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拔罐疗法治百病
10735800000010

第10章 操作方法

(一)拔罐前的准备工作

1.患者体位的选择体位的选择原则是舒适持久,便于施术。

(1)卧位:应用范围广泛。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对初诊、年老体弱、小儿和有过敏史、晕针史的患者,均宜采用卧位。常用卧位有以下3种。

①仰卧位:适用于取头面、胸腹、上肢掌侧、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时均可取此体位。患者平卧于床上,颈部及膝部膝弯处用枕或棉被垫起。

②俯卧位:适用于取头颈、肩背、腰骶及下肢后侧诸穴时可采用此体位。患者双肘屈曲手抱枕,面向下,下肢平放,俯卧于治疗床上。

③侧卧位:适用于周身(除接触床的部位外)的各个部位诸穴时均可用此体位。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下肢可呈屈曲状。

(2)坐位:一般地说,有条件采用卧位则不选用坐位,以防罐具脱落、损坏或晕罐等不良反应。常用坐位有以下6种。

正伏坐位:适用于头部、颈项及肩背部。腰骶部取穴时可用此体位。患者端坐于一方凳上,两腿自然下垂,双肘屈曲,头向前倾靠于桌面上。

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部、颜面部、胸腹、腿部前侧等穴位。患者正坐,仰靠坐在椅子上,下肢落地。

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部、肩背部诸穴时可用此体位。患者坐在凳子或椅子上,双手侧屈和头侧向一边伏于桌面上。

屈肘仰掌坐位:适用于头部、肩背部、胸部及上肢手前侧部诸穴时可用此体位。患者正坐在凳子上,双肘微屈,手平伸伏于桌面上。

屈肘俯掌坐位:适用于头部、肩背部、胸部及上肢手背部诸穴时可用此体位。患者正坐,双肘掌面伏于桌面上。

屈肘拱手坐位:适用于头部、肩背部、胸部及上肢外侧面诸穴时可用此体位。患者正坐,双肘弯曲置于桌面。

2.制定治疗方案选准应拔部位。

3.应拔部位的准备若应拔部位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者,拔罐前宜用消毒后的温湿毛巾擦拭,以减少漏气和烫伤;若应拔部位凹凸不平,或有头痛、溃疡等证者,宜用面垫或药面垫;若患者因疮疡而干硬者,宜预先用消毒温湿毛巾浸软,可以避免拔罐时疼痛,而且能吸拔得深入、彻底。如果因治疗需要,在有毛发的地方(部位)或毛发附近处拔罐时,应预先剃去毛发,然后在应拔部位涂适量的凡士林,或采用面垫、药面垫;如果患者不愿剃发,或不能剃时,也可试用热肥皂水将毛发、皮肤洗刷干净后,再涂适量凡士林或垫面垫拔罐。新罐初用、瘦弱患者及在骨骼突出处拔罐时,为防止罐口损伤皮肤或漏气,可在罐口涂少许凡士林。小儿拔罐时,必须先在应拔部位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或贴一块湿布片(或湿纸片),以免损伤皮肤。

在每次拔罐前,对应拔部位皮肤用碘酒或75%乙醇进行常规消毒。

4.器具准备一要根据拔罐部位面积的大小及治疗需要,选择相应型号的罐具,若用闪火法,应当准备几个备用罐,以便在罐口烧热时能及时更换。二要保持适宜温度和烘罐。在寒冷季节拔玻璃罐或陶瓷罐时,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觉,应预先备一火盆,一则保持室内温度;二则将罐具在火上烘烤(只能烘烤罐具的底部,不可烤罐口,以防烫伤皮肤),当罐与皮肤温度接近时再拔罐。三要适当准备排气所用的各种器具及辅助材料,以及因治疗引起的皮肤损伤、晕罐等意外情况的药品和器械。罐具亦要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也可用煮沸消毒。

