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072

第72章 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娜娜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实厚道的人,没有很高的文化,对孩子的教育也信守着一些古老的格言。比如,他们深信一句话:“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改不掉。”于是在他们对娜娜的教育中,就出了这样一些情况:爸爸、妈妈从来不在娜娜面前表扬她,总是说:“你看××家的孩子多好。”“××家的孩子多听话。”同时,娜娜的爸爸、妈妈还特别喜欢唠叨孩子的缺点:“你太懒了!一点都不听话,你看××家的小×,几岁大就可以洗衣服了,哪像你……”甚至在外人面前,爸爸、妈妈也数落娜娜的不是。有时候,他们并不觉得孩子就那么差劲,但在外人面前时,常出现这样的对话。客人说:“这孩子真可爱,从小看着就聪明好学。”爸爸、妈妈听了,心中虽是很高兴,但嘴里却说:“好学什么呀!作业不认真,书写不工整,考试一次比一次糟,现在还不努力,天天看电视……”为此,娜娜心中非常痛苦,但她只能在日记中倾吐自己的心声:“哦,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总把女儿贬得一文不值,一无是处呢?难道女儿真的那么差劲吗?或许你们心中并不真的这么想,那你们为什么一定要掩饰自己的喜悦,掩饰对女儿的爱呢?你们可知道,在你说的那些好孩子面前,女儿心里是多么自惭形秽,抬不起头!”与此同时,娜娜心中又有那么多的疑问:“我真的比他们差,比他们笨吗?”

看完这个小故事,我想许多家长都能从娜娜父母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中国的传统道德就是要求人们要谦虚,要克己,这本无可厚非,但只批评而不表扬,最后的结果就会损害孩子自尊心。教育专家指出,个体自尊是心理成熟的标志。自尊心是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也是孩子进步成长的基石。自尊心强的儿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能满怀信心地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自尊心弱的儿童,消极悲观,并极易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因此,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应重视培养其自尊心。

家长应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呢?

第一,爱护和正确评价孩子,使其对自己有充分信心。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多观察,要充分了解孩子,并在此基础上肯定孩子的长处、优点,及时表扬其点滴进步,以维护其自尊心,增强其自信心。如果孩子有了过错或遭受挫折时,家长不能一味指责,更不能嘲笑或训斥、打骂,应当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否则,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出现破罐破摔的不良后果。孩子的自我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他的能力受到老师和家人的赞赏,就会产生很强的内在动力并增强自信,产生“我不比别人差”的自豪感。所以家长正确评价孩子,尊重孩子,对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十分重要。

第二,民主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形成。父母虽然是一家之长,但在处理家中的很多事情上,绝不能专横跋扈,搞“一言堂”。因为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压抑,不敢说出看法和提出合理的要求,甚至产生反感或自卑感;家长必须有民主作风,在家庭生活中,要鼓励孩子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还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让他学会自我管理。

第三,鼓励孩子参与竞争,不断增强自信心。孩子成人后面临一个优胜劣汰、充满竞争的社会,因此,应鼓励他从小就敢于与高手比高低,敢于接受各种挑战,并努力取得成功。这样才能使他不甘落后,勇往直前,在竞争过程中,增强其自信心、自强心和自尊心。在孩子遭受失败和挫折时,应给以安慰、鼓励、指导,使他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

第四,“一技之长”可使孩子充满自信。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往往自卑感很强,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如果有了“一技之长”,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即使在学习或生活中一时失意也不致丧失信心。所以,家长应在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具备“一技之长”,让孩子今后能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