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25

第125章 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就是根据一定的任务需要,对孩子提出不同的奋斗目标,以激起其为之奋斗的激情的方法。

范例:曹操对诸子的培养

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对子弟也唯才是用。他一共有25个儿子,著名的有三个,即长子曹昂、次子曹丕、三子曹植。曹操对他们都很疼爱,从不偏袒哪一个。当时寿春、汉中和长安是军事重镇,曹操准备各派一个“慈孝、不违吾令”的儿子去守卫。但经过考虑,觉得这样做不妥。最后他决定,从儿子们中挑选有真才实学、心地善良、行为孝顺的三个人去做宫。于是他下了一道《诸儿令》,公布了挑选的标准,并说:“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说,儿子们现在都还小,个个都是可爱的。长大以后谁有贤能,谁有真本领,我就用谁!对下属我从不讲私谊,对我的儿子也不能讲私情。此举为诸儿子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在父亲的激励下,儿子们个个好学上进。长子曹昂,一直跟随曹操征战沙场,经受了战火的锻炼和考验,不幸于公元197年死于育水一战。次子曹丕,好骑射,善诗文,他像曹操那样,虽在军旅,但手不释卷,终于成为栋梁之才,当上了魏国的皇帝。三子曹植少年英俊,聪明过人,虽在政治上不如曹丕,但他在文学上和曹丕并驾齐驱。兄弟俩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同父亲一起列为“建安七子”。

评析:

曹操下《诸儿令》就是运用目标激励的方法,激励儿子们勤奋努力,看谁贤能,看谁有真本领,我就用谁!此举为诸儿子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在父亲的激励下,儿子们个个好学,特别是曹丕、曹植很有名气。可见曹操的目标激励法是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