(二)排气方法及分类

排气方法,是指采用一定方式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是拔罐前的一种必备操作,与拔罐效果尤为密切。其排气方法一般分为火力排气法、水煮排气法、水蒸气排气法、药煮排气法、药蒸气排气法、挤压排气法和抽气排气法。

1.火力排气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排气方法。常用的有以下8种排气方法。

(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体位。操作时,术者用右手托住罐底,罐口朝上,左手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待到即将烧尽,火势减弱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待罐扣住皮肤后,火即熄灭,只剩热气。或用软质纸片(草纸佳)卷成长5cm左右的纸条,点燃后,烧去3cm左右时,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2)罩火法:用一块薄的草纸搓软,折叠一两层,包住两个五分硬币(或铜钱),将硬币上突出的纸扭曲,蘸上一些油(不必过多,刚湿过就好),放在应拔部位,用火点燃,待火烧到一定程度,应立刻将罐口罩上。

(3)贴棉法:本法适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用0.5~1cm的脱脂棉片,四周拉薄,略蘸酒精,贴于罐内上、中、下段,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4)滴酒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操作时,在罐内上下段滴酒精数滴,然后将罐横转1~3圈,使酒精均匀地附于罐内壁上(勿使酒精沾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点燃后,手持罐底,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5)闪火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临床中最为常用。操作时,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片刻,迅速将棉球抽出,即将罐口扣在应拔部位。需较大的吸拔力时,可将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罐内上、中、下段的罐壁旋转涂擦,使酒精沾在罐壁上燃烧(不要使酒精沾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然后迅速将棉球抽出,并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为提高效率,可用闪火器,即将纱布缠绕在7~8号的粗铁丝上,外用细铁丝固定。操作时,将闪火器伸向酒精瓶内蘸一下酒精,然后轻轻挤压或甩出多余的酒精,再点燃使用。每蘸一次酒精,可连续拔多次罐,不用时吹灭即可。注意必须在酒精即将烧尽时及时吹灭火焰;若需要继续拔罐时,再重新蘸酒精点燃。闪火器上的纱布烧得不完整时及时更换,以保证火力充足。也有人用煤气点火器拔罐。同时将罐口罩在闪火器上,并旋转几下,待罐内热力足时,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6)架火法:本法适用于俯卧位或仰卧位、大面积部位及四肢肌肉丰厚处的平坦部位。它的特点是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操作时可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钱币垫法:即前述“罩火法”。

②瓶盖垫法:即用不易燃烧、不传热、直径2~3cm的瓶盖(也可用橘皮、生姜片等)置于应拔部位,瓶盖凹面向上。再放一酒精棉球于盖内并点燃,随即将罐扣上。

③酒精灯法:用自动起罐器拔罐时,将小型酒精灯置于应拔部位,点燃后罩上罐具即可拔住。

(7)悬火法:用一根细钢丝扭成弹簧状,固定于火罐内近罐底处一端捏成钩状,钩端卷一个小棉球,悬挂在罐的中央。拔罐时,在小棉球上滴几滴酒精,点燃后,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可吸住。此法可反复应用。每次拔罐前,滴几滴酒精在小棉球上即可点燃,不必每次换棉球。

(8)面垫罐法:此法适用于毛发多、表面不平的部位,可避免漏气。方法是用水将面粉调成长约10cm粉笔样的面棒一根,围成一圈,将其压成面垫圈(内缘小于罐口,外缘大于罐口),垫在应拔部位(若患部疮疡面干硬,应预先用消毒湿热毛巾敷患部数分钟,使患部浸软,以避免拔罐时疼痛,而且可以吸拔得深入彻底),用火力排气法进行拔罐,或用吹火扣罐法拔罐(即用点燃的油纸放入罐内),立即向罐内吹气,吹气由小到大,不要中断,见罐内火苗发紫蓝色并呼呼作响时迅速扣在备置好面饼的治疗点上(动作要快而轻),此时罐内充满白雾状浓烟,吸拔力很大。如果把面改成凡士林,可称之为凡士林拔罐。

