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13

第113章 宁铂的特殊习惯

宁铂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都已是熟知的了。他5岁上小学,6岁开始攻读医书,8岁学习天文,11岁开始学围棋,13岁上中国科技大学。他除了有非凡的理解力外,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2岁时已能背30多首诗词,4岁时已把乘法九九表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人们未必知道,他还有着一个特殊的习惯:为了锻炼记忆力,他从不依赖笔记,而是把新学的知识牢牢记在脑里。

不可否认,人的记忆力强弱有着先天遗传的因素。但是,后天的训练仍然是主要的。因此,古往今来人们都想出了许许多多锻炼记忆、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这里仅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供家长教育孩子时参考。

积极培养对记忆内容的兴趣。兴趣与能否记得快、记得牢是有直接关系的。孩子对于要记忆的内容如果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印象深刻,经久不忘;相反,如果没有兴趣,或者一学习就发愁、厌恶,那是很难学进去,更谈不上记忆力了。这点,对于年纪幼小、意志力较差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可以尽量让孩子了解所要记忆内容的意义,并用生动活泼的形式、生动可感的形象吸引他,而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枯燥无味的、不理解的东西。不过,在记忆中对于兴趣的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应渐渐降到次要的位置。

记忆时努力集中注意力。前面说的培养兴趣,其目的也是为了集中注意力。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个对象时,与记忆对象无关的刺激就会减少。这样,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清晰地记住所要记的内容,提高记忆的效率,并有利于持久地保存记忆对象。除了以兴趣来集中注意,还要让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尽量减少环境因素中可能避免的干扰。

加强记忆的目的性。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正常人未必知道自己家门口的楼梯有多少级,但是盲人却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因为盲人有明确的记忆目的,而正常人却无此必要。有目的有意识记比无目的无意识记效果好,不但能够记得全面、精确、持久,而且对于学习需要掌握而自己又没有兴趣的内容也以积极主动去记忆。这是一种比无意识记忆要高级许多的记忆。培养儿童的记忆,发展这种有记忆意识的能力应作为重点。开始时可以经常给他们提出一些明确的、具体的识记任务,如对哪些字词必须会认、会写、会用,哪些课文要背诵或复述,哪些公式、定律、口诀要熟记等。同时要告诉他们记住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和方法,由此调动他们记忆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逐渐能够自觉主动地提出识记的任务来。还可以经常进行检查,以此督促他们,培养他们检查、督促自己记忆效果的习惯。

不断提高理解记忆的能力。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对记忆内容理解得越深刻,思维活动越积极,记忆的效果就越显著。如果对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只靠死记硬背,理解记忆的能力就难以发展和提高。由于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幼龄儿童的理解力是比较弱的,一般以机械记忆为主。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就应逐步以理解记忆为主了。

善于安排记忆的材料。记忆的各部分内容之间如果有着意义联系,识记的效果就强,同样,识记材料如果系统连贯,也有利于记忆。因此,对于识记的材料,就要给予科学安排,合理搭配。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并根据其性质、体系进行分类、分支、拟提纲等。同时,又要注意性质相类似的材料不宜连续学习,不然,就容易造成互相干扰。比如,学习历史后,不要当即学语文,而先学点性质差别较大的数理化类学科,而且中间要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以排除互相干扰。

培养发展记忆力,还应学会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我们可根据孩子的记忆特点和不同的记忆对象进行选用。