不安分,大人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直到先前的那位的保姆回来后询问孩子:“怎么一洗澡你就哭呢?那个阿姨不是挺好吗?”孩子回答道:“她是个好阿姨,可是她帮我洗澡时总是倒着来。”大家这才明白,孩子每次洗澡,这位保姆都是先给他洗头,而后来的保姆是从孩子的脚部开始洗。对孩子来说,洗澡的先后次序是不能改变的生活规则,他在极力维护着这个规则。
可是,孩子的这种表现,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