用火力排气法时,在拔罐前,常配合吹、拍、摇的方法,使火力均匀,不易发生烫伤。“吹”,是用嘴轻吹罐口,使少量空气进入罐内,火力均匀而较弱,吸拔力较小;“拍”,是用手轻拍罐口,使一些空气进入罐内。火力均匀而较旺,吸拔力适中;“摇”,是将罐轻轻摇动,使空气流通,火力均匀而旺,吸拔力较强。同时可据情况而定。此后即可拔罐。

2.水煮排气法是指用沸水煮罐以形成罐内负压的排气方法。先用竹罐放在沸水内煮3~5分钟(不宜超过5分钟),再用筷子或镊子将罐夹出(罐口要朝下),甩出水液,并迅速地用折叠的消毒湿毛巾捂一下罐口(可吸去水液,降低罐口温度,并保持罐内的热气),然后迅速将竹罐扣在应拔部位。扣罐后,手持竹罐按于皮肤约半分钟,使之吸牢。

3.水蒸排气法是指用沸水形成的蒸气熏蒸罐内而产生罐内负压的排气方法。先用水壶盛半壶水,壶嘴上套一根橡皮管(30~50cm长),然后将水壶置旺火上,待水蒸气从橡皮管大量喷出时,将罐口对准喷气口套入2~3秒,随即取下,并迅速扣在应拔部位,并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

4.抽气排气法常用的有吸吮排气法和注射器排气法。

(1)吸吮排气法:适用于兽角罐。方法是将兽角罐的罐口扣在应拔部位,然后用嘴吸吮其顶端的开口(孔)以形成负压,吸住后,即用半熔的蜡封严。此法仅在边远地区有时采用。

(2)注射器排气法:用青霉素瓶作罐具,将瓶底磨穿至平,扣在应拔部位,用注射器从瓶盖——橡皮塞处刺人,抽出罐内空气以形成负压,罐即可拔住。

5.挤压排气法适用于橡胶罐拔罐。操作十分简便,只要用手将橡胶罐挤压至一定程度(根据需要吸拔力的大小来决定挤压程度),再将罐口扣在应拔部位,然后松开挤压的手,罐具依靠本身弹力恢复原状,罐内形成负压而吸拔住皮肤。

(三)拔罐方法

拔罐疗法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单纯拔罐法与配合罐法。配合罐法是指拔罐与其他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1.火罐法属单纯拔罐法,为临床最常用的拔罐疗法,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是泛指各种拔罐方法,狭义则专指用火力排气的拔罐方法。这里系指后者而言。凡竹罐、陶瓷罐、玻璃罐……均可用于火力排气法。根据病情和应拔部位不同,可选用不同“罐法”的操作方法。罐具型号大小,可按病情和部位选用。

2.水罐法是指拔罐与水配合应用的拔罐方法。水罐,以取用竹罐为多。罐具的型号大小,可按病情和部位选用。根据用水途径的不同,分为贮水罐、水煮罐和水蒸气罐,均用留罐法,或与走罐法、灸罐法、按摩罐法配合应用。

(1)贮水罐:按罐具分,又分有底罐、无底罐和橡胶罐3种。根据排气方法不同,常分为以下3种。

①有底罐:用火力排气法。先在罐内(宜用玻璃罐和陶瓷罐)加入1/2~1/3的温水,将纸片或扯成棉花绒样的一小块脱脂棉放在近口处点燃,在火焰旺盛时投入罐内,并将罐迅速地扣在应拔部位。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以免拔罐时水液溢出),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

②无底罐:用抽气排气法。罐是空底(即无底),罐口用橡皮盖(如用青霉素瓶,瓶口加盖橡皮塞,瓶底切平,边缘磨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按紧;再用注射器吸取水或药液、生理盐水(温水亦可)20~40ml(约半瓶)注入水罐内后,再用注射器吸出瓶内空气至产生负压吸紧皮肤,然后用止血钳夹住针孔口,留置10~15分钟或20~30分钟后起罐。亦可在抽气罐内加入1/2~1/3的温水后,将罐底紧压在应拔部位,按抽气排气法,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术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此法多用于高热无汗、慢性胃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荨麻疹、腰肌劳损、腰椎关节功能紊乱等病。

