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21

第121章 赏识教育法

赏识教育法就是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信心,给予期望、热爱,并采取相应的指导方式,使孩子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幼年时期天分较差和学业成绩较差的孩子。

范例:卡尔·威特的父亲对卡尔·威特的教育培养卡尔·威特是德国著名的大法学家,哈雷大学教授。

卡尔·威特2岁半的时候,反应迟缓,动作呆板,老威特很悲伤,却一点也不灰心,他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就是那些只具有一般天赋的人,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于是,他对小威特充满了希望,决心把小威特培养成为一个不同凡响的人。

老威特认为首先要早教孩子学语言,因为语言是接受知识的工具。在小威特刚会辨别事物时,老威特就开始教他说话,他抱着小威特,教给他饭桌上的餐具和食物以及其他能引起小威特注意的实物名称,也教动词和形容词。当小威特稍微能听懂说话时,老威特就天天给他讲故事。这不仅使孩子扩大了知识面,同时也丰富了词汇。

老威特在小威特4岁半的时候开始教他识字,他以“拼音游戏”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小威特组字。这样一来,小威特6岁就能写德文了。后来又教他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8岁时,小威特已经能够读荷马、波鲁塔柯、威吉尔、西塞罗、席勒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了。

威特父亲还培养威特的爱好,首先从自己的住宅开始做起,室内摆设有情趣和符合身份的东西,栽上各色各样从春到秋常开不败的花卉。

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威特的学业进步惊人,7岁半时已经远近闻名,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评析:

小威特的成功,正是父母呕心沥血培养的结果。他父亲采用的诀窍是:针对幼小的威特低能的现象,像对待天才一样地爱他、期望他、教育他,使他终于成为一代大家。老威特这种育儿方法,我们把它称为赏识教育法。中国当代一个普通技术员周宏也亲自实践了“赏识教育法”,他用“赏识”的办法,把双耳几乎全聋的小女儿教育成了高才生。事情是这样的:南京某厂的技术员周宏第一次看小女儿做应用题,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按说该发火了,可是他没有。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钩,错的地方不打红叉,并由衷地赞扬她:“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做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8岁的小女儿听了这些话,自豪极了。于是自信心得到增强,升初中考试时数学考了99分。在父亲的鼓励赞扬下,上小学的女儿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10岁那年还写作出版了6万字的科幻童话。消息见报后,不少残疾儿童被送到周宏门下,周宏用“赏识教育法”使这些儿童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周宏用自己的实践得出了这么一句话:“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我们的家长在学习了老威特及周宏的“赏识教育法”后有哪些启示呢?对待幼儿时天赋较差、学业成绩较差的孩子的成长绝对不能失去信心,一定要给予期望,像对待天才一样地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