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064

第64章 别让孩子追求名牌

当前商业竞争中,许多商家采用了铺天盖地的广告战,唠唠叨叨、不厌其烦地宣传。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广告,日复一日地重复在人们耳目中。这就制造了一种声势,形成了一股潮流,似乎你不用他这种名牌就跟不上潮流。而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是个新潮的人,出门时从上到下全身都是名牌货,似乎用名牌包装的人也成了名牌人。为了说明自己是个时尚的人,就要夸耀自己身上的都是名牌,甚至特别注意把名牌的商标明显地露出来,用以炫耀自己。于是,名牌成了个人的面子、身份的标签。

正是在这样一种风气下,一些青少年也被名牌欲感染,千方百计地用名牌来包装自己。有了名牌衣,就要名牌裤,然后是名牌鞋、袜、帽等。这样才能配套成为一个合乎潮流的“名牌学生”。

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名牌欲也十分宽容,给予极大的满足,宁愿自己节衣俭用也要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穿上名牌的要求。可是,要包装成“名牌学生”就要名牌配套,从衣、裤、鞋、袜,到书包、背包、手提包、眼镜……家长要是再省也省不出这些钱了,孩子就从早餐、午餐的餐费中来“节约”了。活动能力强的孩子会“打工”挣钱来买名牌,而一些孩子则到自己或别人家里“不问而取”,从而出现不轨行为。

向往名牌,用名牌包装自己是喜欢表现自我外在形象的一种心理倾向,而商业广告正是迎合了这种心理来诱惑消费者。具有这种心理倾向的孩子就容易受到诱惑而盲目地追求名牌。当家庭经济条件许可,而又需要某类商品时,买件名牌货是无可非议的。这种买是出自对商品的需要,而非对名牌的追求,不是为了买名牌而买。当孩子刻意追求名牌时,家长就要教育和引导,而不应该迁就孩子的名牌欲。

在教育孩子时可以让孩子认识下列观点:

(1)购买商品是着眼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名牌价值,这是购买商品的基本出发点。

(2)购买商品的准则是消费者本身有需要和商品价廉物美,是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

(3)学生作为消费者有责任减轻家庭经济支出,为家庭尽义务,就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也应该如此。

(4)学会识别广告宣传的目的、内容,不要盲目轻信广告特别是虚假的广告。

(5)在同学中不要进行生活、消费的攀比,更不要去赶潮流、追时尚。

家长如果能正确地对待“名牌”问题,对孩子的教育大有好处。如果家长自己本人也是讲究穿戴、追求名牌,那么则应是从自身做起,改变这种思想,才能教好孩子。常言道“言传身教”,就是用言语和行动起榜样的作用,而这种榜样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