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22

第122章 宽容谅解法

宽容谅解法就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出现过失,犯了错误,家长不批评、训斥、惩罚,而是给予宽容、谅解,从而使其内心负疚、悔恨、自责,彻底改正自己错误的一种教子方法。

范例:甘地父亲对甘地的教育

印度独立的民族英雄甘地,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他成年以后,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经深有感慨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是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态度挽救了我。”他怎么会有这样的体会呢?

甘地在少年时代,同许多好奇心强、自负心盛的孩子一样,不知怎么的,对抽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起初,他只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学着大人的样子试着抽几口。之后,慢慢地抽上了瘾,想戒也戒不掉了。他由最初捡别人的烟头抽,发展到偷兄长和家里的钱去买香烟抽,越陷越深,简直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后来,他渐渐觉察到自己偷人的钱,背着家长抽烟的行为太可耻了。于是,他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整个堕落过程详详细细地写在一个笔记本上,交给了他的父亲。他渴望得到父亲的宽容和谅解,并下决心要彻底改正自己的错误。

父亲知道了这一切以后,心情十分沉痛,但他丝毫没有责备甘地,只是久久地凝视着小甘地,两行热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落下……看到父亲极为痛苦的样子,甘地受到极大的刺激,感到非常内疚、悔恨,并常常自责。从那以后,他痛改前非。事隔多年,当甘地谈到幼年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时,他激动不已,仍深有感慨,于是便说出了前面那句发人深省的话。

评析:

孩子在行为上出现过失,犯了错误,一般家长都是批评、训斥,甚至给予惩罚,这是家长很习惯用的教育方法。与此相反,甘地的父亲采用宽容、谅解的方法教育孩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的父亲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采用宽容、谅解的方法,使其从父母的态度上进一步感到内疚、悔恨和自责,从而达到彻底改正错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