③橡胶罐:用挤压排气法。先在罐内加入1/3的温水,把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至合适的倾斜度,再按挤压拔罐法使罐具吸拔住,随后恢复至舒适体位。

(2)水煮罐:宜用竹罐。操作方法可详见“水煮排气法”。

(3)水蒸气罐:宜用竹罐。操作方法可详见“水蒸气排气法”。

3.拔罐与针刺配合

(1)拔罐与针刺先后使用:是指在拔罐前后配合针刺的方法。本法具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治疗作用,其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此法有广义和狭义针罐法两种。广义的针罐法,包括拔罐配合毫针、电针、指针、梅花针、三棱针、挑治、割治、激光针等针法;狭义则仅指毫针与拔罐配合应用的一种方法。这里系指后者而言。用于拔罐前、拔罐后、拔罐前后或连续两次拔罐间隙应用。一般先用毫针刺入,得气后立即出针,或留针10~15分钟再出针,出针后再拔罐。也可先拔罐后配合针刺。均用留罐法。此法宜用玻璃罐。

此外,配合指针,多用于小儿疾病;配合火针,多用于痈疽疖肿、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证;配合电针,可用于一些顽固性疾病。

(2)拔罐与留针同时应用:先用毫针在应拔部位(穴位)中心垂直刺入,得气后即行拔罐,故称留针拔罐法。此法适用玻璃罐。适用范围很广,其疗效明显比单用拔罐法为优。

(3)拔罐与刺络(血)配合:即拔罐与刺络放血方法配合应用的方法。此法为临床所常用,而且适应范围广,见效快,疗效高。凡属实证、热证,如脑卒中、昏迷、中暑、急惊风、高热、头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急性腰扭伤、麦粒肿、疖肿、丹毒等症均可用之。

一般常用三棱针在应拔部位刺破放血,也可用小针刀、注射针头、缝衣针、竹签、瓷片、碎玻璃等刺划之。常用的刺法有以下几种。①缓刺:适用于肘窝、胭窝等部位放血;②速刺: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穴位放血;③挑刺:用三棱针挑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1~3滴),适用于背部和耳后等处;④围刺:围绕病痛区、肿处四周点刺放血;⑤丛刺:用三棱针在某一较小部位,多次点刺,使之微出血;⑥散刺(又称豹文针):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进行循环点刺,刺至皮肤发红充血为度。

通过上述某一种刺法后,立即进行拔罐。一般要用火罐或药罐,酌情留罐或闪罐法(以玻璃罐为宜)。

(4)拔罐与梅花针叩刺配合:先用梅花针叩刺至皮肤发红,再行拔罐。一般多采用火罐或药罐扣拔(以玻璃罐为宜),酌情留罐、闪罐或走罐。此法适用于取穴面积较大(如肩、背、腰、腹部)或取穴较集中的部位。适用范围较广,具有拔罐和梅花针叩刺的双重治疗作用。故治疗效果颇佳。

4.拔罐与灸法配合是指拔罐配合艾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凡属寒实证、虚寒证多用之,效果颇佳。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拔罐后,再加用艾灸法灸之;二是罐灸同用。罐灸同用时,先取一竹筒,用每平方厘米50~100目的铁丝网(大小随竹筒大小而定)冲压固定在竹筒内1/2高度处,令铁丝网底平,四围紧贴竹筒内壁上部,筒口圆边上加薄板钉上,以防铁丝网边缘刺手或烫手。再用薄板锯一块与筒口大小相同的盖子即成灸罐。灸罐的竹筒有三种,内径5~8cm为小号,8~12cm为中号,12~15cm为大号,长度都是10cm。将灸罐置于需灸治的部位上(个别地方部位放不稳,可同患者协同固定),点燃2~3根3cm长的艾条,横放在罐中网上,然后将盖子盖上(需留一空隙通气),罐中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如患者感觉温度太高,可将盖子适当打开以散热,或将灸罐位置稍加移动。若患者感觉温度偏低,可再点燃一段艾条放入罐内即可。其原理是利用罐具扣拔,使热力下达至皮肤,同时罐被吸住,而达到双重治疗作用。

