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如何开店赚钱
10732200000148

第148章 如何进行店员招聘

(一)制订招聘计划工作

招聘是解决商场(商店)急缺人才的新途径,也是进行人才调剂的有效手段。店长要以商场(商店)的经营管理活动及对某种专业人员的需求情况为依据,制订招聘计划。招聘计划中除了标明招聘人数外,店长还要注明对招聘人员的专业、文化程度、职称、年龄的要求以及招聘的地域范围等。

接下来就要进行具体的招聘工作。店长应事先拟定出一个工作计划,以保证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内容包括:组织招聘工作小组并指定人选;制定招聘章程、考核方案;预算招聘的费用并确定资金来源;规定工作进度等。

(二)招聘方法

1.内部招聘

(1)在临时人员或兼职人员中择优录用。

(2)主管推荐。通过主管等额或差额提出候选人。

(3)张榜公示。将空缺职位张榜公布使所有员工都能竞争应聘,公示应具体描述岗位要求、任职资格、薪水、日程等。

2.外部招聘

(1)通过本公司员工介绍。一般来说,本公司员工对所介绍人的品行、能力、知识是比较了解的,容易找到合适的人员。

(2)张贴店头海报(POP)广告。这种方式成本低且较方便,特别是当商场(商店)的位置靠近车站牌时,广告的效果极佳。一般来说,当商场(商店)缺乏一般工作人员而需求量又很小时,这种方式最适用。

(3)登报广告。这是现代连锁商场(商店)应用最普遍、效果最佳的店员招聘方式。登报时间的选定是登报广告的一个重点。采用这种方式比前一种费用高,较适用于新开张或人员需求量较多的商场(商店)。

(4)亲友介绍。这种方式适用于私营和个体商场(商店)。通过亲友介绍有一定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对商场(商店)本身来说可靠性较大,但这些人员容易依靠关系,较其他店员不卖力、不敬业,会成为店主的包袱,所以,这种方式最好在急需人员时采用。

(5)通过在学校招聘。在毕业生中招聘、进行培养。

(6)通过职业中介机构。

除以上六种方式外,经人才中心介绍,借用下岗人员也是招聘中可选择的方式。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才市场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选用那些素质好的下岗、待岗人员可为商场(商店)节约劳动力成本。

(三)招聘程序

招聘的程序一般包括:审查履历表、面谈、书面测验,核查相关内容、身体检查、试用等。

(1)审查应聘者的个人履历和初选。履历表应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住址、电话、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特长及期望的岗位、待遇。

(2)面试。面试一般可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由人力资源部组织,面试考核者应认真填写面试表;复试特别是重要岗位的复试,应由部门经理或总经理主持。

(3)书面测验。书面测验包括智力测验、兴趣测验、人格测验、管理才能测验、相关工作知识的测验等。

(4)核实相关资料。主要是核实履历表提供的相关内容,如证件的真伪、工作经历的真实性。

(5)主管部门的审核。由于录用的员工最终是分配到具体的部门从事具体的工作,员工的个人能力、条件应得到所在部门主管的复核。

(6)身体检查。一是避免雇用患有传染病的人员,确保商场(商店)顾客的卫生安全和其他员工的健康;二是查核应聘者的体能是否符合工作的要求。

(7)对应聘者进行初步观察。在接待过程中,若是连锁商场(商店),店长应向应聘者介绍连锁商场(商店)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宣传本企业的发展前景以激发应聘者的积极性,也可在交谈或接触中对应聘者进行初步考察。

(8)实行专业考试筛选。若应聘人员较多,超过招聘计划时,店长可通过专业知识考核淘汰一批应聘者,以保证招聘到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店员。

(9)对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重点面谈和测验。对考试合格人员,商场(商店)要进行进一步的全面考核。首先,通过审查档案和有关资料,考察其政治表现和健康状况;其次,通过技术、业务主管与应聘者面谈,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验;最后,将两方面的材料综合,由招聘小组集体讨论,确定招聘名单。这些人员经过职前培训,就可以上岗了。

(10)应聘人员的报到及录用。这一阶段主要是部门主管了解新进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潜力,并使新员工明白其工作的要求。

(四)工作安排

店长既要保证每日业务工作圆满完成,又要合理安排店员的工作,充分发挥和使用人力资源,因此必须有详细、周密的业务分工和对店员工作的日程安排。

1.做好业务分工计划

(1)做好预测:根据周边环境、竞争对手情况、节假日等预测不同时间段可能的销售额、顾客人数和销售数量。

(2)制订业务计划:根据预测制定月、周工作计划,其中要考虑订货、盘点等工作量的多少。

(3)制定店员出勤安排表:根据业务计划掌握适当的工作量和店员的工作安排,在此基础上制定月和周的出勤安排表。

(4)对店员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为保证正常营业,把订货、补充商品、接待顾客、销售、提供服务等工作合理分配给店员,具体包括何种工作、多少工作量、在什么时间内、安排给何人完成。

(5)明确下达操作指标:制定分工计划后,通过操作指示来明确每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规程,例如如何进行货架商品的补充等。操作指示表一般按照不同部门填写,针对30~60分钟的工作量。

2.做好作业分配

作业分配的目的在于使店员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商场(商店)的销售计划。作业的类型按不同的性质可分为例行性作业与变化性作业,店长在进行作业分配时,需要先制作一张重点作业一览表,以便进行人员工作的分配。

(1)例行性作业:理货、陈列、补充、订货、接待顾客等每周的固定例行作业。

(2)变化性作业:主要指促销、排面变更等活动,由店长依个案制定作业计划。

(3)制作重点作业一览表:将目前商场(商店)每月、每周、每日实际执行的作业汇总成表,估算实际执行所需要的时间,再统计成表。

(4)人员分配:店长在作业量规划好之后,需安排具体人员执行何种作业。

3.工作安排

(1)营业时间较长可分为三班,营业时间短时可分为两班。早、中、晚班和休息、病事假。

(2)结合商场(商店)销售和客流情况,可以考虑在周六、周日适当延长各班次的当班时间。

(3)销售旺季、节日或有促销活动时,为防止丢货等意外发生,店长可以增加临时代班人员。

(4)对临时增加的代班人员,也同样需要提前安排班次,明确代班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5)在安排好出勤岗位人员的搭配,能使上下道工序在良好的配合下达到高效运用的同时,应注意控制好现场紧急事项的处理,按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工作程序的调整。

(6)在正常营业情况下,应保证员工每周有适当的休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