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098

第98章 从布什夫人的育儿经想到

有一篇文章报道了美国前总统布什的长子和次子在美国中期竞选中,分别取得德克萨斯州州长的连任和当选为佛罗里达州州长。亲兄弟双双获胜,这在美国政坛上十分罕见。当传媒问及布什夫人芭芭拉育儿的心得时,芭芭拉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我给他们上的重要一课。”美国的教育学家曾对刚送进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阅读水平比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高出许多。孩子听家长读书的获益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一种氛围。一些家长对孩子读书寄予过高的期望,期望孩子通过读课外书能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修养等,所以家长往往在读书问题上与孩子存在很多的分歧。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读书的意义和指导孩子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一,读书是孩子的一种娱乐。游玩、娱乐是孩子成长的一种需要,没有娱乐活动,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书籍是孩子们的娱乐工具之一,孩子不会为了学习而去看书,家长如果硬将其发展为一种单纯的教育工具,那么孩子对书的态度就会像对课本一样厌倦了。1992年全国城市儿童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孩子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娱乐需要,而不是为了接着上课。所以,如果你家的孩子不喜欢看书的话,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就需要检讨一下自己在对待书籍的态度上有没有陷入这个误区。

其二,书籍中的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儿童成长同样需要体验艺术,不要以为看那些参考书才是真正在读书,一旦发现孩子在阅读小说,就认为是不正经。其实问题在于你怎样引导孩子从阅读文学作品中接受艺术教育。所以作为家长,请想一想,你买回家的书籍是否大部分是孩子学习的参考书呢?

其三,读书在严格意义上是寓教于乐,即在满足娱乐需要的过程中,无意中学到一些东西。因此,作为家长的你,不要经常询问孩子读书学到了什么。很可能读一本书并不会对小孩子有多大的帮助,但要认识到读书本身会带给孩子一种理念的改变,也许这种改变并不会一下出现,但请相信,它是一种积累。

指导孩子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应有选择地指导孩子读书。

首先,要为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书籍。家长带孩子去书店买书时,很容易高高兴兴去,闷闷不乐出来,本来一件愉快的事情,却会变得不欢而散。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孩子在书架上尽情地寻找自己喜欢看的书籍,于是大家各自抱着自己心仪的书走到柜台前,家长才发现孩子买的都是对学习“帮助不大”的书,在金钱权衡之下,父母唯有忍痛割去孩子所爱,买回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而不是孩子喜欢的书。如果家长每次都给孩子买不喜欢的书,而不让孩子购买自己喜欢的书,那么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就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就不爱读书了,所以请家长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读物的权利。

其次,父母应养成定时带孩子去买书借书的习惯。有些父母心血来潮买回一大堆书籍后,就再也没有继续买书给小孩子看;有的父母只是自己在书店里直接买书回来,而没有带上孩子一同选择;还有的家长买了书回来后,就不检查孩子是否喜欢看,或者有没有看。其实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到书店或图书馆买书和借书,最好能一起商量需要哪些书籍,并和孩子一道阅读和讨论。

再次,应为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读书的环境包括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物化环境是指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架,最好能让孩子有一间独立的书房,使他随时能在知识海洋中漫游。人文环境是指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勤读书的好榜样。如每天晚上家长都要自律地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看报,并和小孩一起讨论其中的热点问题,以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如是年幼的儿童,家长还要每天为孩子朗读书籍15分钟左右。

最后,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利用读物解决问题。许多介绍社会知识和科普知识的读物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利用这些知识。如《十万个为什么》中涉及天文、地理、生物、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鼓励孩子在书中自行找答案。这种知识的利用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读书兴趣,还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培养孩子的科学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