5.拔罐与药疗配合是指拔罐时或拔罐前后配合药治应用的一种拔罐方法。随用药途径不同而分为药煮罐、药蒸汽罐、药酒火罐、贮药罐、涂敷药罐、药面垫罐及药走罐等。本法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排气方法及罐具,也可与针罐法、走罐法、按摩罐法等综合应用。此法适用范围广、疗效高,具有拔罐与药治的双重治疗效果。

应用药罐法要根据病情需要选用相应的药物和用药途径选用药方(以辨证用药为佳,或常规用药)。用药要随证而定,辨证处方。

(1)药煮罐法:将选好的对症方药装入布袋内,放入锅中(锅以大沙锅、陶瓷锅、搪瓷锅为首选,不宜用铜锅、铁锅),加水煮沸一段时间(煮沸时间依病情需要而定,如治疗外感的药物可煮沸几分钟,甚至用开水冲一下即可,舒筋活血药煮沸约30分钟等)。再将竹罐放入药液中煮2~3分钟(不宜超过5分钟),然后用筷子或镊子将竹罐夹出,罐口朝下,甩去药液,迅速用折叠的消毒湿毛巾捂一下罐口,以便吸去药液和降低罐口温度,然后趁罐内充满蒸汽时,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扣罐后,手持竹罐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如系外感病证可选用下列药方。

煮药罐方之一(《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编):羌活、独活、紫苏、艾叶、石菖蒲、白芷、防风、当归、甘草各1.5g,连须大葱头60g。用清水5000ml,煮数沸后备用。

煮药罐方之二:薄荷、荆芥、桑叶、菊花、连翘、金银花、牛蒡子、陈皮、杏仁、丹参、甘草各9g,用清水5000ml,煮数沸后备用。

(2)药蒸气罐法:将选好的药物水煮至沸,然后按水蒸气排气法拔罐。随证选用药方,亦可用上述煮药罐方。

(3)药酒火罐法:以药酒滴入罐内,以火力排气法拔罐。可随证选用下列药酒方。

麝香南星药酒(《药罐疗法》):麝香0.3g,天南星1.5g,藏红花0.6g,铜丝草12g。将上药装入瓶中,加适量优质白酒(约500ml)。密封瓶口浸泡7日备用。

樟脑桂附酊(《外治汇要》):桂枝、附子、吴茱萸、生姜各5g,樟脑、薄荷脑各2g。将上药装入瓶中,加入75%乙醇适量(约500ml)浸泡2周备用。

芎白血胡酊(《外治汇要》):川芎、白芷、血竭、小茴香、木鳖子、延胡索、当归、乳香、没药、川乌、草乌、独活、羌活、防风、泽兰、红花各等份,冰片少许。用75%乙醇适量,浸泡2周备用。

(4)贮药罐法:适用各种罐具。用火力排气法,或抽气排气法、挤压排气法。除以药液代替水贮于罐内之外,操作同“贮水罐法”。用药可用煮药罐方或药酒方,或随证选方用药。

(5)涂敷药罐法;是指拔罐前后,或拔罐时在应拔部位涂敷药乳、药酒、药糊、药膏等的拔罐方法,用“留罐法”。排气方法可用火力排气法或药煮、药蒸汽排气法,亦可用抽气排气法。常用涂敷药方如下。

参龙白芥膏: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红参1/10量,共研细末,每10g用海龙1条,麝香、冰片少许。用时以鲜生姜汁适量调成膏糊状,备用。每用少许涂敷应拔部位。

