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18

第118章 因势利导法

因势利导法就是当孩子的个性、志趣、气质等呈现出某种发展趋势时,就要顺着这种事情的发展趋势,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引导,以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的的方法。

范例:爱迪生成才

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一生共有1200多项发明专利,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幼年时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在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无数个为什么。他尽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因此人们都认为小爱迪生的头脑有点怪。

一天,爱迪生像发现了天大的稀罕事似的,一溜烟跑回家问:“妈妈,那只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干什么呢?”

母亲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告诉他:“那是在孵小鸡。”“什么叫孵小鸡?”

“孵小鸡就是让鸡娃娃从蛋壳里钻出来。那些像毛绒球一样的鸡娃娃,全是他们的妈妈自个儿的身体孵出来的。”

爱迪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把鸡蛋暖和暖和,小鸡就跑出来了。”一天早饭后,爱迪生在父亲的仓库里依样画葫芦地做了个“窝”,放上了鸡蛋,然后认真地蹲在“窝”上孵起小鸡来。他居然饿着肚子整整“孵”了一天,直到晚上父亲才在仓库里找到他。

这一荒唐行为并未受到母亲的嘲笑和责备,她深感自己的孩子有一种独特的探索和钻研的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母亲耐心地告诉儿子:“鸡的体温有42℃,人体通常体温是37℃,靠人蹲着孵,是孵不出来的。如果能有办法使受精的鸡蛋的温度保持在42℃左右,到一定时间也许可能孵出鸡来。”从这以后,母亲解释问题更加细心和具体了。

爱迪生7岁时已开始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一些书籍。母亲发现他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于是就借来一些浅显的自然类书籍供他阅读。在母亲的指导下,爱迪生还吃力地读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本书教人注重实践而不仅只重视理论,在爱迪生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爱迪生被学校退学后,母亲并没责怪他,她深知儿子的性格,儿子不是什么糊涂虫,只不过是好奇心强罢了。她决心在家独自挑起教育儿子的重担。在母亲的教导下,爱迪生的知识逐渐丰富。母亲发现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特别喜爱,就专程上街买了《自然科学与实验科学入门》一书。同时,父亲又把地下室空着的地方借给爱迪生作实验室。有了父母的支持,爱迪生做起实验来更起劲了。

12岁时,爱迪生不顾父母的劝阻,在休伦港至底特律的火车上卖报和食品,每天长达14个小时。爱迪生还利用卖货的间隙在火车的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次,他做实验时不慎失火,险些酿成大祸,因此被赶下了火车,灰溜溜地踏上了返乡的路途。当他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忽然看见母亲正在门前等着他,爱迪生心中的委屈和痛苦,顿时烟消云散了。他回到母亲的怀抱,浑身又有了无穷的力量。

在母亲的关心和支持下,爱迪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评析:

爱迪生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母亲的正确认识和引导。他母亲教子最成功之处就是善于发现、挖掘和保护孩子的天赋,以及对孩子的事业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给我们做父母的启示应该是十分深刻的。

爱迪生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般人的眼里他是怪孩子,在老师的眼里他是糊涂虫,只有母亲认识到这是孩子的天性,是最宝贵的品质,这也就是爱迪生所呈现出来的“趋势”。爱迪生的母亲紧紧抓住这些“趋势”,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针对孩子好问好思考的特点,总是循循善诱地开导,注意开发他的潜能。当儿子被撵出学校的时候,她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亲自给他讲课,给他讲历史的兴衰,让他读《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文学名著。当孩子对物理、化学特别喜爱时,就专程上街买了《自然科学与实验入门》一书,使儿子能够根据书本,一条条地搬下来亲手试验。这些都是因势引导。同时,爱迪生的母亲对儿子的天赋(也就是“势”)给以培养、保护,尽可能地为儿子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支持儿子搞实验,使儿子的兴趣、天赋、才华得以尽情地发挥、展示,成为世人敬仰的大科学家。

爱迪生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因此,笔者提示做父母的要向爱迪生的母亲学习。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志趣,尤其要善于从孩子的玩耍和奇怪的提问中去发现子女的志趣和天赋。一旦发现孩子有特殊的志趣和过人的天赋时,决不能压抑和扼杀,而是要顺天应志,因势利导地加以教育和培养,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