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057

第57章 请赏识你的孩子

编者语:经常和一些父母谈孩子教育问题,感觉好像都有让人头痛的问题:有的为孩子不听话而苦恼;有的为孩子学习不用功而发愁;还有的为孩子贪玩而大伤脑筋……父母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值得赞赏的孩子?

归来吧,赏识

当孩子小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赏识的时候我们给了他们无尽的赏识,而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最渴望赏识的时候,却发现赏识离他们越来越远。所以我要用生命发出一种呼唤:归来吧,赏识!

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都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教育心态。赏识教育让人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少了它,一个人的自信就会营养不良,甚至枯萎。

我想在谈赏识教育之前,应该让每个父母真正理解“赏识教育”的含义。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一种方法成功率最高,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成功的奥秘在于所有家长心灵深处都是绝对地相信自己孩子“行”。

准确地说,我们称它为“赏识—成功教育”。说白了,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语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就能允许失败。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倒十次、一百次、一千次,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

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我教育女儿的心得,也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和谐的秘诀。

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赏识教育就是不仅仅给孩子以关爱和期望,还要给他自信,要对孩子说“你行!”

我发现“行”是教育孩子的奥秘。我认为,父母一定要以信任、尊重的眼光,承认差异和允许失败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学习。就好像教孩子学走路一样,父母从来没说若孩子跌倒20次还学不会,就给他一记耳光。正因为父母允许孩子跌倒,最后孩子学会了走路。

我奉劝天下父母: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两面性,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一定要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相信你的孩子就是天才,永远不要放弃对他的信任。

农民怎么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同样的道理,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

孩子的无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有疯枝(缺点)。父母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缺点的疯枝上,疯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父母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是果实满树。

我用十几年的生命体验得出一个结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气氛。

如今随着孩子的成长,随着时代的激烈竞争,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把所有的期望都强加在孩子身上,越来越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之间的差异。

家长在否认差异的同时,对孩子的要求也苛刻起来。这种感觉便迫使家长盲目攀比,盲目追赶;在追赶的同时,伴随着哀愁、抱怨、贬低,想尽一切办法刺激孩子。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差异越来越大,孩子的性格因此被扭曲了。

其实,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也就是家长在心里坚信孩子“行”。正是这不掺一点水分的坚信,让孩子们走向了成功。

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

——周弘

周弘“赏识教育”创始人。“老三届”初中生,当过兵,干过翻砂工,当过机床厂技术员,进过“工人大学”。虽然女儿是个聋哑孩子,但周弘一心要为女儿打开有声世界之门。经过父女俩的努力,女儿小学跳了两级;8岁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倒背如流;10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并光荣地受到原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考入美国最著名的聋人大学——盖劳德特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荣膺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人物(排行第六)。周弘将自己培养女儿成才的方法进行总结,创立了“赏识教育法”。

《赏识你的孩子》讲一个小家庭里培养孩子的普通故事。因为女儿是个双耳全聋的孩子而变得不同;因为女儿的不同,父亲周弘在教育的过程中格外注意了“赏识”自己的孩子。他认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