三黄解毒液:黄芩、黄连、生大黄、栀子、蒲公英、蚤休、生甘草各9g,水煎成30%药液,再加入樟脑3g和冰片1.5g,溶化后备用。每取此药液涂擦应拔部位或患处,凡热毒诸证均可用之。

(6)药面垫罐:是将药面垫置于应拔部位再拔罐的一种治疗方法。即将选好的药物共研细末,每取适量药末用水调匀涂敷;或在面粉中加药末(比例约为1:2)制成含药的药面垫,置于应拔部位。用留罐法拔罐。

(7)药走罐法:药走罐与走罐法的不同之处是以药液、药乳、药酒、药油等作为走罐润滑剂的拔罐方法。本法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排气方法,也可与针罐法、按摩拔罐法等综合运用。

6.按摩罐法是指拔罐配合按摩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方法有二:一是以罐代手按摩,在闪火法拔罐前后,用温热的罐或罐底进行按摩,主要是摩擦热熨的物理作用,又称熨摩罐法;二是拔罐前后配合按摩疗法。拔罐与按摩配合应用,可起到双重治疗作用,有增强拔罐效用之功。

此外,还有蜡罐法(即针刺后套上一只盛有半凝状石蜡罐的拔罐方法,可增强针效,故又称蜡针)和水蛭罐法(将活水蛭1条放入未排气的竹罐内,扣在患处,用于毒疮、恶疮,使水蛭在患处吸出拔毒,待吸足会自行脱落,可重复治疗数次。若需提前脱落,可轻敲患处即可),可根据病情选用。

(四)起罐

起罐,是指拔罐疗法过程中最后一种操作方法。根据使用罐具、排气方法不同,一般分为手工起罐法和自动起罐法两种。

1.起罐方法

(1)手工起罐法:此法为临床所常用。常规手法是用一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另一手以示、中指按住倾斜对方罐口处的皮肤(肌肉),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让空气进入罐内,吸力就会消失,则罐具自落。切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以免损伤皮朕。

(2)自动起罐法:凡有自动起罐装置的罐具,起罐时,先卸掉气嘴上的螺丝帽,再抽气门芯,使空气从气嘴进入罐内则罐自落。

2.起罐时间起罐时间要按病情的需要而定。如果遇到患者紧痛感特别难受,就可以提早起罐。如果患者感觉舒适,时间可以长些,按要求时间起罐。

但必须注意罐法,如用贮水罐或贮药罐时,特别是应拔部位为水平面(如患者为俯卧位,在其背部拔罐时,应先将患者拔罐部位调整为侧位后,再起罐,也可在罐的一侧涂少量温水。如腰部拔罐时,在腰的左侧或右侧涂水,然后将罐移向涂水的一侧,使其罐口从朝下的方向转为朝上再起罐。用注射器抽气罐、空气吸筒抽气罐起罐时,也可向罐内注入空气,则罐具自落;或用挤压罐起罐时,用力挤压罐具,则负压消失,罐具自落。

3.起罐顺序在起多个罐具时,要按拔罐先后顺序而定,原则是先拔先起,后拔后起,还要注意上下顺序,如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按先上后下起罐。这样起罐,可防止发生头晕脑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4.起罐后的局部处理起罐后,用消毒纱布(或干棉球)轻轻拭去罐斑处的小水珠、润滑剂、血迹等。若患者感到局部绷紧或不适,可适当揉按一下;若皮肤干皱,可涂些植物油或凡士林。若配合割治、挑治时,起罐后宜用消毒敷料覆盖伤口,以防感染。如拔治疮痈时,常会拔出脓血,应预先在罐口周围填以脱脂棉或纱布,以免起罐时脓血污染衣服、被褥等,起罐后,擦净脓血,并对伤口进行适当处理。起罐后,若拔罐部位有痒感,嘱患者切不可搔抓,以免感染。罐斑处的紫绀色,可于几天内消失,不必顾虑。起罐后,应嘱患者适当休息一下,恢复疲乏感觉。忌当风口,以防外邪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